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望道与“通感”修辞探微

时间:2022-08-11 11:30:01

摘要:在现代修辞学史上,陈望道对通感现象的研究具有开创意义,给后来的研究者多方面启示。他指出Ti$感产生的生理、心理理据,这一认识内蕴着通感生成的联觉一移觉一通感三个构成维度。他在《修辞学发凡》中对“摹状”辞格的论述,启发我们从五官感觉特征体的角度重新定义通感:通感是在言语活动中,因本觉和通觉的相互作用,感觉特征多向位移而生成的审美话语形态。他所归纳的“官能底交错”实即我们定义中表述的“感觉特征的多向位移”。

关键词:陈望道;通感;启发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1)11-0119-03

在现代中国,陈望道首次探讨了出现在文学语言中的感官互通现象。继陈望道之后,张弓和钱锺书也对这种现象展开研究,他们分别从修辞学的角度和文艺学的角度将这种特殊的感觉功能交错描法命名为移觉和通感。新时期以来,通感成为辞格研究的热点,关于通感的许多问题引起学术界的热烈讨论。现从陈望道出发,通过比较陈望道与房德里耶斯、张弓、钱锤书在相关问题上的论述,阐明自己对通感的理解。

一、陈望道和房德里耶斯之比较

1921年,法国语言学家房德里耶斯(J.Vendryes)在《语言的起源》中对感官和感觉词汇的互通作出了论述。他认为,任何感觉器官都可以用来创造一种语言,有嗅觉语言和触觉语言,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等。只要两个人同意把一定意义赋予某种行为,并作出这种行为来互相交际,就有一种语言。这说明,在语言的世界里,感觉名称是可以挪用的,只要五官的感觉及其彼此的互通都能获得有效的表现,即可将指称五官感觉的词互为交替着使用。

也是在1921年,我国学者陈望道也对文学作品中的感官互通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他把这种特殊的文学语言现象看成是人体器官官能的交错,认为:诗人作诗,可以调动各种感觉,进行感觉的交错描写。他还初步判断,出现在文学语言中的感觉交错有它的生理学依据,是诗人接受外界感官刺激而在内心产生的敏锐反应。这种感官官能的交错以视听觉的混杂居多。其他几官之间也有类似的官能交错的现象。

比较而言,房氏从语言的约定俗成性出发,认为感官词可以互相交替使用。陈望道从文学的创造性特点出发,认为对五种感官的感觉描写可以互相交叉形容,以增强文学作品的文学性。陈望道明确指出,交叉互通的感觉描写是基于官能的交错,这说明陈望道很早就发现了通感的生理、心理根源。他认为,修辞学与文章学、美学、逻辑学等多门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比之房氏,陈望道对感觉交叉描写的认识更深刻,更全面一些。

二、陈望道与张弓及钱锤书的比较

张弓先生对这种感官交错的言语现象也给予充分关注。在陈望道先生研究的基础上,张先生首次把这种感官交错的言语修辞活动命名为“移觉”辞格,把它纳入到自己建构的辞格系统中,且举出了许多语料予以分析说明。

1962年1月钱锺书在《文学评论》上发表《通感》。在这篇论文里,钱中锺书将“通感”视为文艺学和语言学的共有范畴。这说明“通感”早期是心理学或语言学上的术语,后来才被借用到文艺学中。

三位大家的通感研究成果弥足珍贵。望老文中所举皆是文学语言当中的通感例子,意在说明通感是作品文学性的一种追求,应属于语言运用(或者说是修辞)的范畴,而且其用“余类推”来表明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说明通感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具有普遍性,值得人们去关注。

张弓首度以“移觉”来概括感觉挪移的语言现象,可谓是比较符合汉语实际的辞格命名。但他所举的几则例子,和陈望道所举的例子相比,还不够典型,不能视为真正意义上的通感修辞。后来研究通感的学者有些也沿用“移觉”来命名通感,如张寿康先生。张先生所举的通感语例比较典型,论述周密,在新时期通感研究中影响较大,导致“移觉”成为通感的另一名称。但我们觉得还是有必要把通感和移觉分开。

钱锤书的《通感》一文标志着通感及其理论在国内学术界的正式形成。盘点钱锺书的这篇论文,至少有四个方面值得人们注意:

一是指出了通感的心理学根源:基于联想而生通感。这是通感研究的基础,也是通感研究取得突破的前提,引起了后人对通感生成的心理机制研究的重视。

二是将通感定位于心理学、语言学、文艺学范畴,至少引起这三个学科领域的研究者对通感的关注与研究,这些研究形成了学术合力,大大推动了通感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三是提出了日常经验在通感研究中的重要性,为通感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开启了道路。认知语言学认为:通感是人体感觉经验与外在客观世界综合作用的结果。大脑将这些结果提炼成概念系统及通感认知模式。由于认知语言学的引入,当代通感研究取得了较大成绩。

四是指出了人类主体的创造性是通感形成的社会原因,在文学创作及文学研究领域都引起较大反响,为这两个领域的通感运用及通感研究提供了理论资源。

从这几点认识来看,前两点明显和陈望道的研究有相同之处,可认为钱锺书先生的通感研究是在陈望道研究基础上的深化和系统化。

三、陈望道的研究对我们的启发

(一)陈望道的“摹状”格启发我们对通感提出新的定义

感觉世界是由事物客体、感官以及感官发出的动作和感官活动的结果组成,其中以感官动作为核心,体现和连接各种事物客体和活动结果。感觉特征体就是对这些事物和结果的形象化表达,它以话语的形式呈现类似于感官感知的外形、色彩、芳香、甜蜜、声响、坚硬等等实体感觉特征,因此,通感话语中的感觉特征体具有语言的性质,它是概念的;但它同时具有形象与语义,它与真实世界是连为一体的。从话语语义角度看,在文学语言中,经过通感修辞的话语聚合和话语组合而生成的通感话语,在感觉特征上还体现为对各类感觉的精工细描。望老对文学语言的感觉特征给予充分注意,他在《修辞学发凡》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通感”这一辞格,但其基于对修辞话语感觉特征的把握,在1921年就探讨了“官能交错”的文学语言技巧,在《发凡》中又特辟“摹状”格来强调文学语言中对感觉特征摹写的修辞效果。这是其对通感现象研究给予的有力补充论述,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其学术思想的发展。他说:“摹状是摹写对于事物情状的感觉的辞格。”“摹状”的言语结果,就是我们所说的五官感觉特征体。其在《发凡》中只提及了摹听觉的摹声格,作为摹状格的分支辞格。同时其也举例谈到了摹状还有摹写视觉类。从人类五官的整体性感知特点出发,我们不难推导出其的摹状辞当然还包括摹嗅觉的、摹味觉的、摹触觉的等分支辞格。所以我们觉得,其的“摹状”定义中所指的“事物情状”实即我们所概括的感觉特征体。结合陈望道的定义和新时期通感研究的现有成果,我们试提出通感的新定义:

通感是在言语活动中,因本觉和通觉的相互作用,感觉特征多向位移而生成的审美话语形态。

如果说陈望道关于感觉描写的“官能底交错”论述是

我们这个定义的理论源头的话,那么其的“摹状”则为我们的通感基本观提供了修辞学上的学理依据。联系到当代认知语义学所持的一个中心观点,即人在自己的记忆中贮存知觉的方式与贮存词义的方式相一致。在这些理论成果的支持下,我们觉得:(1)以语言符号形式存在的本觉(被形容描写的感觉特征)与通觉(其他感觉特征),与经验世界中的感官感觉内容是一致的,人们可以通过对语言的认知和把握来获得对经验世界中发生的感官互借与挪移体验。(2)我们从语言的角度提炼和概括的感觉特征体有它的生理和心理学依据,是可行的。国外的生理学研究成果也证实:即使在通感形成之初的感官感觉阶段,五官感知外界所获得的成果,也不是物质实体,而是语言。五官所感知的不是五官所发出的动作和行为,而是语言为五官规定好了的“指定动作”。亦即:五官眼耳鼻舌身,与之相对应的现实官能运动:视听嗅味触等不必看做是依赖说话者而发生的事情,感官发出“视听嗅味触”等动作,正是借助语言肯定了五官的生理性和客观性。

(二)陈望道“官能底交错”实即“感觉特征的多向位移”

“通感”说穿了就是感官或感觉的越位重构,感官不在自个的感官域内活动,却跑到旁边的感官中去对旁的感官及其感觉特征进行修饰和写照。“多向位移”是五官感觉之间在越位互通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情形的归纳。考虑到通感话语中感觉互通的情况比较复杂,我们大致分为三层意思:一是指通感话语中,五官感觉之间可以两两互通,相互写照。二是指感觉的多方向性转移,即本觉与通觉的感觉挪移不是只发生在一个通觉和一个本觉之间。具体在通感话语或通感语篇中,体现为:(1)一个通觉和一个本觉相通;(2)多个通觉与一个本觉相通;(3)一个通觉和多个本觉相通;(4)多个通觉和多个本觉相通。三是指感觉语义场内,所属通觉的动作特征体、内容特征体和描绘特征体等三种感觉特征体与所属本觉的动作特征体、内容特征体和描绘特征体等三种感觉特征体之间可以相互转移。也就是说,通觉的动作特征体既可用来修饰和写照本觉的动作特征体,也可用来修饰和写照内容特征体及描绘特征体;同样,通觉的内容特征体、描绘特征体也可用来对本觉的动作特征体、内容特征体和描绘特征体展开修饰和描摹。由于本觉的各种特征体在语义上具有一定的实时限制作用,因此,通觉特征体与本觉特征体之间的语义投射呈现相互投射的形态,此即我们提到的感觉特征“多向位移”这层意思。

当然一个通感不一定仅有单一的通感义,可能会一官通多官,或者用多官来形容描写一官。此种情况下,相对较为密切的语义信息会保留下来,共同构成一个通感话语的数层含意。也就是说,实时投射结果会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表达者可能会在话语中建构多个或多类通觉特征体,形成相对复杂的话语结构。三种情形构成了通感话语的复杂面貌。

(三)陈望道指明通感现象存在生理、心理方面的理据。说明通感内蕴着一个联觉――移觉――通感的生成过程

应该承认,作为修辞现象的“通感,与属于生理感觉范畴的“联觉”、心理上的“移觉”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但是这毕竟是三个不同性质的术语。

“通感”具有生理和心理两个不同的来源,上文已指出这是陈望道对通感现象的发生理据的正确认识。我们以为,其从理据上廓清通感与生理、心理的差异,有助于弄清“通感”与“联觉”、“移觉”的区分。通感实质上是借助联想、想象而产生的综合性的感受,而作为感觉范畴中的“联觉”则属于初级的、简单的认识。“通感”这种修辞现象比“联觉”要复杂、高级得多。作为一种生理现象的“联觉”,以原发的为多,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但“通感”这种修辞现象的发生,还在于人类生理器官向社会器官的转变并完成。也就是说,通感的发生往往渗透着作家的独特感受,是作家本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在生理联觉的基础上,综合了个体的经历、性格、气质、素养、风格而形成的结晶物。作家所感受并表达出来的“通感”,并不一定都是人们所共同感受到的,但却是为人们所能理解的。不同的作家,感觉分析器的感受并不完全一样,有的甚至悬殊很大。就是“通感”的感觉区相同,不同的作家的感受也相差很远。

尽管文学语言中的通感部分含有日常行为中的自然活动――联觉和移觉成分,但表达主体在构建通感话语时,对联觉、移觉进行了审美的改造、选择和修正,并非原封不动地把联觉或移觉现象搬到文学语言中。因此,“通感”这种包含创造性的主观想象和感觉挪移的语言活动,与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中的“联觉”、“移觉”有本质的区别,它有着自己的内在规律,是和作家的独特的感受和创造性的劳动分不开的。废川指出,通感的产生取决于人的艺术审美能力,并带有很大的主观性。我们觉得,不能把修辞现象的“通感”和生理现象、心理现象中的“联觉”、“移觉”相混淆。那种把“通感”当做是许多修辞现象的心理基础的看法,很可能是没有注意到其对通感的发生理据的论述,因而误把通感的前兆:心理移觉当作通感现象而产生的。

我们认为,联觉是人脑天生的一项特殊功能,它主要发生在生理层,或者说,它主要是生理学或脑科学研究的对象;移觉主要是指人的实时心理出现的跨感官刺激一反应现象。或者说,它是人类后天社会心理的感觉自发行为,主要发生在心理层,或者说主要是心理学研究的领域;通感是人类言语行为的自觉建构,它主要发生在语言层。通感辞格中的通觉特征体在形诸文字时,已经包含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原先属于生理状态的联觉和心理自发联想的移觉,转换为一种艺术表达的冲动――一种有目的的审美话语活动。通感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主要包括生理联觉、心理移觉和语言通感三个维度。或者说,通感基本是由联觉――移觉――通感三个维度构成的复杂系统。

上一篇:毛南族情歌文化探析 下一篇:彼岸世界\训诫和劝导\英雄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