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那些欲回归A股的中概股

时间:2022-08-12 07:59:47

把打算回来的中概股盘点一下,就会发现,的确是“一大波”……

江南春的分众这样“回流”

作为中概股回流的“急先锋”,分众传媒的经历可谓“九曲十八弯”。

创始人江南春1991年被保送入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大二时,为还清因竞选校学生会主席而向同学借的160元债务,他成为上海亚太影视公司的推销员,业绩惊人,1993年一个人包揽公司1/3营业额,约150万元。

1994年2月,正读大三的江南春成立广告公司永怡传播。但2000年冬天过后,互联网泡沫破灭,永怡传播遭受致命打击,转型迫在眉睫。

2002年6月的一天,江南春在上海徐家汇太平洋百货等电梯,电梯门徐徐打开时,一则舒淇代言的广告跃入眼帘。他一怔,随即一道闪电划过脑海。此后,他把300台液晶电视装在了上海50幢高档写字楼的电梯旁。2003年5月,分众传媒正式成立,2005年7月即登陆美国纳斯达克,成为海外上市的中国纯广告传媒第一股,股价最高攀至65美元。

2008年3月5日,江南春宣布辞去分众CEO,退隐二线专注公司战略。这一天是他35岁生日,分众市值约80亿美元,是2005年上市之初的十倍。

然而,2008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分众无线是中国最大垃圾信息制造商,加上金融危机,分众在纳斯达克的股价大跌,最低触及5.8美元。当年底,分众新浪并购案又流产,为此,2009年1月,退隐不到一年的江南春重任分众CEO,致力于将分众拉回楼宇、电梯和卖场广告联播网的根基。

据2010年财报,分众收入持续增长,但在2011年11月,分众遭美国做空机构浑水突袭,从受追捧到被质疑,江南春尝尽人间百味。

为此,2012年8月,在方源资本提议下,江南春发起私有化要约。分众传媒于2013年5月完成私有化,从纳斯达克退市,彼时市值为27亿美元。前不久,分众宣布457亿人民币借壳宏达新材,其估值轻松翻倍。

“风投教父”汪潮涌带头转向

在这一波中概股回归大潮中,也不乏湖北人的身影。

出身湖北蕲春的“风投教父”汪潮涌,是老牌PE机构信中利资本董事长。他过去主要投资那些赴海外上市的企业,去年开始,把投资重点转向了新三板上市企业,甚至让过去以VIE模式投资的企业拆掉架构,让它们回归中国。目前,信中利所投企业中有56家正在排队挂牌新三板。“过去企业到海外上市是没有办法的事。”汪潮涌说,中国过去没有新三板这样能够接纳互联网信息产业、新服务、新消费企业的机制,导致优秀的企业远赴海外,但海外投资人不会用中文搜索,不用QQ,所以这些企业一定是被低估的。

他认为,如今高科技、互联网公司在国内上市能够取得更高的估值,“新三板给初创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机会”。

中概股频遭做空

统计数据显示,从2011年3月起,在美上市的200多家中概股,均出现不同程度遭到做空机构公开质疑的情况。业内人士认为,国外机构做空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第三方做空机构、对冲基金、集体诉讼机构等在做空食物链上环环相扣,惯常做法则是瞄准在美国市场上市的中国公司,然后搜集证据撰写唱空报告,同时雇用操盘手做空这些公司的股票。数据显示,在2010年至2012年的中概股诚信危机中,超过30只中概股遭到各种诉讼和做空,其中不少以退市、申请破产告终。

相比之下,A股市场则显得“温和”,尽管中国市场目前已经推出了融券做空工具,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A股市场上最为火热的互联网公司基本上处于无券可融的状态,投资者只能通过单向买入来获得收益。另一方面,尽管近年来涉及上市公司索赔诉讼数量日益增多,但由于集体诉讼制度尚未真正建立,使得绝大多数公司即使出现信息披露违规、财务造假,也不用担心出现美国市场上那种巨额索赔的情况。

回归之旅漫长复杂

不过,中概股企业回归A股并非易事。由于此前海外融资的上市企业往往通过境外公司来完成上市流程,多数需要搭建VIE架构。而在这段回归进程中,中概股公司则需要经历私有化退市、解除VIE架构、借壳或IPO重返A股市场这三个阶段,运作流程极其漫长复杂,且涉及多方利益协调,其中存在非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

此外,有投资人提醒,对于中概股公司,如果只是抱着套利的目的回来,那么在耗费大量资金,伤筋动骨地回到国内上市以后,很有可能面对的是一群冷面相对的投资者。

上一篇:我国大学科技园孵化效率评价研究 下一篇:基于销售方的商业折扣、现金折扣与销售折让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