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阴阳互化理念应用于挥杆节奏

时间:2022-08-12 02:53:54

太极阴阳互化理念应用于挥杆节奏

高尔夫挥杆节奏,就是挥杆过程杆头的快慢变化轨迹。这是由我们的丹田气力及全身协调一体创造的。优雅的节奏体现韵律、流畅及美感,其间蕴含着太极的精华阴阳互化理念:快慢相间、刚柔并济。

一、快慢变化体现在挥杆节奏中的应用:

从瞄球到杆头离开球30厘米的过程是平缓的,杆头稍微贴近地面。

1.渐渐加速到达上杆顶点;后稍有停顿感:这是左胯回转启动下杆产生上下盘反向作用力的时间滞差。

2.左胯顺势带动杆头到达腰部平高的时,从这个点开始加速左胯后传,让杆头在击球瞬间爆发最大速度冲击球。

3.击球完毕,杆头缓冲减速向前滑送。

4.平稳优雅收杆。

二、刚柔并济体现在挥杆节奏点上

上杆过程是柔性的,顶点时身体的柔性转化成刚性,再于启动下杆时身体的反向作用力让杆头富有弹性(击球瞬间左膝挺直同样体现);

击球瞬间左胯的刚性转力通过上肢(肘、腕、手指)关节的柔性传递成杆头的刚性冲击力。

送杆及收杆,上肢关节保持柔性,杆头运动缓和。

短杆秘籍之果岭边沙坑球

王欢简介:

世界高尔夫球协会(WPGA)成员;

汉克哈尼学院资格教练;

任达华,洪金宝,葛优等多名一线影星的指定教练;

在多家国内顶级学院任教,教学时间超过6年;

教授的青少年球手在费度亚洲杯、汉克哈尼巡回赛等比赛中多次拿到冠军。

观澜湖海口高尔夫学院简介:

海口高尔夫学院坐落于奢华的观澜湖海口热带度假村。学院拥有中国最先进的训练设施:17000平方米的真草练习场和全亚洲最全面的短杆练习区。同时拥有2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室内训练中心,包括Trackman 球路和球杆分析软件、Tomi推杆分析设备、挥杆分析软件、10个配有镜子的室内打位以及各种训练器材。所提供的设施都是为了帮助您成为一个更优秀的球手。

无论您是梦想赢得PGA巡回赛,还是想在比赛之前调整自己的状态,观澜湖海口高尔夫学院都将为您提供适合的课程计划。课程是以小时为单位,如果您追求更远的发展,也可以加入我们新推出的每周20小时集中训练专业课程计划。

我们欢迎任何水平球手的到来。崭新的观澜湖高尔夫学院会带给您最佳的高球进阶方案。

今天的教学环节中,我们来学习高弹道和低弹道沙坑球的打法。

首先说低弹道,握杆和全挥杆是一致的,球杆面保持方正,球位在双脚中间,双脚为了稳定需要扎进沙子里,在上杆过程中,需要转动肩膀并尽早的曲起手腕,曲起手腕的目地是为了更多的积蓄力量,以保证在下杆时有足够的杆头速度,在下杆过程中,触沙点位于球后一英寸的位置,对于初学者来说,不敢打沙子是我在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你们需要打到多一些的沙子,当你可以把沙子打出沙坑时,球也会飞出沙坑,沙坑球的距离控制取决于上杆幅度的大小,想把球打远,就要上杆幅度更大。

常见错误1:打得很深,需要检查你的下杆平面是否过于陡直,另一种打深的情况是身体在击球过程中减慢转动或停止转动。

常见错误2:打得很浅,需要检查你的下杆平面是否太平,另一种情况是身体在下杆过程中转动过快或者手臂没有伸直。

高弹道沙坑球的握杆方法和全挥杆一致,只是为了让球更高,在瞄球时需要开放杆面,球位在中间偏左一点的位置,由于开放杆面了,对于触沙点的要求会更高,所以需要大家多多练习。

今天的果岭边沙坑球的教学就到这里,如果有朋友们想系统的学习高尔夫知识,欢迎大家来观澜湖学院详询,我们下一期再见。

意念高尔夫之心理篇(四)

练习高尔夫球的迷惑

作者:高尔夫搞你个迷糊

意念高尔夫创办人/2002美国 USGTF 第三级专业认证高球教练

"You build a golf game like you build a wall, one brick at a time."

培养球技如同砌墙壁, 只能一次一砖叠上去。

――Tony Lema

The most common practice error is to drift aimlessly to the range and start banging balls at random.

This isn't practice. This is a waste of time. The wrose thing you can do is practicing your mistakes.

最常犯的练习毛病就是漫无目的地晃到练习场, 然后开始随意地K球。

这哪叫练习? 这叫虚度光阴。 练习个人的错误是件蛮糟糕的事。

――Tony Lema

任何技能都需要经由努力不懈的练习,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因此练习便成为不可或缺的步骤。然而练习方式之效率才是决定成效的真正关键。依作者之经验和见解,大多数球友都是由于练球不当而白费时间、金钱、精力,并导致无法突破瓶颈。因此,要打好高尔夫球就不得不认清练习时问题的根源,以找到有效的练习观念与方式。

迷思与妄见

A.一般人练球时的迷思约有以下几点:

1.球打不好就是没练习或是练习不够,当挥杆出了问题,就猛跑练习场练球或找教练调整动作。事实上,影响下场打球表现的因素很多,挥杆动作固然重要,但只是一部分原因,找出真正影响表现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君不见多少人在练习场练得胸有成竹,下场时照样“凸槌”。

2.练得愈多效果愈好,所以一到练习场就猛练。殊不知当问题起因不明,又方法不当时,密集练习如何能改善呢?君不见多少在练习场努力狂练者,下了场照样“凸槌”。

3.练球就是要打球,所以到练习场第一件事就是一颗接一颗地猛K球。以为连续不断地打球,身体就会自动记住动作而达到熟能生巧。事实上,在正确动作定型之前,击球反而不利其养成,因为很容易受到“K球意念”的影响。君不见多少在练习场死命狂K到球路固定而动作走样者,下了场照样“凸槌”。其解决之道不外是“多空挥杆少打球”,并依照“空挥假装有球,有球假装空挥”的原则与态度练球。

4.练球必须到练习场,所以只在练习场练习。殊不知有很多技巧和方法是无法在练习场的人工草垫上培养的,例如沙坑、长草、短杆和脱困球等状况就必须实地练习。此外,一些空挥杆、推杆的基本动作和体能锻炼并非一定要在练习场练习。

5.练球只练全挥杆动作,所以从头到尾只练全挥杆动作。该动作固然重要,但也仅占实际下场击球杆数的一半,况且该动作的养成有赖特定程序,因此直接击球来练习全挥杆动作并不能保证练好该动作。有时击球结果因重复操作而达到稳定,但动作却逐渐走样。此外,打球靠的不只是挥杆动作,其他如目标的选定、瞄准设定的方式、球路的选择、预击流程(pre-shot routine)、意念调整与转换等,皆应列入例行练习项目中。

6.自己练就可以,不必找教练或行家从旁协助。殊不知连职业选手或教练都经常需要凭借自拍影像或外人协助,才能避免因“着相”或妄念、积习介入造成挥杆认知与动作走样。起初信心满满,但看过自己的挥杆动作后大惊失色者履见不鲜。因此,即使再有把握,也应定期修正和调校挥杆意念与动作,切莫等到发觉情况不妙再求助。

7.打不好就是动作出问题,所以只关心挥杆动作。自行练习时无法察知自身动作,只能用想象或感觉。但主观想象或感觉正确的动作常常并非真正想要达成的动作。况且许多问题其实与动作无关,找不到原因不但问题无法解决,还将让动作愈来愈糟。

总之,练习就是为下场做准备,因此除了培养、维持一些技术、技巧外,还需模拟应付下场时将面临的情况,尤其是心理调适与意念掌控的演练。

B.除了以上所举情况外,一般练习成效不彰的原因不外如下:

1.观念与态度不正确。以致不练还好,越练越糟,其状况包括:

a.“我就不信练不好”的态度,其实当认知与方法有误时,练得再多,实质效益还是有限,有时反而养成不良习惯。更糟的是由于活动方式不正确或份量超出身体负荷而造成运动伤害。

b.“上回打得不错就是练了这个”的观念,类似宗教迷信的情怀。殊不知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执着或憧憬某一方式的成效往往无济于事。

c.一成不变地“永远这样练”、好与坏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意识不明、懵懵懂懂、等待奇迹降临。殊不知习惯从来不改,结果如何能变呢?

2.方法不适用。包括道听途说的“某某说XX毛病的原因就是OO,所以要练口口”,或自己主观认定的方法在适用性不明的情况下运用,这常常造成不良后果。

3.方法变来变去。包括病急乱投医、东试一下、西用一回,好像不错但又没把握,平白绕圈最后还是回到原点。

4.好高鹜远、急功近利。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最后球是飞起来了,也变直了,但动作也“跑掉”了。或者专挑高难度或一时无法做到的练,例如一号木打远、以职业球员的表现为标准。殊不知这些人成就的背后,达到成就的途径与方式非常人所能想象。以自我天真的认知和态度想要达成不切实际的目标,当然是困难重重。

5.缺乏标准与有效反馈。不了解触球方式与球路间的正确对应关系,以致无法藉由触球状况与球路来改善、修正挥杆意念与动作。一般练习场的人工草垫往往掩饰了不良的击球方式,从而使练习者无形中养成错误的习惯。另外,练习球与实际用球的特性对球路影响的差异也被忽略。

6.缺乏变化与乐趣,认为埋头苦练就会有成效。练习的量固然有利于成果的展现,但若形式呆板以致枯燥乏味而乐趣尽失,无形中也会影响练习的效果。

正觉与良方

为使练习充满效率与乐趣,首先应视实际需要配合阶段性的目标、进度来精心规化练习的内容与形式,包括例行练习、强化练习,以及短、中、长期训练计划等。最好能有规律的时间安排和固定的地点,也可练习成为个人社交活动的一部分,也不失为生动有效的方式。

此外,即使胸有成竹,也应定期在正牌教练或有经验能力的球友督导协助下进行。至少做到充分利用操作简易的数位摄影或录相器材记录个人挥杆动作及练习状况,尤其是在打球出现不当球路、不佳距离、不良动作与姿势时。

1.练习的态度:努力专注、按部就班、持之以恒、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2.练习的原则:球杆由短而长,距离由近而远,速度由慢而快,程序由简入繁,状况由易入难等。例如先由中推杆入门而至长与短推,再进行短切至短杆,再由短杆至长杆,包括球道木等,最后才是一号开球木杆。

3.建立练习挥杆与击球的程序:首先练习直立上半身的原处定轴水平转肩动作;再练习水平转肩带动手臂;第三练习转肩带动手臂和球杆,通过水平挥杆平面及其上之假想触球定点;第四逐渐将上半身由腰部前倾,练习转肩带动手臂和球杆,通过倾斜挥杆平面及其上之假想触球定点及至杆底精准触地;最后练习转肩带动手臂和球杆以触球(一开始可架矮tee)。先后顺序绝对不能弄乱。

4.练习的项目与方法:除了推杆、短杆、沙坑杆、做球与脱困球的练习外, 还包括:

a.体能锻炼与维持;

b.挥杆意念与动作间关系的养成与维持;

c.特定目标的选取与站位瞄准设定(此亦一般球友最常忽略和最缺乏的练习项目);

d.挥杆触球以及其与弹道球路间关系的建立;

e.模拟实际下场打球的情境与意念控管、切换。例如:练习超越内外界情境对执行挥杆意念的影响;保留练习的最后阶段,选择比照特定球场的设置,模拟进行6-9个洞并记录比较杆数。此乃一般球友最常忽略和最缺乏的练习项目,也是练习后下场成效不彰的主因。

至于应付击球时的焦虑和压力,则不妨试着要求连续击出特定球路一定的次数,否则就得从头再来,以造成心理负担而藉此训练调适与应对之道。

上一篇: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引导 下一篇:海南将降低商品住房比例严禁变相房地产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