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人员外包的定价机制探讨

时间:2022-08-12 10:17:01

软件人员外包的定价机制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各种类型的工作都有专业的人员去完成,即“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然而作为采购人员,面对大量的专业,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成为每一个行业的专家,那么研究价格形成机制,就是采购成本控制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软件人员 外包 定价机制

银行采购主要面对的工程、货物、服务三大类,而相对于价格透明的工程与货物采购而言,不透明的服务价格是采购的难点所在,服务类的采购评价因素复杂,计价测算困难,评审、谈判的过程容易被人诟病,确定中标单位的理由也容易依据不足,虽然有市场的同类案例可以参照,但毕竟“鞋合不合脚,脚最知道”,因此建立一套适合银行特点的定价机制,确属必要。

本文从数据统计分析方面入手,分析一下定价因素以及合理的价格确定方式,从而进一步探讨对采取人月方式采购的软件人员外包或软件开发外包项目的定价机制。

常规意义的软件人员外包,是指具有专业人才储备的中小型软件企业,利用其人力成本优势,向有项目开发需要而产生人才需求的软件企业输送人才的外包服务过程。根据外包员工工作地点的不同,主要分为现场开发和第三方开发两种形式。

一、项目定价因素分析

(一)固定因素

(1)项目类别。一般说来,按照国家标准等级(《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 17859-1999),IT类项目在银行业务系统中将根据其重要性分级,如分为一到五级,第一级:用户自主保护级;第二级:系统审计保护级;第三级:安全标记保护级;第四级:结构化保护级;第五级:访问验证保护级。五级为最高级别,此级别的项目外包价格最高,依级别不同价格应相应递减。

而按照上述等级划分的项目级别,一般情况下受如下因素影响:

项目的重要性。对银行的业务和IT架构有深远影响的核心生产系统,属于级别最高的五级项目,反之,综合业务信息系统、网上银行、开发、测试、办公等非核心、非生产系统的级别的重要性相应降低、级别也相应降低。

项目的安全性。一般包括项目的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系统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以及安全管理机构、制度、人员、系统建设和运维管理等。安全性越高,项目越复杂,配套需要投入的人员技能等级、人员数量、时间等都会越多,因此项目的定价越高。

工作量的测算方法。一般有概算法和预算法两种方式。对项目工作量的测算,建立在对项目需求的较为明确的界定上,明确的需求可以清晰的计算出需要投入的人月数,此种方法为预算法;相对于需求的不明确,采取的方法即为概算法,概算方法后期工作量容易产生大的变动,定价时也会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2)外包单位等级。项目类别确定后,需要确定意向选择单位的级别,作为供应商管理的一部分,应当对不同级别的供应商确定不同能够的价格系数。

一种是按照公司资质及技术能力进行划分;一种是按照品牌知名度及案例影响度进行划分。确定供应商级别后,按照项目的重要程度,选择不同级别的供应商参与,级别越高的供应商,其人月定价就越高,项目投入势必就越多。

目前供应商定级方法较多,但大致可依据下列因素考虑分级。

供应商的企业规模。主要参考近三年的营业额、注册资本、公司治理等

供应商的资金状况。主要参考指标为近三年的利润走向、净资产走向、流动资金情况等。

供应商同类案例经验。主要参考包括优质客户数量、同业优质客户量、历史交易额分布时间分析等

合作评价情况。主要参考与银行合作项目情况、服务质量、同业评价等。

(3)成交价格走势。

通常来说人员技能级别越高,工作年限越长,项目角色越重要或者稀缺,价格相对较高。

(2)经济环境影响。经济基本面因素。主要参考职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企业每年的用电量、股票指数等反映经济景气程度的各类指标。

经济应用因素。主要参考国家公布的CPI、GDP等指导性数据。

银行的具体经营业绩因素。业务收入、业绩增长幅度、利润率、支出比等都可作为调整定价的依据。

(3)其他影响因素。主要参考国家政策、行业政策、监管要求、项目时间紧张度要求等。

二、不合理定价可能带来的后果

不合理的软件人员外包项目定价会导致项目成本估算过高或过低,估算过高导致的结果显而易见,我们着重看一下估算过低的不合理定价可能导致的后果。

首先,对于项目定价的估算过低,会造成项目成本过低的假象,而掩盖了项目总成本的增加。

项目总成本一般包括:

(1)采购成本。项目期初的合同金额。

(2)维护成本。是指为了完成开发项目以及正常运行需要投入的人、财、物。过低的估算单价,会直接导致供应商启用大量的低端技术人员进行项目操作,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项目质量下降、项目周期拉长、后期维护量增加等现象,而后期增加的维护量就需要更多的维护人员投入,更多的维护人员意味着更高的维护成本和更多低端人员的参与,导致项目运行的恶性循环。

(3)办公成本。指银行为供应商提供的开发维护场地以及使用的资源产生的维用。出于项目需要,绝大多数的外包企业人员会采取驻场服务模式,需要银行提供工位、餐饮、水电等,每人的成本按每月2000-3000元计算,带来的直接支出显而易见。

(4)管理成本。指银行为满足项目需要而对供应商的项目运行而付出的人、财、物。包括有形的管理费用、人员薪资支出以及无形的交流成本。

其次、定价估算过低受制于成本,外包单位很难派出高端的人员进行项目运作,而高质量的项目取决于高质量的团队。其高质量主要表现为:

团队的技术素养高,即团队成员拥有必须的技术及专业资质;

团队的稳定性高,即在项目运作的过程中,项目团队应该结构稳定;

团队的工作氛围好。具有良好的激励措施保证工作热情。

总之,一个正确的软件外包人员定价机制可以从满足项目团队人员的基本生存需求及职业发展出发,提升项目的完成质量,从根本上降低项目总拥有成本,从而达到集中采购为银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降低风险的初衷。

上一篇:谈营业税改增值税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 下一篇:我国带薪休假制度实施的难题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