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储股份:从最大到最优的仓储龙头

时间:2022-10-12 08:49:51

中储股份:从最大到最优的仓储龙头

中储股份是国内A股最大的物流公司:拥有最完善的物流资源和物流网络;拥有覆盖全国,包括华北、华东、东北、西南、中原、西北等地区的物流基地;业务既涉及传统的仓储配送,还包括新兴的质押仓单监管业务等领域;而传统的仓储业务也向高附加值的冷链和期货交割库等业务品种延伸。

主营业务稳步增长

根据公司公布的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4亿元,同比增长42%营业成本79亿元,增长43%实现利润1.99亿,增长59%;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1.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资产减值损失5430万元,每股收益0.14元。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经销业务收入73.4亿元,同比增长28.8%,在总收入中占87.3个百分点,下降了0.88个百分点;消耗营业成本71亿元,同比增加了28.7%;贡献利润2.3亿元,增加了48.1%。贸易收入的增长主要归功于今年上半年国内钢材价格较去年统计普涨了20%以上以及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张。经销业务在报告期内的毛利率为3.12%,较去年的均值上升了0.38%,并且恢复到了2007年的水平,显示公司的经销业务,特别是钢贸业务的盈利水平已经从低谷走出,预计今年全年公司经销业务规模增长10%左右,毛利率保持在3%上方。

物流业务上半年为公司实现营收10.7亿元,同比增长了34.44%。但毛利率却同比下降了几乎10%,为21.64%。主要原因在于随着国际经济形式好转,国际货运、仓单质押业务的收入大幅增长,这类业务毛利率较低,拉低了物流业务整体毛利率;另一方面,自螺纹钢和线材上市以后,钢材的金融属性日益增强,导致整体社会库存大增,而实际需求增速则远不及库存增速,这也就意味着大量现货囤积,周转效率十分低下,从而也拖累了公司物流业务的毛利率。另外,上半年无锡、咸阳的现货市场已经带来租金收入,下半年天津、廊坊会陆续投入运营。

国内仓储业龙头

中储股份是国内A股最大的综合型物流企业。公司于1997年1月21日在上交所上市,经过13年的发展,已拥有A股上市公司中最完善的物流资源和物流网络,拥有覆盖全国,包括华北、华东、东北、西南、中原、西北等地区的物流基地。公司以物资经销和物流业务为主,既涉及传统的仓储配送、国内国际外贸易、国际货运,还包括先进的质押监管融资、现货交易市场等领域。而传统的仓储业务也正向高附加值的冷链和期货交割库等业务品种延伸。形成了以钢材、有色金属等生产资料为核心的综合仓储物流与物资经销相结合的独特经营模式。截止2010年中报,公司的总资产规模达到93亿元,净资产规模为43亿元。

中储股份拥有国内最大的仓储物流网络,网络覆盖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物流基地共占地641万平方米,其中物流货场面积245万平方米,库房面积118万平方米,拥有各类物流设备近1000台套,铁路专用线70多公里,具有公、铁,海多式联运的先天优势。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西南、中原、西北各大中城市、成本低廉,但重置成本高昂的仓储物流基地和网络,这是其它所有物流公司所无法企及的优势。

国资委下属唯一仓储物流企业

中储股份的第一大股东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为中国最大的以提供仓储、分销、加工、配送、国际货运、进出口贸易以及相关服务为主的综合物流企业之一,其总资产125亿元,年吞吐货物6200万吨,年平均库存300万吨,在2008年度中国国际货代物流仓储排行榜中列第二。

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诚通集团是1992年由原物资部直属物资流通企业合并组建的,拥有全国最大、分布最广的集仓储、配送、信息一体化的物流配送、集装箱运输和金属分销网络,总资产300亿左右,仓储占地总面积1300万平方米,铁路专用线129条,总长度114公里。诚通集团是国资委下属唯一一家仓储类物流企业,在接纳资产、政策优惠等方面可得到最大限度的支持。公司拥有的物流资产规模只占诚通集团资产的50%。而未来,中储股份有望承担起诚通集团整合央企相关物流资产核心平台的作用。

上市以来,控股股东资产陆续注入中储股份。尤其从2004年开始,集团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步伐逐渐加快。我们预期收购股东资产的行为还将持续,收购资产不仅仅带来利润的增厚,而更大的意义是,公司拥有的物流网络将更趋完备。目前中储股份主要经营区域包括:天津、北京、上海、沈阳、大连、南京、无锡、武汉、成都、郑州、成阳、西安等地,而中储总公司及中国诚通主要经营区域为太原、石家庄、广州、重庆等地。

截至目前中储总公司1/4左右资产未进入上市公司。未上市资产主要是:太原公司,仓库货场占地总面积1075多平米,主要经营煤炭仓储业务等;石家庄物流中心,仓库货场占地总面积45万平米,主要经营仓储、配送、现货交易市场等业务;广州公司,拥有部分商住两用物业;中储总公司专营卷板、彩涂板等业务的贸易部门。

投资收益丰富

公司目前拥有641万平方米的物流基地,其中包括地处上海、天津、成都、大连等地在近几年增值幅度较大的自有土地。这部分土地中,很大一部分是在多年前以较低成本注入公司的,如:1999年出售的天津分公司仓储用地账面成本仅185万元,出售价格1.94亿元;2004年9月出售的曹杨路2021号地块账面成本484万元,出售价格2.9亿元。

此外,公司目前还持有的股票账面价值为5.97亿元,但初始投资成本仅为0.51亿元。其中,太平洋证券股份5012亿股,成本5000万元,账面价值5.92亿元,将于2010年12月29日解禁。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这部分股权的增值在出售之前都未计入当期损益,而是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而在解禁之后,如果公司选择出售股权套取现金,那么在极端情况下(即公司出售所有太平洋证券的股权时)可增加当期损益5亿元左右,EPS约为0.6元。因此,在假设太平洋证券股价没有发生巨大变动的前提下,公司股权出售带来的EPS影响范围在0-0.6元之间。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10-201 2年收入增速分别为25.97%、15.39%和12.97%,净利润增速分别是50.50%、38.55%和20.22%。2010-2012年EPS分别为0.33、0.45和0.55元,对应PE分别为26.27、19.12倍和15.9倍。而若公司在2010年将土地转让收入全部计入,则EPS可达到0.50-0.60元。而若太平洋证券部分股权出售,则EPS可达到更高,首次给予“推荐”评级。

上一篇:柳工:再融资增强潜力 下一篇:中集集团:重新步入高增长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