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馆藏珍贵档案的必要性与意义

时间:2022-08-12 06:37:02

界定馆藏珍贵档案的必要性与意义

摘要:馆藏珍贵档案是馆藏档案中的珍品、精品。界定馆藏珍贵档案属档案鉴定范畴,对档案管理各环节都有直接影响,这是实践馆藏档案分级管理的基础,是对重点档案进行抢救保护的需要,是服务新时期文化建设的需要,反映了档案工作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必然趋势。其意义在于,有利于丰富档案鉴定理论,充实档案价值鉴定工作内容;造就和培育档案价值鉴定专家队伍;引导档案接收征集以及重大事件、重大活动、著名人物的判定、建档等,促进档案馆藏优化与丰富;提高馆藏档案实体管理能力与水平;优化整合和深入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带动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与发展等。

关键词:馆藏 珍贵档案 档案管理 鉴定

界定馆藏珍贵档案,即明确什么是珍贵档案,并依据所确定的原则和标准,对档案馆藏卷帙浩繁的档案进行鉴别和判断。馆藏珍贵档案的界定工作不是孤立的,它与档案工作的其他方面,以及发挥档案和档案工作的价值与作用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内在联系。本文以此为题,结合区县综合档案馆工作实际,着重对界定馆藏珍贵档案的必要性与意义进行分析。

一、界定馆藏珍贵档案的必要性

1.界定馆藏珍贵档案属档案鉴定范畴,对档案管理各环节都有直接影响

档案鉴定作为档案工作中的一项专门业务,已逐步成为贯穿档案工作始终的重要工作。界定馆藏珍贵档案,就是要依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鉴别和判断哪些档案是馆藏中的珍贵档案,这是对档案价值的鉴定,属档案鉴定范畴。

随着社会发展,馆藏档案数量急剧增加。档案是党和国家各项活动的原始记录,是宝贵的文化财富,但具体到每个案卷、每件档案,其价值却不等同。相对于馆藏一般档案而言,馆藏珍贵档案是馆藏档案中的珍品、精品,它更能体现档案馆藏的核心、特色与品位,不仅具有档案所共有的凭证和情报价值,还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文化等价值。如果“玉石不分”,不对馆藏档案的价值及其珍贵程度进行全面而清晰的把握,就不利于对馆藏档案进行科学有效管理,不利于分期开放、充分开发馆藏档案信息资源和提供利用服务,更难以满足社会对馆藏珍贵档案的文化利用等需求。因而鉴别和判断馆藏档案的价值,尤其是对馆藏珍贵档案进行界定,是十分必要的,这与优化馆藏,馆藏档案实体管理,开发馆藏档案信息资源和提供档案利用服务等多方面各环节都有不同程度的内在联系和直接影响。

2.界定馆藏珍贵档案是实践馆藏档案分级管理的基础

1999年新修订的《档案法实施办法》中明确提出了“馆藏档案分级管理”的概念,规定“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的永久保管档案分一、二、三级管理”,并要“根据档案的不同等级,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和管理。”

由于档案人员对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理解及其鉴定档案价值的能力与水平有差异,进馆档案保管期限的划定会有一定偏差,随着时间推移,馆藏中有些永久保管档案的价值也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发生改变。馆藏档案分级管理的实质就是要对馆藏永久保管档案的价值进行再次鉴定,依据档案价值及其珍贵程度,更加合理地配置档案管理资源,区别管理不同价值等级的档案,给予珍贵档案特别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这一新的管理理念逐渐得到更多档案人员的认同,一些档案馆相继建立了特藏库、珍藏室,最大限度的改善珍贵档案的保管环境和保护条件,使其得到科学管理和有效开发。由于目前尚未出台档案分级的具体标准和管理办法,也未有权威性的鉴定标准可供参照,哪些档案更加珍贵,更应给予特别的保护,如何对馆藏档案的价值及其珍贵程度进行划分等,还需要积极探索。由此看来,界定馆藏珍贵档案是实践馆藏档案分级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也可作为档案分级管理的有益尝试。

3.界定馆藏珍贵档案是对重点档案进行抢救保护的需要

1990年颁布的《档案法实施办法》就要求“对重点和珍贵档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2010年“建立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的提出,更使重点档案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得到高度重视。

馆藏珍贵档案是重点档案中的重点。在现有的档案实体管理模式下,馆藏珍贵历史档案散布在不同全宗、不同案卷中,如未加标记或未建立相应的检索工具等,即便出现了字迹褪色、扩散,纸张发黄变脆、卷曲破裂等问题,也难以得到优先的抢救与开发利用,必然给珍贵档案的长久保存埋下隐患。而建立相应的档案检索工具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保护和抢救珍贵档案的前提,就是要科学地鉴别和判定档案的价值。再有,清代及以前形成的档案一直是档案馆抢救和保护重点,判断档案是否珍贵及其珍贵程度,除了时间因素外,还应综合考虑档案的内容、来源、其他形式特征,以及社会利用需求、档案的完整程度、稀缺性等多种因素,如不全面地对馆藏档案的珍贵程度进行再评估,馆藏中其他重点档案,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对党和国家及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发展等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珍贵档案,就难以得到特别的保护,最大限度延长档案寿命及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因此,界定馆藏珍贵档案也是对重点档案进行抢救保护的需要。

4.界定馆藏珍贵档案是服务新时期文化建设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十七届六中全会都强调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档案与文化的关系历来相互交融,密不可分。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文化繁荣的局面,就与档案“王官失守,散如百家”,及“士”利用档案,扩大了文化传播,有直接关系。再如两汉时期的著名史书《史记》和《汉书》等,都有明显利用档案的痕迹,都是充分利用档案编纂而成。档案是历史的凝聚,具有明显的文化属性,它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历史文化的积累,是历史文化传承的手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如挪威档案学家列维・米克伦在《从职业到专业:档案工作者的职业特征》中所说,“档案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仅是一种信息,而且是人类进行各种活动的记录,反映人类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是反映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基础。没有档案的世界,是一个没有记忆、没有文化、没有法律权利、没有历史的世界。”毋庸置疑,档案在文化保护与传承中历史见证的作用是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为集档案重要性和特殊性于一体的珍贵档案更是如此,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更有益于服务新时期的文化建设,界定馆藏珍贵档案也是服务新时期文化建设的需要。

二、界定馆藏珍贵档案的意义

1.有利于丰富档案鉴定理论,充实档案价值鉴定工作内容

档案鉴定包括对档案真伪和档案价值的鉴定。档案价值鉴定是档案鉴定的核心,是按照一定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对档案自身特点和社会对档案的客观利用需求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档案这一客体对从事社会实践活动主体的有用性及有用程度,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档案价值鉴定的基本内容为“制定鉴定档案价值的有关标准,包括单行规定和档案保管期限表等;具体判定档案材料的价值,确定其保管期限;挑出本无保存价值和保管期满的档案,按规定进行销毁或作相应的处理。”可见,现行的档案价值鉴定工作主要是制定档案保管期限表并依此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提高保存档案质量,销毁不需保存和保管期满的档案,在档案馆的实际工作中还包括对档案开放与否进行划控。而依据现有的档案鉴定原则、标准以及实践经验,很难科学合理的划定馆藏珍贵档案及馆藏永久保管档案的重要级别。要对馆藏珍贵档案进行界定,就要综合评价预测档案的信息内容及其载体价值,包括档案的凭证和情报作用、档案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技术价值、文学艺术价值、思想教育价值、文物价值、欣赏价值、相对价值等。通过馆藏珍贵档案的界定实践,体现全面的档案价值鉴定成果,有助于在现有的档案鉴定理论及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一个针对档案价值的评价体系,这既有利于丰富档案鉴定理论,又有利于充实档案价值鉴定工作内容。

2.有助于造就和培育档案价值鉴定专家队伍

对馆藏珍贵档案进行鉴定,要从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出发,分析社会实践主体和主体本身的需要,用全面、历史、发展、效益的观点,判定档案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的价值、档案珍贵与否及珍贵程度。这项工作不仅要求档案鉴定人员有更高的政治水平,强烈的事业心、历史使命感,思想敏锐,观察分析能力强,有超前意识,还要精通档案专业,有更加广博的学识。就目前而言,档案形成单位的档案人员仍有很大比例兼职,人员更换比较频繁,其专业水平和鉴定能力很难承担起鉴定和评估档案价值的重任。档案馆的档案人员就档案的价值鉴定工作也同样存在畏难情绪,馆藏档案数量浩大,档案内容涉及各个领域,难以以各领域专家的高度准确预测和评价出档案对未来的有用性和有用程度,更难以对档案是否珍贵及珍贵程度进行鉴定。即便如此,相对而言,档案馆的档案鉴定人员在判定档案价值方面也更具权威。档案馆的鉴定人员更了解馆藏,更熟知档案价值实现的规律性,其专业知识及档案敏感度,有利于对档案的价值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判定。用文物鉴定专家的话说,鉴定多了,积累的经验多了,鉴定就能更加准确。所以说对馆藏珍贵档案的界定实践,有助于造就和培育档案价值鉴定专家队伍。

3.有助于优化馆藏结构,丰富馆藏内容

收集是档案工作的基础,没有结构优化、内容丰富的馆藏档案资源,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和提供利用便是无源之水。要优化馆藏结构,丰富馆藏内容,就要改变馆藏面临的“文书档案多、经科档案少,部门档案多、专门档案少,一般档案多、地方特色档案少”的局面;就要尽可能把体现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历史、科技、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档案吸纳进馆;就要注重加强档案馆地方“名人、名著、名产、名品”和“民俗”等档案内容的建设,以独具地方特色的档案馆藏结构,推进“多领域、大综合”档案馆服务格局的形成。档案馆除了要接收列入进馆范围的档案形成单位的档案,还要积极收集、征集重大活动、重要事件、重要人物档案,以及由于种种原因散落在民间、散失在一定区域外的珍贵档案,如反映自然灾害及引发后果的珍贵档案、资料等。档案馆接收、征集档案的重点和方向不是盲目的无选择的,应是建立在一定的档案价值鉴定基础之上,而界定馆藏珍贵档案的原则与标准自然可以作为参照,引导档案的接收、征集工作,以及重大事件、重大活动、著名人物的判定、建档等,从而促进改善、优化馆藏结构,丰富馆藏档案内容。

4.有利于促进档案实体管理能力与水平的提高

如前文所述,界定馆藏珍贵档案是实践馆藏档案分级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作为档案分级管理的有益尝试,可为实施馆藏档案的分级管理积累经验,并促使档案人员对界定馆藏珍贵档案的原则、标准与方法,是否打破全宗原则保管档案实体,档案实体分级别管理的模式与方法,珍贵档案的保管、保护措施等进行研究。同时,通过界定馆藏珍贵档案,也使得档案人员有机会再次全面、深入的熟悉馆藏资源,有计划的开展馆藏档案的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及时抢救、转移档案的能力等。因而,界定馆藏珍贵档案对促进馆藏档案实体管理能力与水平的提高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5.有利于优化整合和深入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界定馆藏珍贵档案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对珍贵档案的利用需求,馆藏珍贵档案若不被很好的利用就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建设“服务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不仅要求档案部门做好婚姻、招工、房产等涉民档案的提供利用服务,还应最大限度的以高品质的档案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弘扬民族文化,丰富社会公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馆藏珍贵档案的界定实践,可使珍贵档案从馆藏海量档案中显现出来,进而有利于深入挖掘和优化整合馆藏档案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档案编研,打造档案文化精品,创造文化品牌,使公众直接接触和感受史地文化及其丰富内涵,增强人民的文化认同感、依赖感、信任感、地区归属感、融入感;档案馆亦可依此制作馆藏珍贵档案展览,或通过报刊、电影电视、网络媒体、讲座、论坛等形式,展现馆藏特色,宣传档案及档案工作,提高档案馆的知名度和文化品位,加深公众对档案馆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认识,从而提升档案魅力,扩大档案文化的影响力,实现档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档案具有独特的历史性、直观性、原始性及“文治教化”作用,馆藏珍贵档案是档案宣传教育的重要材料,更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发挥档案的社会教育功能;而且,通过界定馆藏珍贵档案,深入挖掘馆藏档案信息资源,还有利于为学术研究、影视、文艺创作等创造条件,进而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其他门类和形式的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所以界定馆藏珍贵档案对优化整合和深入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也具有积极意义与深远影响。

6.有利于带动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与发展

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智慧、道德的进步状态。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凭证性等属性特征就决定了其对于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与作用。档案是历史的记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精神文明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几乎都可以在档案中得以再现。馆藏珍贵档案的界定实践及其对档案工作的积极影响,有利于调动社会各方面人群主动记录、收集反映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形成的档案,深入发掘、宣传、弘扬区域历史文化、时代精神及各项建设事业的辉煌成就,以史为鉴,从而带动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与发展。例如,根据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档案部门适时开放馆藏珍贵档案,以馆藏生动详实的模范人物、重要事件、教育成就、科技成果等档案为素材,编写书籍,制作展览,创作文献专题片等,不仅可增加精神文化产品的真实性、可信性、权威性,还可为推进精神文明的发展建设营造更加浓烈的舆论氛围,使得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建设等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综合上述分析,界定馆藏珍贵档案反映了档案工作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必然,鉴于界定馆藏珍贵档案的必要性及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应将馆藏珍贵档案的界定工作作为档案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课题和重要业务工作,并借此进一步提升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5).

[2]邓绍兴,陈智为.档案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5).

[3]李学兴,高萍,侯宪华.充分发挥档案作用,为先进文化服务[J].兰台世界,2005(5)

[4]http:///wiki/%E7%B2%BE%E7%A5%9E%E6%96%87%E6%98%8E,互动百科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档案局(馆)

上一篇:我们都是好朋友(中班) 下一篇:浅析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及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