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在林政稽查工作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11 10:39:28

GPS在林政稽查工作中的应用

摘要:文章从征占用林地现场查验、后续管理及违法征占用林地查处三个方面探讨了GPS在林政稽查工作中的应用,对提高林政稽查工作技术水平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林地;稽查;GPS;应用

中图分类号:S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4-0153-1

林政稽查工作肩负着保护森林资源,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职责。林地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基础。林地管理也是林政稽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涉林工程项目建设或生产经营活动征占用林地申报审核前的现场查验、工程建设或生产经营期间合法使用林地的监督和管理以及依法查处非法侵占、破坏和违法使用林地的行政案件。林政稽查工作中的林地管理职责所涉及的征占用林地现场查验、后续管理及违法征占用林地查处等具体工作都需要定量测定林地面积、准确定位及四至落界,引入GPS技术,有利于提高林政稽查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对提高林政稽查工作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 GPS在征占用林地现场查验中的应用

涉林工程项目建设或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提交征占用林地申请后,林政稽查人员需要对其申请的地块进行现场查验。定位、落界及测绘是现场查验的主要工作内容。应用GPS技术可快速准确地完成定位、落界及测绘工作。

1.1 应用GPS技术完成地块定位、落界工作

查阅涉林工程项目建设项目设计方案或生产经营活动开发利用方案,获取其编制单位测绘的占地范围坐标,并输入GPS,打开GPS导航功能,逐点导航定位,最终完成地块定位及四至落界工作。

1.2 应用GPS技术计算地块面积

定位落界工作完成后,打开GPS面积计算功能,绕地块四至界线一周,GPS自动计算地块面积。

1.3 应用GPS测绘地块

定位落界工作完成后,打开GPS航迹功能,绕地块四至界线一周,记录并保存航迹。航迹可导入ArcGIS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形图、遥感影像图、森林资源分布图等叠加,可完成地块测绘工作。

2 GPS在征占用林地后续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征占用林地单位在施工期间或生产经营活动中,林政稽查人员要定期对其用地情况进行监督与管理。在这个过程中,林政稽查人员经常发现界桩毁坏、丢失,甚至人为挪动界桩现象。这种情况下,林政稽查人员无法用目测判定其用地是否少批多占、移位或异地占用林地。应用GPS技术,可快速判定上述违法用地现象。

2.1 应用GPS技术,判定用地单位是否存在少批多占现象

林政稽查人员在定期对用地单位进行监督与管理过程中,可使用GPS面积计算功能,测量其实际占地面积,快速判定用地单位是否存在少批多占现象。

2.2 应用GPS技术,判定用地单位是否存在移位或异地占地现象

使用GPS航迹功能,记录并保存航迹。航迹可导入ArcGIS地理信息系统与项目征占用林地现状图叠加,可快速判定用地单位是否存在移位或异地占地现象。

3 GPS在依法查处非法侵占、破坏和违法占地等行政案件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毁林采石、采矿、探矿、挖沙、取土等非法侵占、破坏和违法占地现象突出,擅自改变林地用途,造成林地资源流失,破坏森林资源。一方面,这些违法占地地块分散、块数多、单块面积小、形状不规则,采用常规方法丈量面积,难度大、效率低、误差大。另一方面,这些违法占地地块林木资源已经破坏,林分资源无法调查,通常采用的参照周围植被确认违法占地地块的林分状况做法也存在弊端。应用GPS技术,可快速准确地解决这两方面问题。

3.1 应用GPS技术,快速准确测量多个违法占地地块面积

打开GPS航迹功能,逐个绕测每个地块,分别记录并保存航迹。将所有航迹导入ArcGIS地理信息系统,便可一次完成所有地块的面积计算。

3.2 应用GPS计算,调查违法占地地块林分状况

将所有航迹导入ArcGIS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影像图、森林资源分布图叠加,采用室内遥感判读与查阅森林资源调查成果相结合的方法确认违法占地地块的林分状况。

4 结论

笔者多年从事林政稽查工作,认为在林政稽查工作中应用GPS技术,不仅具有地块定界准确、核查面积精度高的优势,而且所获取的数据可及时导入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叠加地形图、遥感影像图等数据,可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加工,进一步完善核查数据,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5 意见或建议

林政稽查工作中应用GPS技术,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地势陡峭、坡度大、周界通行难度大的情况下,多采用GPS控制点代替GPS航迹定界;在GPS卫星信号弱,无法3D定位的情况下,要采用GPS技术与地形图现场勾绘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现场核查。

作者简介:刘伟(1974-),男,陕西镇巴人,林业助理工程师,从事森林资源调查与规划设计、征占用林地管理工作。

上一篇:浅谈居住区的规划设计问题 下一篇:森林资源管理与生态林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