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低视力者刻不容缓

时间:2022-08-11 11:52:30

关爱低视力者刻不容缓

在一些人习惯性的认识中,盲人都是全盲人,低视力者不算是盲人。这一认识使一些人至今不知什么是低视力及低视力的病因,不知低视力者如何进行训练,不知如何保护和发挥低视力者宝贵的残余视力。

什么是低视力?低视力包括了视力、视野和对比明感度都下降等多方面的障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标准,当双眼的最佳矫正视力在0.3至0.05之间,通过手术、药物治疗或戴上普通眼镜进行屈光矫正都无法改善时,则为低视力。

不同的年龄段人群中存在不同的低视力病因。一般来讲,老年低视力病因主要是:老年黄斑变性、老年性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等等,儿童低视力病因主要是: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眼球震颤、先天性小眼球小角膜等等。

低视力者可以通过应用助视器、电子助视器等并通过康复训练来提高视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参与正常的社会活动。低视力儿童的康复训练主要是:视觉、听觉、触觉、运动知觉训练,独立生活能力和运动发育等方面的训练。

实践证明,通过康复训练是能够提高低视力者的视觉能力的,无论男女老少,只要他有一点点光感,就一定让他多用眼看,要充分发挥其残余视力的作用,否则,其视觉能力会越来越差。

我原来对有关低视力的知识也是一片空白。去年年底,盲人月刊与北京市朝阳区盲协、北京奥美达科技有限公司一起举办过为低视力者捐赠助视器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听了北京盲校老师的讲课,又学习了有关材料,这才补上了“低视力”这一课。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有盲人4000万至4500万人,低视力是盲人的3倍,约1.35亿人。我国目前有视力残疾人1233万人,其中低视力是多数。我国每年新增盲人45万人左右,新增低视力者110多万人。过去,由于知识欠缺或片面认识,一些人只关注全盲人,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低视力问题,忽视了低视力人群。任何片面性的认识和做法都不利于全面的防盲治盲、扶盲助盲,不利于全体人民的视力健康和生活幸福。

通过参与捐赠助视器活动和关于低视力知识的补课,使我对关注低视力问题,救助低视力人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有了新认识,使我对爱眼护眼、防盲助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有了新认识。为此,我提出如下建议,抛砖引玉,以期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在全社会广泛深入普及关于低视力的基本知识,提高对低视力的认识,加强对低视力者的关注与救助。要让人们都知道什么是低视力及其病因、如何预防低视力;要让人们都知道什么是助视器,怎么通过使用助视器和康复训练来提高视觉能力,要让人们都知道低视力者的残余视力是宝贵的希望之光、生命之光、幸福之光,要为其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其残余视力和参与社会的能力。要让人们都知道,关心盲人,包括关心全盲人和低视力者,关注、救助低视力者时间紧迫、刻不容缓,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二、要对全国的大中小学生进行系统的生命教育,健康教育、爱眼护眼防盲治盲教育,要特别关注并积极救助儿童、青少年中的低视力者。据统计,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近60%,居世界之首。小学生达40%以上,初中生60%以上,高中生达76%,大学生高达83%。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爱眼护眼防盲治盲必须从孩子抓起,从家庭和学校抓起。儿童、青少年眼睛的健康与否,关系其一生的生活和事业,关系家庭和国家的综合实力与竞争力。家庭和学校要从环境、饮食、睡眠、学习、锻炼、安全等方面来教育孩子爱眼护眼防盲治盲。对儿童、青少年的低视力者要做到早发现、早救助,要像抢救生命一样抢救孩子的眼睛,抢救得越早、越快、越全面越好。千万不能让孩子们沿着近视高度近视低视力全盲的路子走下去。

三、各级残联、盲协要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要把防盲治盲与扶盲助盲结合起来,把关注全盲人与关注低视力者结合起来。我们应像大抓“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市”一样,积极救助低视力,提高低视力者的视觉能力和生活工作能力。很多地方残联招聘低视力者当残疾人专职委员,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这是一条很好的路子。我们不但要关心其工作,更要关心其健康,特别要关心其视力健康,使其不能过分劳累,不要使眼睛再受伤害。我们要关注、救助低视力者,既要管儿童、青少年,也要管中老年人,既要管城镇,也要管农村,各行各业都要管。各级残联,盲协虽不能代替各行各业的具体宣传预防保护工作,但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做好社会宣传、社会协调、社会救助工作。我们要在全社会树立“人人自觉爱眼护眼、人人自觉扶盲助盲”的良好风气。

四、盲人和低视力者应首先学好爱眼护眼防盲治盲的知识,学好低视力的训练、保护知识以及助视器的使用与保养知识。每个盲人和低视力者都要珍惜生命、珍惜自己宝贵的残余视力,珍惜现有的一切条件,学会自我教育,自我保护。同时也要努力做好爱眼护眼防盲治盲的宣传工作,把自己如何预防、保护、康复的经验体会总结出来,以此教育子女、亲属及身边的同事,教育青少年,使更多的人真正行动起来,自觉爱眼护眼扶盲助盲。

认识低视力问题的重要性,积极关注、救助低视力者,本应是盲人工作题中应有之义,本应是残疾人事业中一项重要内容。由于社会发展、历史进步,先天失明的全盲人会越来越少,而后天由于高度近视、低视力、多种眼病及意外伤害致使失明的人会呈上升趋势。毫无疑问,低视力问题,高度近视问题会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严峻,越来越紧迫,对此,必须有高度认识,有科学对策,有切实措施。

我们强调关注低视力、救助低视力者,目的是保护和发挥其残余视力,防止他们走向全盲,从而为国家减少全盲人,从而为低视力者创造条件,发挥其作用,使他们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我们应该做到关注低视力者与关注全盲人相结合,全民爱眼护眼与扶盲助盲相结合,扶盲助盲与促进全国人民的视力健康相结合。发展残疾人事业与提高全国人民的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地发展残疾人事业,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上一篇:美丽绽放的背后 下一篇:新时期残疾人工作者的“长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