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教育的独立品格

时间:2022-08-12 07:52:24

找寻教育的独立品格

编者按:当前许多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实际之间存在的矛盾日益明显,许多教师陷入了迷茫,究竟是该随波逐流还是该另辟蹊径?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找寻教学的独立品格”这样的话题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有鉴于此,我们邀请两位作者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一位是常年奋斗在教学一线的小学校长,另一位是身兼数职的教育局副局长,各自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对这个话题进行解读,希望他们的对话能给我们带来启示,并引起我们的进一步思考。

侍作兵:孟局长,您好。很高兴能有机会和您就当前的一些教育教学问题进行探讨。我提倡教育要有自己的独立品格,这不但要求教师对自我和世界有更深的探索,更要求校长能够提供空间、平台甚至契机使得教师去实现这种探寻。课程作为教育的核心,对课程有什么样的理解,就会对课程的治理有什么样的价值透视。对课程的认识高度,决定对课程的治理水平,课程的治理要求校长对其实施前景要有深刻了解。我认为课程的本质就是一种“成人”教育,是成为人的教育,成为课程治理者心中“理想的人”的教育,是教化,也是一种同化,它是作为一种以文化育人的手段、过程与目标而存在的,它就是要把课程的实施对象同化为像自己或是理想中一样的“人”。基于对课程主旨核心的认识,每个教育工作者、课程治理者都有关于自己心目中课程的终极意图,有的是显性的,有的是隐性的。在从国家课程到个人课程的实施中,要充分相信每一位教师的课程治理智慧。课程本身的丰富多彩,使每位教师都可能成为课程治理一面鲜明的旗帜。

孟晓东:我很赞同这个观点。有了教师的成长,才有孩子更好的发展。师生这一对矛盾体在课堂的相遇最能彰显教育品质。纵观“新课改”十年的历程,不管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还是“如何使理念转变为信念”,或者“顶层设计如何为教育实践所检验”,一切矛盾和问题总要反映在日常的、具体的“课堂”中,总要落在平常的、广大的老师所实施的“课堂”上。因为课程是课堂的引领和规约,课堂是课程的意义,是抽象的课程土壤开出的一朵具体的花。所以,集中一点讲,课堂教学将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教室里的变革将决定中国的未来。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渠道,也是教育改革的原点。先进的课程理念如果仅仅停留在理念的层面,而没有落实到课堂教学行动之中,这样的理念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侍作兵:是的。然而,将新课程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并非易事。拿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文本集中体现的是课程要求,这些文本的选取应大多数反映了人们现在对课程的理解水平,因此,文本在现在教师水平下,无疑承载着非同寻常的重要角色,在许多教师眼里成为实施课程的重要依据。基于此,就有了对文本的“细读”,诠释了很多超文本的精彩。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多元化的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一度涌现,让过度解读与阐释等“非语文”现象时有出现,这是人们冲破长期思维束缚、矫枉过正的产物。人们刚从思维与精神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后,那种激情与喜悦化作了以胜利者姿态展现的暴发户心理,毅然挥手与过去的“旧我”诀别,在匆匆中迎接未来并急急地与过去划清界限;他们中有的完全把刻意地追求文本的多元化解读、求新求异思维等作为接受新理念的标志,“标榜”的惯性思维方式使他们作出了一些错误选择。这种“失语”究其根本原因还是教学思想的“失语”。从循规蹈矩到冲破束缚,人们获得了个性舒展,这表面上是对文本的开放性回归,是理念的胜利,也是课堂文本教学的进步,是对文本内涵张力的复兴,然而人们忽视了这种胜利与解放的背后,隐含的是更深层次的束缚与轮回。

孟晓东:文本解读的正本清源,关键在教师个体的教育理念的转变。摆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位置,尤其重要,探究教学的独立品格是一名教师教育理想的显现与追求。因此,新课程下的课堂应成为学生学习探究的源头,让学生获得不断学习的动力、持续学习的能力。语文课堂就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交互作用而生成的一项具有建构生命意义的活动。这种活动应该具有生命的意识、体验,有生命与生命的交往与互动,有生命与生命的不断完善和超越。即用“生长”来观照语文教学,既要追求训练的密度,也要追求发展的自由度;既要磨炼学生思维,也要充满人文涵咏;既要着力于生长的“原点”,更要着眼于发展的“远点”。生长性语文课堂产生于教学目标的任务驱动,发展于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所产生的疑惑,结束于学生对更高更远的学习目标所产生的欲望。

侍作兵:谈到这里,我感到了一种压力,因为找寻教学的独立品格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想法,也将永远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不仅是因为我对它充满向往,更深怀敬畏,一些想法的产生、探讨与争论,得不到呼应与认同,即便责难也好,因为它最起码不会让我丧失思辨的锐气。在学校教育实践活动中,教育的本质就是改造和提升人的精神世界,让人在意识、思维、情感等领域有所发展,使人的生命质量得到优化,各种生命要素之间的关系更趋和谐,其中思维是人精神发展及生命的灵性之源,是教育本质内核的旨归,教育对客观世界的影响不是其最直接的成果。

孟晓东:聊到这,我们不禁追问,学生是什么?我想学生首先是作为“学生”的个体。《百科全书》上解释道:学生是在学校学习的人。那在学校学习什么呢?当然是学习知识。但学习知识又是为了什么呢?窃以为,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所以,杜威强调“教育即生活”;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权威书籍指出:学生最基本的涵义是学会生活;所以,《学记》指出:“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尊重学生的参与权,就应该呵护学生的个体生命,满足学生的知晓权,提供真实的生活现场,还原生活的本来面目,建构生活的积极意义,让学生在真实的世界里自然地生长。

侍作兵:这也使我萌发了对“小学教育”的追问。小学教育是什么?它不折不扣地姓“小”,说它小是因为它最显著的特性是“基础”,但是这种基础又不是“幼稚”,因为这个“小”是人生命成长中非常重要的初始阶段,它是人创造未来的重要过程,这种“过程性”才使这种“小”被赋予了不可忽视的生命意义,这种“过程性”是每一个生命赖以延续、发展的基础。凡此种种引发了人们群体性的对小学教育的错误理解,认为小学教育是一望便知的,认为小学教育是浅薄的,这恰恰反映了认识者的浅薄。真正深谙小学教育的人应该知道,小学教育对人生的影响是深刻的,只有对小学教育的深广内涵有深入的理解,才会知道小学教育的深度。

孟晓东:其实,教育是一种生活。既然是生活,我们的教育就应该充满生机和活力。然而,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我们的许多学校还缺乏这样一种生活的教育。假如我们真正意识到教育就是生活,我们就会思考“学生在生活中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在生活中是怎样获取知识的”等问题,于是我们就会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同时尊重学生的天性,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生活的情调、充满生活的气息,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有可能焕发生命的活力。

侍作兵:是的,捍卫儿童,让孩子获得成长的帮助是教育,是课堂永恒的主题。捍卫儿童要从儿童的发展本质考量,为儿童提供成长本身的需要并且合适的帮助,这种帮助有时是一种显性的关爱,有时是点拨与暗示,有时也是惩罚!相对而言,许多学生之所以优秀就是因为他具有了良好的习惯与学习自觉,这时老师存在的真正意义就是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孩子,而不是装腔作势去帮助那些各方面都很优秀、并不要我们付出太多努力的人。锦上添花容易,而雪中送炭更显珍贵!

对儿童的捍卫不是一句空话与套话,也不应让它变成一句口号,而是要为他们提供一种适合的、适时的、真正需要的帮助,让功利、虚伪、做作、表演、卖弄、作秀远离儿童,远离教育,“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让“为孩子提供真正需要的帮助”成为捍卫儿童价值的自觉行动。让教育的存在回归到真正“为人”的逻辑基点上来,这当是教育的独立品格,也是我们每个教育人的责任担当。

(侍作兵,连云港市灌云实验小学,222200;孟晓东,无锡市锡山区教育局,214000)

上一篇:以学定教 预习先行 施娟芬 下一篇:试解“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