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有法\有效――谈小学语文汉语拼音教学

时间:2022-08-12 01:02:18

有趣\有法\有效――谈小学语文汉语拼音教学

汉语拼音是帮助学生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最直接地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能为初入学儿童打下坚实的语文启蒙教育的基础。然而,汉语拼音的学习内容多而且枯燥,对于善于直观形象思维的一年级新生来说更是单调乏味、难于理解、难于认记。许多教师为这部分的教学付出了很多心血,但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因此,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与此同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教学的重中之重。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我们所使用的人教版实验教材对汉语拼音教学内容的编排充分考虑到初入学儿童已有的语文水平,体现了汉语拼音发展的趋势:综合化、生活化、人文化,为不同语文程度的孩子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这个基础,不只是知识、能力的基础,更是兴趣、习惯的基础。在起步阶段就把学拼音、识汉字、积累词语、发展语言能力、培养观察能力等诸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孩子初入学就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所以,教师在汉语拼音教学中要更好地发挥教材的优势,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注意拼音教材的整体性,加强整合

教材采用了多种方式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综合性、整体性,要把汉语拼音部分视为一个多元化的整体,将学拼音、看图识字、看图说话、阅读短语和儿歌等多个知识点互相渗透,分层次有机整合,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兴趣。

教学中要做到:1.字母发音与课文插图的整合。声母、韵母是记录汉语拼音音素的符号,就其本身而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单靠死记硬背早晚会让学生失去兴趣。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形象帮助学生学习抽象的拼音字母。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图中的哪些部分和字母的形相似,通过观察画面,说出本课要学的字母或音节,要充分地利用这些图画培养孩子自主发现拼音字母的发音和形态。

2.拼读音节与生活经验的整合。音节的拼读是学生拼音入门的难点,根据新教材增加了许多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音节的编排特点,教师可以调动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直接切入音节、拼读的难点。如,让学生拼水果名、蔬菜名、动物名、教室里的物品、家里的物品,可以拼家庭成员的称呼等,再让学生选择其中的词语进行说话练习。还可以把学生的姓名做成卡片,一面写汉字,一面写拼音,让学生在拼拼读读中认识全班同学的姓名,并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既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又提高了拼读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3.拼读音节与识字、阅读儿歌的整合。识字是学生由拼音的学习转入高一层次的学习活动,教材在拼音教学内容中编排了大量的儿歌,有机地把拼音与识字结合起来。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拼读音节读准汉字,阅读儿歌。这部分内容的儿歌只要让学生读熟即可,不要求学生背诵,更不宜分析讲解。

二、增强趣味性,大力开展活动和游戏

一堂汉语拼音课应该是一堂语文活动课、游戏课。如∶“读儿歌”、“编儿歌”、“念顺口溜”、“做游戏”、“猜谜语”、“说绕口令”等活动;安排学生读读、画画、唱唱。

1.儿歌法。根据字母的形体编出儿童喜爱的顺口溜、小儿歌、绕口令来教儿童记忆那一个个干巴巴的抽象的拼音字母,把抽象符号变成活的形象,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掌握这些字母。

如,在教学汉语拼音第1课时,我们可以编这样的儿歌进行教学:草青青,水碧碧,风吹树绿好空气。妞妞练唱āāā,公鸡伴奏oo啼,大白鹅(e),真美丽,领着孩子水中嬉。

2.辨析法。如:bd、pq、ft、nh、mn,这些字母形体易混,用动作演示、谱曲唱歌的方法,帮助儿童牢固地掌握好易混声母的读音和形体。如区分bd、pq时,可让儿童伸出左拳,拇指向上,演示出b字母的形体,再伸出右拳演示出d字母的形体,然后让学生将两拳相对后向下翻便演示出pq字母的形体。边演示边教学生说:“左拳b来右拳d,两拳相对念bd;左竖朝下就念p,右竖朝下就念q,两拳相对念pq”,用这样的方法来记字母,既简单又方便。

3.做一做。让每位学生在课外自做字母卡片,裁纸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但书写绝对不能替代。因为这做卡片的过程,不但是读的过程,更是写的过程,改的过程,画的过程,有的孩子在卡片反面配上画,以便帮助记忆。上复习课时,我们还可以让学生拿出已制作的字母卡片,按声母表的顺序排列。孩子们在操作中,一边看书,一边排列。这排列字母的过程,检查顺序是否正确的过程,无疑就是读书的过程、记忆的过程,因为要把卡片摆对位置这就促使学生去读去记。这就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既培养了孩子动手操作的能力,又加深了对字母的印象,巩固了学习效果。

为了记住“Z、C、S”的字形,可以让孩子们用自己准备好的一段毛线来摆摆这三个字母,看谁摆得最漂亮。孩子们在自作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记住了“Z、C、S”的字形。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只要我们善于设计教学,尊重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在玩中学,就能大大激发孩子们学习拼音字母的兴趣。这样不但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而且还挖掘了其创造的潜能。

三、体现弹性,关注所有学生的发展

初入学儿童的发展程度很不一样,丰富的教材内容,给所有孩子提供了发展的机会和空间。教师要在进行教学前,先了解学生的认知程度,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发挥不同儿童的不同优势,并采用各种方式弥补儿童的弱项,达到全面发展。对于一些学过汉语拼音的学生,老师可以让他们以“我教你”、“我帮你”的心态重新学习汉语拼音,他们会乐此不疲的。另外还要处理好拼音教学、识字教学、词句教学和儿歌教学的关系。拼音和认字是保底的要求,其他几个环节的教学,要视学生的发展情况而定,教学中可以体现弹性设计。

汉语拼音教学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具体的教学方法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善于钻研,合理运用适当的方法,就一定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兴趣盎然地学好拼音,使孩子初入学就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为今后的语文学习,为今后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上一篇:识字教学要讲究方法与艺术 下一篇:浅谈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