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芝股份:乘用车配套业务结构优化

时间:2022-08-12 11:29:16

松芝股份:乘用车配套业务结构优化

公司为我国专业的自有品牌空调制造商,大中客空调市场配套龙头,国内80%的公交企业为公司客户,多家大型公交企业客户同时为公司股东,利益高度一致,近年来在乘用车等配套领域拓展迅速,成效显著。

今日投资个股安全诊断星级:

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

受益于“终端模式”,大中客空调毛利率再创新高。上半年客车行业增长50%,公司收入同比增长99%,其中大中客空调收入同比增长76%,乘用车空调同比增长175%。在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其盈利水平也得到提升,上半年公司大中客空调毛利率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达44.5%,再次凸显“终端模式”魅力。公司凭借突出的技术优势、售后服务优势、营销能力,重点从最终客户入手提高毛利水平,公司大中型客车空调的“终端”业务收入占大中型客车空调销售收入的比例为60-75%。

乘用车配套发展迅速,销量与利润率齐升。从2010年上半年的收入和利润构成来看,公司乘用车配套发展迅速,收入同比增长1.75倍,收入占比提升9.3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大中客空调收入占比下降8.5个百分点),利润构成提升6.55个百分点(同时大中客空调占比下降6个百分点)。公司于2005年进入乘用车配套市场,虽仍处起步阶段,市场份额较小,但发展迅速,呈翻番式增长。2010年上半年公司乘用车配套收入为2009全年的88%,随着规模提升,毛利率进一步提升为19.5%,比2009全年提升1个百分点。

募投项目提高公司产能

公司IPO募投两个项目,用于汽车空调扩产及大中客空调压缩机。汽车空调扩产项目预计2013年全部达产,届时将缓解公司产能不足状况。乘用车/轻型商用车将新增产能38.48万套,达产后公司该类空调产能总计有46.48万套,占2009年对应下游行业比例为4.4%。大中客空调达产可新增8300台,按公司目前市占率24%计算,2013年公司销量将达到3.4万台,产能充分消化。

大中客空调压缩机产能扩充,项目达产可新增30000台/年。从近年公司产品成本构成看,压缩机占了成本的23%。国内大中客使用的压缩机主要依赖比泽尔(BITZER)、博客(BOCK)等外资品牌,价格居高不下。预计公司2013年将销售大中客空调3.4万套,每套空调系统至少配1台压缩机,通过2年的磨合,预计2012年就可以大部分使用自制压缩机。自制压缩机比外购成本降低20%,大中客空调产品成本将下降7%。

乘用车空调翻番式增长

深度开发现有自主品牌客户。在乘用车/轻型客车/货车空调市场,生产厂商较多,市场竞争激烈,各厂商的市场份额相对较低,该市场的主要企业为外资品牌企业,如法雷奥汽车空调湖北有限公司、广州电装空调有限公司和上海德尔福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司等。自主品牌汽车空调企业主要有:松芝股份、重庆超力高科技公司。公司具备乘用车空调正向开发技术,而不是模仿对手产品来生产,因此能在自主品牌车型开发之初同步研发配套空调,在自主品牌车企配套中具备极强竞争力。深度开发的客户有东南汽车、长安汽车、江淮汽车等。

积极介入合资品牌车配套体系。通过给自主品牌配套,公司积累了进入合资厂配套体系的能力,如给长安悦翔配套,进而可开发长安集团下的长安福特马自达、长安铃木等客户;如给东南菱悦配套,进而可开发东南三菱客户。此外,公司已是上海通用的合格供应商,可参与其项目投标。未来整车降成本压力渐大,合资品牌车或将采购国内自主品牌空调,这给行业龙头松芝股份带来了进一步的市场空间。

轨交、冷藏车配套及出口带来新利润增长点

铁路与城市轨交的发展给公司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预计2010-2013年,每年铁路建设投资在7000亿元以上,2012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此外,各大城市新建地铁项目带来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大发展。松芝股份轨交空调产品将于2010年底投产。目前在试用的轨交线路有上海地铁1号线、北京8号线。此外,成都、宁波、合肥等地未来地铁有望安装公司的空调。

受益于未来冷链物流发展。冷藏车制冷机组是冷藏车的关键部件,其市场发展与冷藏车的发展息息相关。目前,在发达国家,生鲜食品冷藏运输率达到80-90%,东欧国家50%,我国生鲜食品冷藏运输率仅15%左右,冷藏车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我国当前消费水平。2007年我国冷藏车保有量在3万辆,而美国冷藏车拥有量为20多万辆,日本为12万辆左右。目前,公司在某企业集装箱上进行试配套,该类产品单价较高,冷冻空调为10万元/台,冷藏空调为3万元/台。冷链物流的发展必将给公司带来相关配套机遇。

海外市场。目前公司出口业务量较小,2010年上半年境外销售127万元。汽车空调产品的国际市场非常广阔,目前公司大中客空调随整车出口至印尼、伊朗、科威特、泰国等中东、东南亚国家,公司正加大其它海外区域市场的开拓力度,如与KIWI RUS合作开发大洋洲市场。公司计划在未来5年将大中客空调出口量做到大中客客车空调业务的20%。公司作为大中客龙头,具备向乘用车等其它领域配套的广阔空间。随着募投项目的逐步达产,公司产销、收入、利润规模将有较大提升,成长性较强。

投资建议

下半年客车业增长稳定,四季度迎全年销售高峰。我们看好客车业2010年下半年表现,主要由于2009年该行业受政策刺激较小,基数不高;2010年客车行业稳定增长,预计将成为第四季度同比幅度最高的子行业。公司作为大中客空调龙头将受益于下游的稳定增幅,在第四季度有望迎来全年业绩高峰。

由于公司为外商投资公司,上市前不能做股权激励,而IPO后公司具备做股权激励条件。我们注意到,大股东陈福成目前持有61%股权,而管理层尚无股权。为稳定核心技术人才及管理团队,公司存在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动力与基础。若得以实施,有望稳定公司经营管理团队级核心技术骨干,更有利于长远发展。

公司为大中型客车空调龙头,兼具技术研发,客户资源、销售网络等优势;针对最终客户的“终端销售”模式保障了大中客空调持续高毛利率;募投项目建设将提高产销规模及核心零部件自制能力。公司将长期受益我国客车业的规模增长及档次提高,同时公司将其制冷技术拓展至乘用车、轨交、集装箱等领域,为长期快速成长打开空间。根据公司最新经营情况,我们调高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0、2011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13、1.43元。我们的预测还并未包含公司在轨交等领域的拓展,若公司拓展顺利,盈利预测还有上调空间。考虑其稳固的行业地位和广阔的市场空间,维持对其“推荐”评级。

上一篇:中集集团:重新步入高增长轨道 下一篇:雏鹰农牧:独特模式引领大规模养殖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