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堂 寻求教与学的统一

时间:2022-08-11 10:52:38

聚焦课堂 寻求教与学的统一

【摘要】新课程理念现在已深入人心,真正到了课堂上,实施与理念之间却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聚焦课堂教学,针对“教师讲解度的把握”和“学生练习的效率”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寻求解决之道,以发展学生思维,实施有效教学。

【关键词】讲解度的把握;练习的效率;扎实备课;适时进退;有效练习

新课程理念现在已深入人心,每位教师都能朗朗上口的说出许多: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变学生被动听为主动学……,但真正到了课堂上,实施与理念之间却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一、聚焦课堂教学

课堂现象1:教师讲解度的把握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人人会说,但到了课堂上教师却“身不由己”地占领课堂。现实中,更多课堂还是教师讲得多,学生说的少、做的少。有些教师却不敢讲,特别是有人听课时,即使学生需要老师指点迷津,还是把宝贵时间浪费在过多的操作、合作上;课堂结构松散,课堂效率低下。老师忙的不亦乐乎,学生却学得疲惫不堪。

课堂现象2:学生练习的效率

反思平时的课堂教学,可看出一部分教师不重视对“练习题”的选择。除了公开课上教师肯定会用心挑选练习题外,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书上的习题拿来就用,一道一道按序进行,学生易错之处的针对性练习无从谈起,单一、机械、重复、枯燥的练习,打击了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了学习效率。

另外,也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不能为大部分学生提供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由于时间问题,这边学生刚开始思考,那边就让优等生说出了答案,或者干脆由教师自己讲出关键点,使学生错失了一个个提升思考力的机会。教师对课堂的顺畅度满意的同时,其实可能出现的错误资源被白白浪费和流失。生成资源不能得到及时利用,及时反馈效果差,练习效率大打折扣。

二、寻求解决之道

1.立足学生,扎实备课是实施有效教学之根

(1)扎实备课,明确教学目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教师要在钻研教材,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思考学习方式,设计教学过程。教师一定要有目标意识,把握好教学方向,使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教学基点,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避免课堂低效现象的出现。

(2)立足学生,设计教学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惟一指标是看学生有无进步、有无发展。因此,教师备课时要立足学生,不是备教师怎样“教”,而是要思考学生怎样“学”,怎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发展。

备课时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精心设计学生学习的过程。比如创设什么情景,利于学生快速接近主题,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学生学习时,思考哪些是学生自主学习可以学会的、哪些是学生讨论可以解决的、哪些是需要教师点拨的;设计什么活动,提出什么问题,可以使学生得到必要的思维训练、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对哪部分内容学生容易产生分歧,教师如何应对;习题内容的设计,检测形式的选择都要做到深思熟虑。只有课前的精心预设,才会有课堂上的精彩生成。

2.灵活掌握,适时进退是促进学生发展之本

“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怎样把这一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是每个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我们要改变课堂上的教师忙为学生忙,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善于把握,适时进退,做到学生学与教师教的和谐统一。

(1)及时的退,还课堂于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做到该退时一定要果敢的退到幕后,学生能动手的让其做,学生能表述的让其说。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思考和建构知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进行观察、分析、思考、质疑、合作、探索……,可以说,只有教师“退”了出来,才能有学生“进”的空间。教师只是学生学习共同体中小小的一分子,要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使他们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积累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思维。

(2)适时的进,促学生之发展。当教师发现自己需要介入时,就要从幕后进到台前,及时发挥组织、引导、点拨的作用。站到台前的老师不能把问题包揽讲个不停,而应本着“教师的教是为了最终的不教”,通过一个关键问题的追问,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一个画龙点睛的启发,为学生的探索指明方向;一个思想方法的提升,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师还要敏锐地引导学生关注课堂“生成资源”,让它成为激发学生思维新的“着火点”。“施教之功,贵在引导”。教师要做到精讲点拨,讲的容量是少而精;讲的目的在于拨,点拨思路、启迪智慧。

3.精心选择,有效练习是提升课堂效率之道

课堂上学生的有效练习,是一节数学课的点睛之笔,更是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反馈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1)精心选择与设计习题。适当的练习是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要使课堂教学扎实高效,教师首先应注重练习题的选择与设计。教师在备课时,无论对书上的习题,还是借鉴的练习,都不能简单的复制,而要做到二度开发,结合本班学生实际,为我所用。要立足学生基础,体现重点,突破难点,有针对性。不在一些低效、无效问题上耽误工夫,抓住易错、易混淆之处设计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

同时要用心思考,设计一些富有现实性、基础性、开放性、挑战性的问题,这样既实现了底线教学目标,又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拓展提高,更能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2)面向全体,真正发挥习题的功效。扎实有效的练习反馈,要求教学不仅要面向全体,让每个人真正去思考问题,经历解决的过程,还要关注当堂检测反馈,让每道题发挥最大作用。在练习反馈环节,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提高,有发展,有些教师的经验很值得借鉴,如让每个学生建立错题本,让学生参与练习的设计,这些做法都有力地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了学习,在思考中学会了思考。

有效教学的落实,需要教师随时剖析出现的问题,寻找解决对策。我们只要做到课前扎实备课、课上适时进退、关注练习反馈,注意生成资源的把握利用,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落实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一定能构建出学生学与教师教和谐统一的优质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上一篇:关注历史教学中的细节 下一篇:论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及教师的指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