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学语文的活动机制及其优化

时间:2022-08-12 12:07:50

试论中学语文的活动机制及其优化

[摘要]中学语文推行新课改有好几年了,可工作效果并不如人意。我们深切感到,只有全身心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优化,实行语文教育动态化调控,让学生在全方位的锻炼中活体强身、健康成长,方是语文课改走出窘境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中学语文 活动机制 优化

中学语文推行新课改有好几年了,可工作效果并不如人意。我们深切感到,只有全身心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优化,实行语文教育动态化调控,让学生在全方位的锻炼中活体强身、健康成长,方是语文课改走出窘境的重要途径。

生命在于运动,唯不断吐故纳新,生命体才得以不断进化,生命力才得以不断增强。全阶段的语文教学是一次活动,语文教育应当是学生的思想、智能的活动场。要让学生外部和内部行为都处于积极活动状态,就必须以学生为本;离开了“以人为本”的立足点,任何形式的“素质教育”都会立刻变质变味。落实生本思想,就须贯彻三条原则:(1)重规律讲方法,力求终身效益。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语文活动应是教离不开育,育离不开教,教是教学习方法、运用方法,育是对活动的保护、坚持和促进。开展议论文学习活动,要引导学生认识论点、论据、论证及其之间的关系,认识论点论据在文章中的表达方式及其说理力度,在反复认识与运用的活动中让学生的知识与能力齐头并进。无论哪种语文知识的学习,策划者只有把“认识原理-发现并运用方法-求实求活、反复磨炼能力”巧妙地结合起来,学习主体方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终身受用的效果。(2)重能力讲综合,多方协调发展。学生发展须全面,全面者,往往在一点入手、多方锻炼中形成,活动过程始终具备综合性特征,任何图省事图单纯的想法均有悖于新课改的方向。举办《药》的演出活动,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剧本编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舞台表演能力;开展一次农村干部实践“三个代表”情况专题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交际能力、分析能力、调查报告的写作能力,均应得到切实有力的锻炼。(3)重实效讲量化,活动脚印深沉。语文活动要的不是表面的热闹,而是寻求学生思维的活泼,能灵活运用语文知识,知识和能力由量变升级为理想的质变,否则,语文教育又会诞生一个“忽悠大世界”。其量化的标志之一,是学生语文知识及运用的参与值不能太低。对于大型的专项性活动(如全校性演讲比赛等)来说,学生参与量应不少于百分之三;小型活动(如一堂课),学生可观性活动的频率(如发言人数),应有百分之十二左右。标志之二,是活动效果明显。以一个学年为例,经过长期的激发培养,下学期后半,就县(市)中等水平的学生(每班45~50人)而言,应有百分之五十五的学生在每项内容学习的重要环节中有自己的想法,且敢大胆挑战、发言,在场面讨论中有较好的气氛。

高中语文课标指出,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要实现这一点,一是培养个性,体现鲜明的创新意向。大型语文活动规模大,要求高,气氛浓郁,参与者素质层次较高,在挑战极限的强烈欲望的驱动下,表现往往优于平时。在日常教学中写《我到过最远的地方》,学生的立意大多局限于空间距离的远近,至多是冲出国家、走向宇宙,而开展全校性的作文竞赛,智能爆发力度不同,立意就能突破空间的限制,最远的地方可以是幽远的梦中故乡、幽深的数学境界。二是掂轻量重,不失有力的教育主导。语文活动的教育意义在于改变学生是“知识接收器”的被动状态,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但这决不是“放羊”,也决不能“放羊”,相反,对教师的指导有更高的要求。譬如开展征联活动,教师首先要举办对联知识讲座,让学生心里的知识形成系统,在学生征联颁奖后还得精选部分作品进行评点,提高学生在对联方面的艺术境界。有了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才能与时俱进,反之,活动失去主导,缺乏管理,就会失去语文活动的一切积极功能。三是重视文学,学习精湛的语言艺术。语文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容,文学作品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语文活动的优质资源:以《水浒传》为中心,可以讨论作品的艺术构思、人物刻画技巧、背景叙写功力;以《红楼梦》为中心,可以讨论作品主题的深刻内涵、形象烘托等方法……浓郁的文学氛围,让语文学习情趣盎然。四是相辅相成,建立科学的测导机制。开展语文大型活动,会吸引全校的语文人才和语好者,在活动中,学生在语文方面的长短优劣立刻暴露无遗,而认真对他们的语文水平作出准确的数据化的记录,可以生成准确的素质检测结果,远比一纸试题上的分数可信度高得多。如果将此结果与其他语文学习过程构成反馈回路,把课堂教育结果提交到大型活动中检测,又把大型活动的检测结果反馈到课堂教育中扬长补短,那么,一个功能强大的语文教育的有机整体也便形成了。

如果说,全校性的大型活动是侧重从外部营造语文学气候、形成全方位的能力检测系统的话,那么,以课堂为中心的小型活动则是构造、完善学生智能、优化学生思维的基础工程;其师生互动的情景不仅通形,简直通神;教师持“活动”的观念、立意,课堂便有“活动”的效果。凡热衷于革故鼎新之人,都能发现语文“活动”不同于语文“教学”的鲜明特征。请看两个简单的案例:

(一)《背影》片断教案

1.读朱自清《背影》;

2.每天观察父母新背影半小时,时间一个星期;

3.根据观察写一篇以《背影》为题的作文;

4.教师讲评。

(二)《斑羚飞渡》片断教案

5.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充满感情的朗读你最喜欢的课文片段(5分钟)。

6.问:你读的是哪一段,为什么?(1分钟)

7.不管你选择的是哪一段,大家一定非常想知道斑羚飞渡是一种什么情景,对不对?刚好我今天带来一盘斑羚飞渡的录象带,大家想不想看?不过这是一盘特殊的录象带,只能用心的人才能看得见;请大家闭上眼睛,听同学朗读课文,大家在脑子里勾画斑羚飞渡的情景。(3分钟)

8.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60位同学,就会看到60同不同的画面,在你的心目中,斑羚飞渡的情景间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话给大家描述一下。

片断(一)的教师原来也引导学生认真理解《背影》这篇课文的艺术表现方法,可是到课堂上一提问,学生茫然,对亲情的理解也只停留在“端茶送伞”的概念上,原因出自何处?脱离学生生活,学生的思想、思维没有真正活动起来!后来,教师指导学生“再读课文、体验妙处-观察自己父母背影-写《背影》的作文”,将课文知识与生活、与写作紧密地结合起来,情况就出现很大的好转。有的学生通过一次为母亲捶背情景的描写,就充分体现出对课文的灵活理解、对真情的深切认识;再经过教师讲评,学生的学习就达到深透的效果了。片断(二)看似简单,听一下朗读,描一下情景,但话题明确,活动自由,课堂便生龙活虎。

动态化课堂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活动学生知识、活动学生思想、活动学生思维,其外在表现方式也许与传统课堂大同小异,但灵魂的优化效果却大不相同。

语文教育过程由静态化向动态化转变,是理念的更新,也是方法的优化,更是教育层次的进化,让学生在语文世界中形神都处于全活状态。要使语文教育过程始终充满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天然存在惰性的人类来说,全面把握与认真调谐的工作是相当艰巨的。一是要以点带面,认真组建语文学习兴趣小组。对一个集体活动而言,必须有中坚分子,教师要有意识地“激活”他们的作用。一个兴趣小组以7~10人为宜,在活动――譬如演讲活动之前,教师可以相机提示、指点中坚分子,进而带动全班。二是要鼓励竞争、与时俱进。活动式教学,是让每一个学习主体得到最全面的锻炼,也是最鲜活的竞争,竞争越激烈,活动效能也越强。譬如,开展《三国演义》的读书活动,一方面,是鼓励学生读懂、读深,立几个课题,看谁理解得透彻,另一方面,就诸葛亮是否“英明”问题组织辩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收到良好的活动效果。三是教师要始终具备公正之心和呵护之情。在活动中,不可能所有学生都相同,势必有的唱主角,有的当配角,但教师对他们须一视同仁,必要时有意改换他们的角色,对其中懈怠者,教师要与其谈心,调谐其学习心理。四是培养习惯,把握好活动的幅度。良好的习惯是促成学习自动化的重要方法,我们要让学生的身心活动习惯成自然。从主观上讲,我们要不断把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推向高潮,可从客观上说,我们必须把握好活动的幅度,有高潮就要允许有低潮,低潮没安排好,高潮也不可能出现,一个学期有两个高潮也足以撑大局,一节课有一个高潮也足以出佳效。

上一篇:引导高职学生自主学习探析 下一篇: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完善排污交易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