试论教师人格与和谐的师生关系

时间:2022-08-12 02:34:35

试论教师人格与和谐的师生关系

摘 要:教师的职责,归根结底,就是为了社会文明的进步,把年青一代培养成人。师生之间的交流,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对话,是心与心的真诚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须用教师的付出和人格去影响、感化学生。

关键词:职责;人格;师生关系

古语有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而作为当代人民教师,我们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把“经师”和“人师”作为自己的双重追求,因为我们的身份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样说来,让人觉得多少有些唱高调,但在工作中我确实正在往这样的方向不懈努力。

如何和学生处好关系,让学生愿意和你交流,而且是坦诚的交流,应该说这是有很大难度的。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愿意和我交流的,这让我很欣慰,因为这可能昭示着他们对我是认可的。因为在平时,对于学生,我没有采取灌输的方式,把他们作为我灌输知识的对象。相反,我很尊重他们作为个体的个性,在我的课堂或者课下,他们都是有独立人格的,也都有自己的思想。而对于这些,我做得最多的就是聆听和交流。因为师生间经常进行情感交流是缩小心理距离的又一方法。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但学生是正在成长的一代,其主体性还需在教师的帮助教育下构成和发展。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更应发挥其主导作用,从而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倾心热爱每一位学生,满腔热忱地关心教育好学生。

一、相互认知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首先,教师要注重服装整齐。因为这些在人际关系中所起的作用十分微妙,它所建立的“第一印象”总是有形无形地左右着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其次,更要注重加强自身文化修养,提高文化素质,塑造内在气质。教师只有靠自身高深的文化素养,德才兼备的条件,才能具有永恒的魅力。随着师生双方熟识程度增强,感情加深,双方的相互认知又会进一步趋向深刻和稳定。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注意思想感情的双向交流。师生双方都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人,他们带着各自的心理特点参与教育过程。教师要处理好教育过程中的人际关系,善于处理在与学生交往中情感和理智的关系,力求对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认识,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防在学生心目中造成消极不良的印象,为此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把对学生的爱建立在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上。教师对学生有了客观公正的认识,又有高度的责任感,爱护和关心、理解学生,课内外、校内外都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也就形成了。这样,师生间才能更好地产生共鸣。

二、完善个性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人的个性总是千差万别的。人无完人,因此人们在交往中常常会发现自己个性的不足、缺憾,也往往会羡慕别人个性的表现力,去追求自己所没有的,也就是至善至美的个性,这样就形成了双方相互接近的需要。

教师应该把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爱,倾注到学生身上,不管他是学习好还是学习差,不管学生家庭条件和父母的职业好歹,也不管他对自己的态度如何,都应该一视同仁倾心地去爱他们。尤其要对那些“双差生”给予更多的爱,用爱心滋润他们干枯的心田。并且师生双方都要做到大公无私、襟怀坦荡,对人热情开朗、乐于助人、待人诚恳、尊重别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心理共容,建立长久的友谊以及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采取民主的方法进行领导、管理,教学效果最佳

师生在尊严和人格上是平等的,不应有高低贵贱之分。师生应该是思想上互相交流,心灵相通的同志和朋友。师生关系是一种互相教育、互相感染、教学相长的关系。教师对学生应采取民主的方式进行领导、管理使教学效果最佳。

真诚地去理解、尊重和信任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教育好学生,就必须理解、尊重和信任学生。要认识到学生是正在成长的青少年,他们的各方面尚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应将自己的特征、感情、态度等当做学生应有的特征、感情和态度去对待学生。教师既要真诚地关心每个学生的思想行为和身体健康,帮助他们抵制各种思想病毒的侵蚀,又要允许学生在思想、感情和行为习惯中表现出独特性。教师要在相互理解、尊重、信任的基础上和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教育双方的积极性都充分发挥出来。

由此看来,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而像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教师,就要更努力,更谦虚谨慎地学习和积淀。而我知道,和谐的师生关系的营造,教师应该付出更多的努力,而我的追求就是用人格去影响和感化学生。

参考文献:

[1]许高厚.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 安徽省当涂县石桥中学)

上一篇:与孩子一起享受阅读 下一篇:对中学语文创新教育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