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摭谈

时间:2022-10-21 01:53:51

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摭谈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论语》中,与“兴趣”相关的名言当属“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我想,孔子想告诉我们的也就是于学习这一行为方式而言,了解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可见,无论哪门学科,都应该将兴趣的培养作为首位,数学教学也一样.

不过,回望曾经的数学教学,我们无奈地发现其教学方式偏重于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更谈不上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自我生命体验的过程. 这无疑是违背当下我们所追求的“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这一学生观的. 其直接结果就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无趣和枯燥,进而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许多学生在不经意直接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由此,我们必须正视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也只有有了“兴趣”这一情感基础,才能让学生乐意坐在课堂里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 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根据尝试,笔者有了如下几点认识:

首先,关注效率,变换方式. 学习本身就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要通过动口、动手的方式达到主体参与的目的. 笔者在执教“角的认识”一课时,首先要求学生将自己身边的角找出来,然后引导他们结合平时的生活,用自己的语言对找到的角进行描述,然后再动手画. 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利用“竞赛”的方式看谁画的多、画的丰富. 这一系列的方式让学生对于“角”这一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除此以外,在数学教学中还应当走出数学的限制,从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找寻新的启示. 比如说,很多人都认为数学就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但是,学生作为一个单独的生命个体,囿于学科限制的教学必然不利于其成长. 因此,笔者借鉴了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的要求,在数学课堂上注重学生口语表达的训练. 让他们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他们学习的紧张感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刨根问底”的热情和对数学越发强烈的兴趣.

当然了,数学学习中还要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关注他们举一反三能力的养成. 除了概念的渗透和方法的讲解,更要给予学生亲身参与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产生更为牢固的记忆,在手与脑齐动的过程中增强对学科的兴趣. 在教学“乘法口诀”这一知识点的时候,笔者先是让学生通过摆火柴的方式来体会“几个几是多少即是口诀几几得几”,在学生摆过之后再引导他们体会每一句口诀的含义,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还伴以小的表演,促使他们在肢体运动中爱上数学. 学生对于这样的活动总是充满兴趣和热情,表演起来会非常认真的投入,活动之后的认识也会更为加深.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教学“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一知识点的时候,通过同学扮演数字和小数点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小数点的变化给数带来的变化.

其次,眼中有人,顺学而教. 正如前文所提及的,学生也是独立的生命个体,他们是课堂的主角. 因为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眼中有学生,并且能够顺应学生的学情而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 因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据《数学课程标准》). 我们现在也在积极提倡尊重学生,关注学生,让学生在参与中得到提升. 所以,教学过程中要有胆量和勇气进行时间投入,给学生营造适合学习的情境. 在教《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这一知识时,笔者就放手让学生动手对图形进行折、剪、拼、搭,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在“自己做”的过程中充分感知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特点,让他们在有趣的活动中感受图形之间的变化和联系,从而使得自己的空间观念得到发展. 这样其实就是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了学习的探索者和研究者. 这样的教学实践表明,眼中有人,顺学而教的方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认知面,更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不仅如此,因为有了这些活动,让数学学习活动也真正成为展现个性的过程,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强是情理之中的.

再次,着眼生活,由虚到实.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指向学生的真实生活,这样的教育才更为真实并且有血有肉.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也应该利用生活与数学紧密相连的优势,鼓励学生从已有的生活体验出发, 从生活中“找”数学素材,鼓励他们到生活中去“找”数学,“想”数学,并且能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以明白数学的重要性,并激发自己学习数学的欲望和兴趣. 在《圆的认识》这一知识点的学习后,笔者为学生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 “车轮为什么要作成圆的”?还让学生在学校草坪上设计一个半径是一米的圆形花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培植和维护,让他们体验到学以致用的乐趣.

最后,营造氛围,趣从口出. 随着教师与学生角色的重新定位,我们也应该让课堂成为一个学生敢于自由表达甚至是互相争辩的舞台. 因为争辩往往能够激发学生在“说服对方”的心理驱动下往思维的深处漫溯,在漫溯的过程中,个人的价值很容易得以强化,个人的观念也很容易得以更新,个人发展的内驱力也会得以持续.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营造适应的氛围,让学生从自己的口中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比如,在习题评讲时发挥小助手的作用,让他们对同伴的错误进行剖析,并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思路向对方进行阐述,这样错的一方很快能够接受正确的内容,而阐述者本身也实现了再思考的过程.

作为一个普通的小学数学老师,笔者深感学习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也愿意尽我所能让学生爱上数学这门学科.

上一篇:北京:菜价同比上涨近五成 下一篇:长江干流朱沱站―大通站基流变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