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课内学习 丰富课外阅读

时间:2022-08-11 11:25:01

拓展课内学习 丰富课外阅读

〔关键词〕 阅读方法;兴趣;因材施教;自学;拓展学习;合作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1―0073―01

新课改中有许多新的理念,新的做法,教师可以积极尝试,寻找有效、实用的方法,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切实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提供机会、搭建平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会主动地学习。如在学习寓言《亡羊补牢》时,让学生先讲讲自己知道的寓言故事,并说说对寓言的理解。在教学儿歌《雪地里的小画家》时,笔者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动物脚印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告诉学生今天会来一群可爱的动物朋友,然后出示图片,让学生猜猜它们都是谁?这样,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学生因为入情入境,很容易就激发起阅读寓言和儿歌的兴趣。

二、尊重个性,因材施教

在备课时,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已知世界,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已经会了什么,学生愿意学什么,学生有能力学什么,这都是教师制定教学方案的依据。充分考虑如何使教师的教学适应学生的实际水平,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在上课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地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发表不同的见解。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与完善,增强个性阅读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自主学习,主动读书

自学时要求学生做到边读、边想、边动手和做批注。如在教学童话《群鸟学艺》时,揭示课题后,笔者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把找到的答案用直线划出,把不明白的地方用问号标出,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想法、体会和理解。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方位地参与到学习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这不但能训练学生的读书方法和技巧,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通过这种学习方式,教师可以当堂课就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意识和能力。

四、关注需求,拓展学习

如在教学古诗《一去二三里》后,学生还搜集到了许多有关数字的儿歌。这时,笔者将课堂变成了学生的“学习成果会”,在课上与学生交流,并让学生自己挑选最喜欢的几首儿歌进行学习。这样,学生的已知世界在课堂上得到延伸的同时,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也得到了有效的扩展。

五、合作学习,提高效率

开展合作学习时,笔者在座位编排上根据知识和能力的差异,将本班学生分成17个学习小组。每小组4至5人,其中的一名组长负责小组讨论、学习,中心发言人轮流担任,力求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小组成员可以互相促进,互相学习,以好带差,取长补短。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懂得,在学习中只有互相帮助才能共同进步,要做到互教互学,互相切磋。由于小组学生共同讨论问题,互相启发思路,在讨论时大家思维显得异常活跃,都想表达自己的看法。这种互相交流,互相启迪的合作学习方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

六、多种朗读,体会情感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如,在教学《群鸟学艺》时,让学生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各种鸟的语言进行反复诵读,从而领悟出鸟儿内心的想法和学艺的态度。也可设计几个简单的思考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去朗读,在读中感知课文内容。对于朗读,不仅应要求学生读准语音、节奏和语调,还应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语言气势,并把握朗读的速度,从而达到声情并茂的程度。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语境,体验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对于分角色朗读,应要求学生读出不同鸟的个性。

教师只要针对不同的文本,认真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学习的机会,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产生正确的自我评价意识,就能增强学生读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逐步将“要我读”转变为“我要读”的良好的读书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上一篇:浅述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 下一篇: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登记试点工作与数据库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