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胃肠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依从性

时间:2022-08-12 12:54:12

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胃肠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依从性

【摘要】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胃肠术后患者早期下床(24 h内)活动的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1日-11月1日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8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品管圈活动。对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肺部感染、肠粘连等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品管圈; 胃肠手术; 早期下床活动; 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8-0099-03

doi:10.14033/ki.cfmr.2015.28.047

治疗依从性是指患者的行为(服药、饮食及改变其生活方式)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1]。胃肠患者术后早期(24 h内)下床活动已经是医护共识,它不仅可以减少肺部感染、静脉血栓、肠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还可以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2]。虽然在开展品管圈之前也广泛推荐患者术后早期下床,但是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患者术后24 h内下床活动只占50%左右,各种并发症时有发生。为此,笔者所在科室于2014年5月

1日-11月1日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胃肠术后患者24 h内早期下床活动的依从性,减少各种发症的发生,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1日-11月1日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胃肠道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51~75岁,平均(56.76±3.48)岁;对照组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55~73岁,平均(57.08±2.9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品管圈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1.2.1 品管圈 (1)成员组成:小组成员共8人,学历为本科3人,大专5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4人,护士2人。(2)理论培训: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品管圈相关知识,了解运用护理工作的程序、方法、目的及意义。(3)护理人员自愿报名组圈:全部圈员均自愿组圈,圈员讨论圈名为“拉手圈”,选出圈长,定出活动课题和活动时间,由圈长召集并开展圈员活动,每半个月开展活动一次,1 h/次,讨论解决一个问题。(4)选定活动主题:通过圈员头脑风暴法讨论将(提高胃肠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依从性)为主题。

1.2.2 目标制定 通过检索腹部手术患者下床活动的相关文献,笔者设定胃肠手术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时间为术后24 h[3-4]。

1.2.3 具体计划 增加宣教形式,完善宣教资料 增加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书面资料和实地宣教,避免只有原来单一的采用口头宣教,完善宣教资料,把早期下床活动的意义、方法、注意事项以及未早期下床活动的危害等做成宣教单、小册子、宣传栏和幻灯片等供患者与家属阅读和观看。

1.2.4 加强培训和学习早期下床活动的相关知识

1.2.4.1 加强对护士的培训 组织护士学习相关知识,学习早期下床活动的重要性;加强沟通技巧的训练;多与年长的护士进行交流,对以往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进行案例分析,肯定高年资护士在其中起关键和重要作用;提高护理人员责任心,加强巡视,发现患者下床有困难予以协助。

1.2.4.2 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培训 医生一开出手术医嘱,护士就可向患者和家属宣教相关知识,包括早期下床活动的口头宣教、书面和宣传栏的宣教,还可做动作示范以及让同病种患者的现身说法来告诉患者早期术后活动的重要性与活动的方法,以减轻思想顾虑,增强其自信心,使患者和家属积极配合工作,早期下床活动。

1.2.5 针对计划进行方案的实施

1.2.5.1 定期开展小组学习 每两周进行1 h的小组活动。先由高年资护士给低年资护士培训,内容包括胃肠专科知识和护理技能、疼痛管理的相关知识技能、胃肠术后患者下床活动的方案及注意事项、护患沟通技巧等,提高护士的专科护理水平。再进行小组讨论,对工作中遇到一些共性或特殊的问题,及时通过查找资料和集体讨论的方式予以解决。

1.2.5.2 制定胃肠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方法 (1)活动方案:手术后6 h,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护士就可抬高患者床头,指导患者进行床上运动,包括翻身、咳嗽、咳痰、抬臀运动、上下肢体的活动,根据病情逐渐过渡到床上坐起、床边站立、扶床行走和下床活动。(2)活动标准:患者活动后无头晕、恶心、心慌、气急、伤口疼痛加剧等不适;活动后无极度疲乏、视力模糊,心率、血压无明显上升;忠者自我感觉可以耐受,属活动适量;活动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1.2.5.3 缓解疼痛 促进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关键措施是通过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加强护士在对术后患者的观察,疼痛时予以有效的止痛治疗,还可通过疼痛教育、腹部弹力腹带的使用以及合理的搀扶方法等以达到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早期下床。

1.2.5.4 合理安排人力支援 遇到患者突然增加、病情危重、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增加时,护士长应及时运用护理人力调配应急预案保证各项护理工作顺利进行。责任护士每天早上提前到病房指导并协助患者下床,增加早班护理人员的人数,尽量争取在早上患者输液前下床活动,下床前妥善固定引流管,病情允许时暂停使用各种仪器、设备。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肺部感染、肠粘连等情况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通过调查发现,胃肠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依从性低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患者因素、护理因素、家庭因素、环境因素及疾病因素等。

3.1 患者因素

3.1.1 切口疼痛 影响术后活动的主要因素是切口疼痛,部分患者及家属认为术后使用镇痛药会影响术后早日康复,应尽量少用,这部分患者因术后疼痛得不到及时缓解而影响早期下床活动。而一部分患者对疼痛不耐受,即使使用了镇痛药也感到疼痛。

3.1.2 术后疲劳 术后患者认为手术后疲乏无力,需卧床静养,而不敢活动。

3.1.3 直立不耐受 术后患者在早期活动时常出现头晕、恶心、视力模糊甚至晕厥等直立不耐受的症状,这也是延长早期下床活动时间的一个原因。

3.1.4 心理社会因素 手术患者经常会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的心理状态,这些患者早期下床的依从性差,并且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也相对延长。

3.1.5 知识缺乏 患者缺乏早期下床活动的相关知识,一些患者对下床活动有所顾虑,一些患者不知道应该早期活动、如何活动及如何安排活动量。

3.1.6 其他因素 相当一部分患者担心下床活动时会出现切口裂开、摔倒、输液不畅、引流管脱落等意外发生。

3.2 护理因素

3.2.1 护理环境 护士缺乏宣教知识,主要原因:相关培训不够、相关宣教资料少、对患者术后活动的指导,多采用口头宣教,缺乏书面材料和必要的示范。

3.2.2 护理工作量大、人力资源不足 人员配备不合理,是导致护理工作缺失主要的原因,护士只能完成日常治疗工作和一些必要的护理操作。而完成该项活动所需的时间较长,多数护士认为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帮助患者下床活动。

3.2.3 护士缺乏主动意识和沟通技巧 部分护士责任心不强,缺乏主动意识,部分护士不知道如何向患者和其家属进行沟通。

3.3 家庭因素

部分患者家属对术后下床活动没有正确的认识,过于担心患者身体,害怕下床活动会给患者带来不好影响,家属无法积极配合医务人员,也影响了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5]。

3.4 环境因素

患者身上有多根引流管,输液泵、微注泵、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导致患者下床活动不方便。

3.5 疾病因素

患者术后出现休克、心衰、严重感染、大出血以及极度衰竭等病情变化影响了患者的早期下床活动。

此次品管圈小组活动在提高胃肠手术患者术后24 h内早期下床活动的依从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早期下床活动不仅促进患者全身的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预防了术后许多并发症的发生,而且缩短了住院时间,节省了住院费用。同时也调动了护士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让圈员们认识到了自己在作中的不足之处,使年轻护士更有针对性地改进缺点,达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使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的精神等均得到了较大提升。实施品管圈后,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健康宣教等较活动前有明显好转,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此项活动不仅解决了患者现存的问题,而且能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主动性,有利于护理团队文化的建设[6]。品管圈活动强调让圈员自动自发地参与活动,使自己享有更高的自、参与权、管理权[7]。因此,品管圈活动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郑芹,缪爱云,魏巍,等.品管圈活动提高肝癌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依从性[J].护理杂志,2015,32(1):45-48.

[2]曾小燕.肝癌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及进食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3):1199-1200.

[3] Ramírez J M, Blasco J A,Roig J V, et al. Enhanced recovery in colorectal surgery: a multicentre study[J].Bmc Surgery,2011,11(7):1-8.

[4] Gatt M,Anderson A D,Reddy B S.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multimodal optimization of surgical care in partients undergoing major colonic resection [J].Br J Surg,2005,92(11):1354-1362.

[5]刘林,许勤,陈丽.腹部外科手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4):368-371.

[6]孙莉,刘瑶,贾立红,等.在胃肠外科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58.

[7]杨丽,王卫琼.参与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4,4(4):44-45.

(收稿日期:2015-06-20) (编辑:程旭然)

上一篇: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 下一篇:台式血压计袖带在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术后上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