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测量范文

时间:2023-11-16 11:27:37

gps测量

gps测量篇1

[关键词]GPS-RTK技术 测绘工程 测量 应用

[中图分类号] P25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1-75-1

1GPS-RTK 技术作业原理

GPS-RTK技术最早出现二十世纪末,以载波相位测量做为基础的随时差分GPS观测技术。GPS-RTK技术的工作原理可以归纳为:(1)在观测区域内部选择的控制点上放置基准站接收机,可以连续观测相应的GPS信号;(2)在简单的数据调试之后,相关的观测坐标,跟踪的状态信息可以借助无线电传输设备传递;同时,流动站接收机可以同时跟踪GPS信号和基准站的信息信号。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流动站开始正式工作,控制器便可以依靠相对定位原理随时计算出观测点的数据信息以及三维坐标,还可以将信息进行存储。

2GPS-RTK土地整理测绘阶段划分

2.1前期准备阶段

前期准备主要包括:(1)收集相关信息;(2)土地测绘书的实践指导书编撰;(3)培训相关的人员,使之掌握仪器的使用;(4)检测GPS-RTK的精度检测。

2.2GPS-RTK外业数据采集阶段

在实际对特征点,点状物的观测中,存在两种方法:连续或者非连续测量。

2.3GPS数据传输处理阶段

连接控制器和计算机,把每一次采集的相关信息导入计算机,用“日期+组名”的命名规则进行命名,将这些信息存储在计算机中。

南方CASS制图软件识别TGO所导出的数据文件信息。还可以把这些信息显示在计算机上。另外,以外业作图为基础开展地物的处理,制作;采取制作三角网,形成等高线;根据各种符号数据,计算土地利用的总面积和分面积。

2.5图幅整饰阶段

协调图名,相关的轮廓线和坐标系,比例尺,制图的单位,最后还需补充相关的辅助说明。

3GPS-RTK技术在土地整理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3.1工程概况及测量模式

以某项国家土地整理测量项目为例,该工程采用12台Trimble 5800双频GPS的接收机;以自然村散落情况为标准开展实时观测。这个GPS动态定位的测量标称水平精度和垂直精度分别是±10毫米+1*10-6,±20毫米+1*10-6。实际观测,限差是X:0.05米和Y:0.08米。点名称需要按起点的点号采取自动扩大步长,观测的次数是2次,观测时间是3秒,选择自动存储。

3.2GPS基准站选择

GPS-RTK测量的环境是WGS-84坐标系,最终的环境却是地方坐标系或者北京54坐标系。这样要进行坐标系的转换工作:借助3参数模式进行不同坐标系的转换。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GPS-RTK观测数据转换参数值设置误差,就需要改变手薄中文件的基准参数进行挽救。这一次的基准站相关参数:以横轴墨卡托作为投影;使用3参数模式为基准转换;在水平平差以及垂直平差上采取无平差的方式;将坐标几何的格式选择为网格;电台频点是412.05MHz;无线电传输的模式是TT450s/9600bps;最后流动站频点以及无线电传输模式和基准站一样。

3.3测绘数据采集

为证实土地开发整理中GPS-RTK技术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因而需要对GPS-RTK的测量精度进行进行检测。GPS-RTK测量检测结果,NTS-355全站仪检测测量结果精度5″,其测距精度是2毫米+2*10-6*D(D表示距离)。此外,在项目区内部选择6个特征点,把全站仪和GPS-RTK技术对比,最远特征点距离基准站3.52千米。其中相差最大分别是:X0.025米,Y0.031米,Z0.048米。需要注意到GPS-RTK技术属于非静止性作业,结合天线高的误差、测距杆偏心等不可控因素,其平面精度大多在0.050米范围之内。不难看出,GPS-RTK技术的精度水平可以符合土地整理测绘作业中碎步点的要求。出于数据理性保留,后面成图的便利性以及之后的数据检测,在开展数据检测的前期,需要先把相关的项目文件夹以“测区序号+作业时间+组号”名字存储在Trimble 5800双频GPS接收机手簿。并且是在野外数据收集时仍然需要进行名称的确定。

3.4数据标准化整理

GPS-RTK技术的数据类型有很多种转换方式,一般比较实用的方式所包含的步骤如下:

(1)以微软的ActiveSync为工具,连接手薄和计算机;

(2)运用Data Transfer,把手薄里的数据传到计算机,保存文件的格式是*.dc,自动保存一个*.job文件;

(3)使用特殊的软件TGO将PTK测量所得的数据信息转换,使之成为南方CASS所识别的格式,采取符号把它们进行分隔。在实际的操作中,如果对数据信息进行大量的人工处理,可以变文件的拓展名为*.csv。之后可以采取诸多方法进行再次编辑处理,如列插入,列删除等等。最后,需要将数据格式转换为上面所提到的基本格式,并且采取*.dat方式保留在硬盘之上,从而有利于查看以及导入CASS。

3.5成果图的绘制与输出

成果图要素以土地整理项目和实际需要为标准进行划分,使用南方CASS数字化地形地籍成图软有两步:(1)将得到的野外测点数据信息导入;(2)以草图为基础,开始制作地类图斑以及现状地物。在制作土地整理现状图层时,需要考虑到相关的因素,比如比例尺地形图以及地籍图的成图规则,符合土地整理规划条件,同时更需符合土地整理施工条件。

参考文献

[1] 丁彦军.试论GPS-RTK技术在土地整理测绘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08:182.

[2] 任启萍,赵生良.GPS-RTK技术在土地整理测绘中应用的探讨[J].河北农业科学,2008,09:77-79.

gps测量篇2

[关键词]GPS测量技术;地籍测量;应用

中图分类号:P228.4;P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228-02

所谓地籍测量,指的是对各个土地的方位、类型、区域面积、权属以及使用情况等通过建立相关的土地信息档案,从而方便后期为土地使用提供说明。地籍测量是国家政府实现对土地或地籍管理的重要技术前提,是进行国家基础建设的重要依据。在进行地籍测量过程中,对相关人员不但要求其掌握熟练的测绘技术,而且明确其须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工作。在测量技术方面,由于GPS测量技术具有使用方便、测量精度高、成本低、测量速度快和灵活性强等优点,使得其广泛的应用于地籍测量之中。

一、GPS概述及其在地籍测量中研究现状

GPS系统按照其结构组成分,可分为外空卫星组成部分、地球控制组成部分以及各用户设备组成部分三部分组成[1]。其中,用户设备以GPS信号接收机为代表。GPS信号接收机种类诸多,并且根据其不同特性具有不同的分类方式。诸如,按用途可分为导航型GPS接收机、测量型GPS接收机和授时型GPS接收机三种;按载波频率可分为单频GPS接收机和双频GPS接收机;按接收数据解算机理可分为静态GPS接收机和动态GPS接收机。

GPS测量技术在地籍测量过程中主要进行地籍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两种。国内外经过多年的研究,将GPS测量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地籍测量之中。诸如黎程等人,建立了GPS地籍控制网思路并解决了一系列相关问题;熊姿等人,对GPS测量技术在地籍测量中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研究;黄炳龄等,充分考虑质量和效益基础上,在建立地籍测量控制网中充分研究了GPS的应用及其特征。

地籍测量与其他控制测量网相比,具有其独特的特点。例如,测量精度要求较高、严控对地籍元素测量时产生的误差、进行细部测量时严控各控制点的精度、各控制点精度与比例尺关系不大等。

二、GPS测量的技术设计

GPS测量技术设计主要包含GPS网形设计规范要求、GPS精度密度及设计依据、GPS网的基准设计和图形设计四部分组成,下面进行逐一分析[2]:

(1)关于GPS网形设计规范要求方面,进行GPS网形设计应首先以GPS测量任务书和相关测量规范为依据,并选取最优设计方案。设计过程中应坚持一定的设计原则。诸如,闭合图形通常通过独立观测边组成;保持GPS网点与地面控制网点的重合性;保持水准点和GPS网点的重合性;在不受外界环境限制条件下,优先选取交通便利或视野开阔的区域作为GPS网点;保证GPS各网点间至少一个以上的通视方向;选择坐标系统时,优先考虑原有城市的坐标系统;构成GPS网的多个附合路线和闭合环应确保是非同步观测边组成。

(2)关于GPS精度密度及设计依据方面,精度设计标准根据GPS网使用目的决定,若将GPS控制网用于工程或城市建设之中,则如图1所示分级;若将GPS控制网用于国家土地测量或地壳变形测量之中,则如图2所示分级。

GPS网密度标准主要依据测量任务、测量对象以及其他相关要求进行制定,其可参考图3所示。

(3)关于GPS网的基准设计方面,其基准主要包含尺度基准、位置基准以及方位基准三个方面,进行相关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地面坐标系中明确起算数据,后期观测过程中对该控制点进行联测,从而实现坐标系的转换;其次,对GPS网进行构图时,应充分考虑原有的已知的具有较高等级的国家控制点和部分重要城市的等级控制点的位置分布,优先将其作为长边,确保GPS网计算精度高和使用便捷性;再次,确保GPS网内已知高程点分布均匀性,促进未知高程点位置的精确性,特别是针对山区或丘陵地区;另外,确保GPS网坐标系与已知控制点坐标系的同一性,保证后期能够便捷使用。

(4)关于GPS网的图形设计方面,其布设方式一般可分为网连式、点连式、边点混合式以及边连式四种。GPS组网选择模式主要由GPS接收机设备数量、工程精度要求和野外环境条件等因素决定。

三、GPS测量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3]

GPS测量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流程为:测量前期准备工作GPS建立地籍首级控制网初步制定相关观测方案GPS-RTK建立地籍图根控制网通过GPS-RTK对地籍碎部进行测量分析处理数据。下面对GPS技术分别在地籍控制测量和地籍碎部测量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说明:

(1) 关于GPS测量技术在地籍控制测量中的应用:首先,GPS建立地籍首级控制网,在进行控制网设计过程中,为提高GPS控制网可靠性,使用独立观测边构成闭合图形使检核条件提高而实现;为确保GPS测量精度,尽量控制各相邻控制点的分布均匀性;参考原有已知的地面控制点,并提高GPS各网点的衔接性;保持各水准点与GPS控制网点的一致性;优先选取交通便利、视野开阔意见通视条件优异的区域作为GPS控制网点。其次,初步制定相关观测方案,方案制定过程中充分利用好卫星观测的最佳时段,并依据GPS测量精度标准、测量具体目标、测量工作计划方案等,同时按照实际环境,制定多个观测方案,最终选择最优方案。再次,通过GPS-RTK实现地籍图根控制网的建立,充分调查和了解GPS控制网点的实际地形环境,并确保其精度符合设计要求,对控制网进行布置。

(2) 关于GPS测量技术在地籍碎部测量中的应用:对地籍碎部采用GPS-RTK测量技术前,应进行测量前准备工序,诸如准备并检查相关测量仪器、安排好相关测量人员并将任务工作细化分配好、组织并培训相关工作人员有关接收机的操作技能以及配套的差分软件的应用技术等。具体测量工序一般按下面步骤进行:测量前准备工序制定相应的控制网对接收的数据进行相应组织和编码工作建立相应的基准站安排相应的数据接收流动站并通过GPS接收机对数据进行采集对数据进行分析并且做出相应的处理。对于移动测站坐标位置通过依据流动站和基准站共同观测的数据通过推算而得。

(3) GPS测量技术在地籍测量中应用特点,与其他普通的地籍测量技术相比,GPS测量技术有其独特的优缺点,如图4所示:

地面点的三维坐标数据主要是GPS测量技术利用卫星将数据信息传至地面所得,这就使得地面点三维坐标测量误差受地面接收设备、信息传播介质以及卫星三种因素影响。产生的误差主要有诸如对流层误差、轨道误差以及电离层误差等。

受测量环境不利因素影响,采用GPS测量技术对被测物进行测量时,应配套全站仪,同时为确保GPS测量技术测量精度,应对一些干扰物诸如电视塔、天线等进行避免,从而确保测量工作能够有序高效的开展。

四、小结

当前,我国对土地和地籍管理制度和要求不断完善和提高,加大了对地籍测量技术的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提高,各种先进的测量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地籍测量之中,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GPS测量技术。由于GPS测量技术具有测量精度高、测量速度快、操作简易快捷以及工作全天性和持续性强,这就使得GPS测量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光明。因此,通过不断完善和改进GPS测量技术,提高地籍测量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黄玲,浅谈GPS测量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勘察与测绘,2014年第1期(总第130期):215.

[2] 刘祥,GPS技术在现代地籍测量中应用研究[J].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毕业生论文,2012.06.

gps测量篇3

关键词:GPS测量技术;工程测量;应用

1、GPS系统概述

1.1 GPS系统的组成

GPS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是由空间卫星和地面的监控系统组成的。此外,测量用户还有卫星接收设备。

GPS的空间卫星群是由24颗大约高20万公里的GPS卫星群组成,并且这些卫星群均匀的分布在六个轨道面上,各个领面之间成60度角,轨道和地球赤道的倾角是55度,卫星的轨道运行周期是11小时58分,以此保证在任何的时间,任何的地点,地平线上,都可以同时接受到4到11颗GPS卫星发送出来的信号。(下图位GPS系统的组成)

GPS的用户部分是由GPS接收机、数据处理软件,并与对应的气象仪器的计算机等设备,它主要用于接收GPS卫星信号,使用卫星信号进行导航定位。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科学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的不断成熟,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的GPS定位设备,在工程勘察领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1.2 GPS测量原理

GPS系统主要是采用高轨测距,其基本观测量为观测站至GPS卫星之间的距离,主要采用两种方式来获取距离观测量,即伪距测量和载波相位测量。伪距测量是指测量GPS卫星所发射的测距码信号到达用户接收器所用的传播时间,其测量定位速度非常快;而载波相位测量是测量有载波多普勒频移的GPS卫星载波信号和接收器所产生的参考载波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其测量定位精度很高。

2、GPS测量技术的特点

2.1定位精度高

其测量的数据精度可达到厘米级别,大大超过了导航型手持机所测量成果的精度,能够完成除高等控制测量以外其它所有的测量工作。普通的双频GPS接收机的基线解精度是5mm+lppm,红外仪标称的精度达5mm+5pmm,GPS的测量精度和红外仪基本相同,所以,如果加长距离,GPS更具有优越性。

2.2测量时间短

在采用布设控制网的方式时,每个测站点的观测时间一般都在30~40min以内,如果采用快速静态定位的方式,所需的观测时间将缩到更短。在完成GPS测量时,动态相对定位中,每站点定位所需要时间仅为几秒钟,而静态响对定位需20min左右。

2.3测站之间无需通视

在测量学中,测站之间进行相互通视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题。然而,GPS的这一特点,极大地方方便了选点环节,使选点更加灵活。

2.4全天候作业

GPS卫星分布均匀并且数量较多,使得观测不受天气状况的限制,能够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进行。

2.5提供三维坐标

GPS测量不仅能精确地测量观测站的平面位置,而且能完成观测站大地高度的测定。GPS测量能实现观测站点空间坐标的精确测定。

2.6操作简单

GPS测量拥有极高的自动化程度,对于作业的条件要求不是很高,信息的输入、计算、储存能力较强,能方便地与计算机以及其它测量工具进行通信。当前,GPS接收机不断趋向于操作傻瓜化和小型化。观测人员仅需把天线整平、对中,量取天线高,再打开电源即能完成自动观测,然后通过数据处理软天线高,再打开电源即能完成自动观测,然后通过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就能求出测点的空间坐标。对于跟踪观测、捕获卫星等观测工作,仪器可自动完成。

3、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3.1 GPS测量技术在点位选择中的应用

GPS测量技术的应用中,其测量观测站不需相互通视,其点位选择范围较广,而且便于控制。

(1)点位选择的准备工作

在采用GPS测量技术进行点位选择之前,应当首先收集、了解工程测量区域的具体情况,包括地理位置、点位数量、点位分布情况及原有点位的实际分布情况,便于在进行点位选择时选择最恰当的观测位置,为工程测量项目的顺利开展拉开帷幕。

(2)GPS测量技术在点位选择中的具体应用

a.为了保证GPS测量技术在整个工程测量项目中能顺利进行观测,减少多路径误差及便于发播传送差分改正信号,应当选择视野较为宽阔的地方,而且周围障碍物的高度角必须在10°以下。

b.为了保证在GPS测量过程中,GPS卫星信号不被各类电磁波所干扰,必须保证所选择的观测点位稳固,而且周围两百米以内不能有强电磁波干扰源,包括高压输电线及无线电发射设施等,即点位的选择应避免处于大片水域或者高层建筑之中。

3.2 GPS测量技术在静态相对定位中的应用

(1)静态GPS相对定位分析

GPS静态相对定位主要是指通过两台或两台以上的卫星接收机进行卫星信号的接受,接着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求解出精确的测区空间位置,即三维坐标。GPS静态相对定位的高精度性,可以根据测量区域中某点的具体坐标位置,从而求出其他点的精确坐标位置。

在工程测量中,静态GPS测量技术一般用于建立工程控制网,接着使用其他测量方法对附合导线进行加密测量。当前,静态GPS相对定位技术应用于我国野外工程测量愈来愈广泛,包括地球定位测量、大型工程野外涵洞、隧道定位测量、位移监测等工程测量项目。

常规的工程测量技术不仅程序复杂,而且测量成果精度性比较低,而静态相对定位技术的使用,使得我国工程测量事业发展前景更为广阔。同时,静态GPS相对定位技术的使用不受天气环境、气候所限制,不仅减少了成果干扰因素,而且提高了整体观测精确度及观测效率。

(2)静态GPS相对定位应用实例分析

在我国的工程测量项目中,航空摄影测量对精度及技术的要求是相当高的,静态GPS相对定位技术的使用,提高了航空摄影测量图像的控制点数量及精度,以便图像可以自行纠正。GPS静态相对定位技术使得所观测的图像简便易懂,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分析、处理、研究。

3.3 GPS测量技术在动态相对定位中的应用

(3)动态GPS相对定位分析

GPS动态相对定位指的是通过使用GPS信号对观测目标相对于其他参照物的位置、时间、形态、速度、加速度等动态参数进行观测、分析。GPS实时动态定位主要是利用设置在运动载体上的GPS卫星信号接收机对GPS信号接收机天线所在的位置进行实时观测。动态GPS相对定位主要是通过一台固定的信号接收机作为基准站,而其他的接收机则处于运动状态之中,作为流动站,它通过求解基准站与流动站直接的信号差别,得出各个流动站在各个时刻的位移及空间位置坐标。

a.动态GPS相对定位通过及时将基准站的观测信息、数据传播到流动站,形成数据链,便于基准站将观测的信息及时传播至流动站,从而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此种数据分析方法称为及时处理方法。

b.动态GPS在观测后期对所测得的差分数据仅作相关数据处理,而非传输至流动站,即滞后处理方法。

(4)动态GPS相对定位的应用实例

动态GPS相对定位主要用于对道路的勘测工程之中,为道路勘测作出直线及曲线的定位,对于道路的维修与养护具有极大意义,不仅可以减少工程量,还可以降低整体养护费用,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1]李俊.GPS测量技术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2,03

[2]何祖伟.浅析GPS测量技术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

gps测量篇4

关键词:GPS测量技术 GPS―RTK技术 地籍测量

中图分类号:P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c)-0027-01

卫星导航(GPS)定位系统1994年在美国被全面建成[1],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土木工程、土地管理中。利用GPS定位系统,能够准确测量各个点的地理坐标,结合相应的数据处理,通过计算即可得出精确的地籍测量数据[2]。

1 GPS测量技术

GPS―RTK技术测量方法:RTK测量方法有两种,分为“无投影/无转换”法和“键入参数”法[3]。(1)“无投影/无转换”法:此法是指利用接收机在基准站和流动站直接接收WGS-84坐标,之后根据特定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式将观测到的已知点WGS-84坐标和相应点的地理坐标进行相互转化。使用这种方法时,基准站可以不放置在已知的点上,但转化时需要一定数量的已知点才能实现。(2)“键入参数”法:测量人员将静态测量得出的WGS-84坐标和其他相应点的地理坐标键入到手簿中,然后进行数据转换,当然也可以将静态测量出的平差时进行参数转换。这种方法基准站必须要放置在已知点上,但不需观测其他的已知点即可实现测量工作。

GPS―RTK测量技术特点:(1)测量准确,高效快捷:RTK的平面精确度和高程精准度都能达到厘米级别,所得数据安全可信,无误差累计;RTK一次性可测量区域内五千米半径的范围,一人即可完成所有操作。测量速度快,劳动强度低,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节约了成本。(2)操作简单,自动集成:只需要在流动站和基准站进行简单的处理和设置,就可以实时监测到数据,使用方便、简单易学;RTK测量技术无需人工干预,将数据传输电脑,稍加处理即可算出结果,减少了很多人为上的误差,为作业精度提供了可能。(3)影响因素小:只要电磁波信号能正常接收,RTK测量技术可以突破复杂地形、不良天气以季节变换的制约,为人们提供精确的测量服务。

2 GPS测量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实例

工程实例简介:文章以某市开发区地籍测量为例,需要测量的总面积约为25 km2。所测区域位于城市边缘地带,地势平坦宽阔。但开发区内有需要保护的建筑物,另外需建设几个4S店和厂房。实际应用:(1)选择测量技术:所测区域权属关系比较复杂,若采用常规测量手法,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所有测量工作。经研究决定,采用GPS―RTK测量技术完成本次宗地测量。选用Trimble 5700双频 GPS 接收机,其中RTK标称精度为垂直:±(20 mm+1 ppm×基线长度):水平:±(10 mm+1ppm×基线长度),并选择至少4个分布均匀四等GPS点作为公共点,利用WGS-84坐标系进行坐标转化。(2)建立基本控制网点[4]:所测区域共有21个四等的GPS控制点,为了测试原有测量结果的准确度,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利用GPS―RTK技术检验测区内原有GPS点的高程以及坐标。(3)通过检验控制点实际精度:在RTK动态测量工作结束后,要利用全站仪对可以相互通视的点再一次进行实测检查[5]。涉及到的点数达到93个,占控制点总数的24.8%。假设测量站的点坐标、高程和较长边的方位角是已知的数据,通过测量边长、高差和角度,重新对相邻点的坐标和高程进行计算,求得相邻点的点位中误差、高程中误差、最大比较差以及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4)实施测量:RTK测量技术可以不受天气和通视等条件的影响,大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但要想使得测量数据精确缜密,就必须求出适宜所测区域的坐标系统转化参数[6]。本次测量在基准站安排两名测量人员,1个人在基准站上,另外1个人手持双频GPS接收机到各个界址点上立杆,并做好数据记录工作。而流动站安排1名测量人员,不超过三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各控制点位和图根点的测量工作。测量高程误差为0.010 m,点位误差小于0.011 m,笔者选取几个点位的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

通过表1反映出来的数据对比,我们可以确定本次利用GPS―RTK测量技术完成的地籍测量工作完全满足和符合要求。

3 结语

综上所述,利用GPS―RTK测量技术对地籍进行测量,不仅可以满足测量对精确度的要求,也可以提高地籍测量工作的效率。为相关部门土地规划和设计提供了精确的基础资料,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马永健,张武.GPS测量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0).

[2] 张敬东.GPS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河南农业大学,2011(8).

[3] 尤秋阳,詹长根,吴浩,等.GPS RTK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测绘信息与工程,2012(5).

[4] 胡志刚,花向红,韩红超,等.GPS-RTK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测绘信息与工程,2011(10).

[5] 党星海,孔令杰,张秀霞,等.GPS测量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中国会议,2012(3).

gps测量篇5

关键词: GPS; 正常高; 大地高

Abstract: the emergence of GPS technique, measurement subject there are major changes, in this paper,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GPS leveling basic method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measurement select different GPS elevation conversion method, using the GPS positioning of the original elevation, through the fitting, the earth will be converted into high normal high, will transform the GPS elevation and level after elevation comparison, thus explain that can satisfy certain precision GPS elevation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needs.

Keywords: GPS; Normal high; The earth high

中图分类号:P22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GPS定位技术问世以来,就以精度高,速度快,操作简单等引起测绘界的普遍关注。利用GPS测定的基线向量三维坐标差是以全球地心直角坐标系定义的,其精度可达到(0.1—1ppm),甚至更高。高程相对精度是平面精度的1/3—1/2,这是常规测量技术难以比拟的,长期以来,工程应用领域只是利用了GPS测量中的平面位置信息,未能充分发挥GPS测量可提供三维坐标的优越性。因此,GPS测量正常高的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地现实意义,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GPS高程分类:根据数学模型的不同,目前GPS高程主要分为GPS水准高程(简称GPS水准)、GPS重力高程和GPS三角高程等几种。

二、高程系统

高程是表示地球上一点空间位置的量值之一,它和平面坐标一起,统一地表达了点的位置。一个点在空间的位置,需要三个量来表示。在一般测量工作中,将地面点的空间位置用大地经度、纬度(或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和高程表示,它们分别从属于大地坐标系(或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指定的高程系统,即用一个二维坐标系(椭球面或平面)和一个一维坐标系的组合来表示。

任何一个高程系统都是由高程基准面和水准原点定义的,不同的高程基准面定了不同的高程系统。通过GPS测量,可以得到相对于WGS一84椭球面的高精度大地高差H。如果已知GPS网中某点的大地高,则其它各点的大地高也可以精确地计算出来。GPS所测量的高程是沿法线方向到WGS一84椭球面的高度,而工程测量中要求的正常高h是沿铅垂线方向到似大地水准面的高度。

高程拟合基本思路和方法:

在一个GPS网中,经过对此网进行GPS平差后,可以得到网中各点的大地高H,利用既有GPS大地高H又有正常高h的多个已知点(简称公共点),按式(3)求出这些公共点的,然后由公共点的平面坐标和,采用数学拟合的方法,拟合出测区内的似大地水准面,再由其它GPS点(待求点)的平面坐标(X,Y)拟合(内插)出该点的高程异常值,则按(3)式可求得GPS网中各点的正常高,已知大地高H和水准测量得到的正常高h,选用合适的数学模型可以拟合较高精度的似大地水准面。

结论:

本文主要介绍了高程系统的分类以及高程拟合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通过对高程拟合的方法的理论研究得出:1、GPS水准测量具有速度快,精度高,全天候等特点。2、固定点的精度对GPS高程拟合的影响较大。3、某一区域的GPS高程拟合与模型的选择有很大的关系。4、对于多项式模型并非阶数越高精度就越高5、GPS高程拟合测区比较大的情况下,采用分区拟合较合理。

参考文献:

(1)潘柏龙,潘自立,GPS高程拟合模型的确定,西部探矿工程报,2004年

(2)陈建保,施昆. GPS水准拟合方法比较.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

gps测量篇6

关键词:GPS定位系统;静态测量;控制

Abstract: The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is a new generation of precise satellite positioning system together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establishment, GPS static positioning in the measurement is mainly used to control network establishment of various types and levels, in these respects, GPS technology has basically replaced the conventional measurement methods, has become the main means.

Key words: GPS positioning system; measurement; control

中图分类号:P25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一、GPS控制测量概述

GPS的控制测量工作与常规大地测量工作相类似,按其性质可分为外业和内业两大部分。其中:外业工作主要包括选点(即观测站址的选择)、建立观测标志、野外观测作业以及成果质量检核等;内业工作主要包括GPS测量的技术设计、测后数据处理以及技术总结等。如果按照 GPS 测量实施的工作程序,则大体可分为这样几个阶段:技术设计;选点与建立标志;外业观测;成果检核与处理。

1.作业方法。采用两台(或两台以上)接收机,分别安置在一条(或数条)基线的端点,根据基线长度和要求的精度,按GPS测量系统外业的要求同步观测四颗以上的卫星数时段,时段长度根据测量等级确定。

2.定位精度。基线测量的精度可达±(5mm+1ppm×D);

D为基线长度,以公里计。

3.作业要求。采取这种作业模式所观测的独立基线边,应构成闭合图形(如三角形、多边形),以利于观测成果的检核,增强网的强度,提高成果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4.适用范围。建立国家大地控制网(二等或二等以下);建立精密工程控制网,如桥梁测量,隧道测量等;建立各种加密控制网,如城市测量、工程点测量、道路测量、勘界测量等;观测中至少跟踪四颗卫星,同时基线边一般不要超过15km;注意事项:所有已观测基线应组成一系列封闭图形,以利于外业检核提高成果可靠度。GPS 测量是一项技术复杂、要求严格、耗费较大的工作,对这项工作总的原则是,在满足用户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少经费、时间和人力的消耗,因此对其各阶段的工作都要精心设计和实施。

二、GPS控制网的布设及静态测量

1.城市静态GPS网的布设

(1)布设原则

GPS 在城市控制网的布设中要依据控制网布设的总体指导思想进行合理的设计,结合当地城市可预计的技术发展和控制网精度对其的要求,城市控制网的建设原则应当根据下列条件进行布设。

①充分利用当地城市地区的部级GPS 网点和GPS 连续运行站的数据,用来构成城市控制网的基础框架结构。②要以框架网为布设依托,将城市控制网的点位尽量布设于交通相对便利的地方。③水准网与GPS 网的相互结合运用,在地区内均匀的布设一定密度的GPS 网(其点距离平地应为7km~10km,而山地标准应为10km~20km 左右),并且能够用二等水准进行联测高程。④城市控制网中GPS 点位的布设与未来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目标应当保持高度的一致性。⑤在城市控制网的建设中应当顾及周边各个区、县的基础控制以及其在未来的发展的需要。应当在政府所在地至少要布设3个GPS点,新的选点要选在城镇附近并且交通方便的地方。⑥在建设和更新中,为了保证新旧控制网能够以最佳的状态相吻合,应当均匀的选择观测条件好并且相对稳定的二、三、四等三角点进行联测。⑦在城市控制网的布设中为了能够保障点位的稳定性,点位应尽量选择在地基基础坚固的地方,尽量避开当地城市拥有的大的地质断裂带。

(2)布设形式

A.点连式:相邻同步图形只通过一个点进行连接,特点是作业效率高。进展快;但图形强度低,单点连接校正麻烦。

B.边连式:相邻同步图形有一条公共边相连,特点是作业效率较高,图形强度较好。

C.混合式: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地采用几种方式的混合应用。特点是优化设计后既可以保证效率,又可以使图形强度满足要求。但设计方案有众多形式,须根据经验而定。

2.静态测量

(1)GPS 静态测量原理

GPS 静态测量是利用测量型GPS 接收机进行定位测量的一种。主要用于建立全球性或部级大地控制网、建立地壳运动监测网及精密工程控制网建立等。进行GPS 静态测量时,认为GPS 接收机的天线在整个观测过程中的位置是静止,在数据处理时,将接收机天线的位置作为一个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的量,通过接收到的卫星数据的变化来求得待定点的坐标。在测量中GPS 静测量的具体观测模式是采用两台(或两台以上)接受设备,分别安置在一条或数条基的两个端点,同步观测4 颗以上卫星,每时段长45min 至2h 或更多。基线的定位精度可达5mm+1×10−6 *D ,D 为基线长度(km)。测量时,所有已观测基线应组成一系列封闭图形,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

(2)静态测量的外业实施

A.开机

①到测站后,先连接基座和角架,对中整平。 ②再将一体化GPS与连接器和基座连接。③确认对中整平,量天线斜高,上到天线高测量板槽口处,下到测站中心。④按蓝色开关开机,指示灯(卫星数、电源、磁盘记录、等待警报)一起显示红色,再统一变为绿色,并发出“滴滴”声音,表示已经正常开机,放开开关。卫星数指示灯闪烁次数表示观测卫星个数,当卫星个数大于或等于4颗时,正常记录开始。 ⑤在观测记录手簿上记录点名、天线高、观测时段、卫星个数。

B.关机(到了关机时间)

①检查对中整平,再量天线高,记录检查卫星个数。②按住开关大于3秒,直到无指示灯闪烁。③再拆下一体化GPS,搬站。

三、城市GPS控制测量数据处理

1.城市GPS基线向量解算

(1)基线向量解

GPS基线向量是利用2台或2台以上GPS接收机所采集的同步观测数据形成的差分观测值,通过参数估计的方法所计算出的两接收机间三维坐标差。基线向量可采用空间直角坐标的坐标差、大地坐标的坐标差或站心地平坐标的坐标差形式来表示。一个基线解算结果包含很多项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有两项,即基线向量估值及其验后方差-协方差阵。

理论上只要2台接收机之间进行了同步观测,就可以利用它们所采集到的同步观测数据,确定出它们之间的基线向量。这样若在某一时段中有n台接收机进行了同步观测,则一共可确定出条基线向量。

对于一组具有一个共同端点的同步观测基线来说,它们之间存在固有的统计相关性。另外,由于不同模式的基线解算方法在数学模式上存在一定差异,因而它们的基线解算结果及其质量也不完全相同。基线解算模式可以分为单基线解(或基线)模式、多基线解(或时段)模式和整体解(或战役)模式三种。

(2)基线处理过程

按指定的数据类型导入城市GPS观测数据后,数据处理软件会自动分析各点位采集到的数据内在的关系,并形成静态基线后,就可以进行基线处理了。基线处理的过程可分为如下几个主要部分: ①设定基线解算的控制参数 ②外业输入数据的检查与修改 ③基线解算:此过程一般是自动进行的,无需人工干预。

2.网平差

城市GPS基线向量网的平差是以GPS基线向量为观测值,以其方差阵之逆阵为权,进行平差计算,消除许多图形闭合条件不符值,求定各GPS网点的坐标并进行精度评定。GPS基线向量网的平差分为三种类型:①经典的自由网平差,又叫无约束平差。②非自由网平差,又叫约束平差。③GPS网与地面网联合平差。

(1)网平差流程

①前期的准备工作,这部分是用户进行的。即在网平差之前,需要进行坐标系的设置、并输入已知点的经纬度、平面坐标、高程等。 ②网平差的实际进行,这部分是软件自动完成的。③对处理结果的质量分析与控制,这部分也是需要用户分析处理的过程。

(2)网平差结果检验

网平差的检验主要通过改正数、中误差以及相应的数理统计检验结果等项来评价。如果网平差达不到要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寻找网平差结果不合格的原因:①检查坐标系等是否设置正确。②检查已知点是否正确,并且是否在一个系统内。③检查基线向量网是否正确。④检查观测文件的观测点、天线高是否正确。

四、结束语

由此可见GPS定位技术以其精度高、速度快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控制测量中,并逐步取代了用常规测角、测距手段来建立控制网。

参考文献:

[1]相祥.GPS在城市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与精度分析[J].现代测绘,2010(1)

gps测量篇7

关键词:市政工程 高程测量 GPS信号接收机 测量精度

中图分类号:P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3) 11-0008-01

一、引言

在工程测量中,高程测量的精度问题一直被测绘学界的工作者们广泛关注。水准测量的精度较高,但是测量工作量太大、测量速度较慢。相较于水准测量而言,GPS测量高程在效率上有很大的提高。理论与试验研究表明,如果在测量时加上一些特定的措施,GPS的高程测量精度可以达到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近年来,随着RTK技术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多基站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综合系统在各城市的相继建立,高程测量方法得到了有效扩展,作业效率大大提高,但由于高程异常变化复杂,所以,GPS高程的精度普遍不高,分析影响GPS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提高GPS的测量精度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GPS高程测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1.与卫星相关的因素。卫星是GPS测量的信息发出点,卫星的分布、数量、稳定性对GPS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精确度影响很大。

(1)卫星的个数及稳定程度。在解算整周模糊度时,至少需要有5颗公共卫星。星数越多,解算模糊度的速度越快、越可靠。当周围高层建筑物密集且有大树时,公共卫星数如果少于5颗,就很难得到固定解。当降低卫星的截止高度角时,公共卫星数将增加,但将使采集的数据含有较低的信噪比,使GPS接收机解算模糊度的时间延长,且观测精度较差,很难满足要求;当周围只是一侧或部分遮挡,此时的卫星个数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卫星正好在遮挡物的一侧,此时,可能导致卫星数少于5颗,或者卫星数时而增加,时而减少。这样就会造成测回间的数据精度不稳定;当周围较空矿时,一般都能达5颗或者5颗以上,且卫星个数固定,此时采集的数据精度也比较稳定,但不排除个例。

(2)卫星分布情况。卫星分布用PDOP值(位置精度强弱度,为玮度、经度和高程等误差平方和的平方根)来衡量。PDOP值越小,说明卫星的分布越好,定位精度越高。一般规定,PDOP值应小于6。

2.与卫星信号传播相关的因素。卫星信号要经由大气空间传播到GPS数据接收器上来,在传播过程中,信号可能受到大气层的影响而发生波动,这就会对GPS接收到的数据造成影响,进而影响解算结果,影响测量的精度。

(1)对流层延迟。对流层延迟是指电磁波信号通过高度在50km以下的未被电离的中性大气层时,所产生的信号延迟。一般认为当两测站距离较近时,其对流层延迟是高度相关的,通过差分可被极大地削弱,因此短基线GPS测量中,残余对流层延迟误差常被忽略不计。但在实际中,即使在一个较小的区域范围内,不同位置的气象条件也是有差异的,当这种差异较大时,其带来的残余对流层延迟是短基线GPS测量一个主要的误差来源。天气恶劣时,GPS测量精度随基线长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尤其是高程方向。当基线大于15km时,精度会明显下降;当基线接近或超过30km时,残余对流层延迟己变得很大,甚至不能解算;因此在炎热潮湿的天气进行GPS测量,即使高差较小,当观测基线较长时,经过标准气象模型改正后仍然存在较大的误差。对于有条件的地区,建立与本地区气象条件相符合的对流层延迟区域模型,可以大大提高GPS测量精度。此外,在春冬季节进行观测的精度一般低于夏秋季,因为其天气变化比较平缓。

(2)电离层延迟。电离层是指高度在60-1000km间的大气层。卫星信号到达GPS接收机之前,要穿过对流层和电离层,其中电离层折射效应非常显著。由电离层折射引起的电磁波传播路径距离误差,沿天顶方向最大可达50m,沿水平方向最大可达150m。在取消了SA政策之后,电离层折射成为影响GPS精度最主要的误差源。电离层的影响大小可以通过电子含量来衡量。电子含量会随时间和空间发生剧烈变化。因此,卫星信号到达基准站和移动站时将有不同的影响。

(3)多路径效应。在GPS测量中,被测站附近的反射物所反射的卫星信号(反射波)如果进入接收机天线,就将和直接来自卫星的信号(直射波)产生干涉,从而使观测值偏离真值,产生所谓的“多路径效应”。多路径效应严重损害GPS测量的精度,严重时还将引起信号的失锁,是GPS测量中一种重要的误差源。多路径效应影响由间接信号的相对幅度、相位、相位速率和延迟所决定。多路径效应对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影响造成相位偏移,给距离观测带入约5cm的显著性偏差,而对高程影响可以达到±1. 5cm。

3.与接收机相关的因素。GPS接收机是我们最终获得测量数据的载体,其接收的稳定性、位置的偏差都会对测量的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1)接收机的时钟误差。GPS接收机上装有高精度的石英钟,尽管其稳定性很高,但对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影响仍是不可忽视的。通常,我们将各观测时刻的接收机钟差看成是相关的,然后建立一个随时间变化的钟差模型,通过平差计算统一求解。

(2)接收机的位置误差。接收机天线相对测站中心的安置误差,主要是指天线的对中误差以及量取天线高的误差。例如,进行RTK测量时,通过使用定长流动杆来减少量取天线的误差。如果使用三角架,必须对天线高进行多次不同方向的量测。

(3)天线的相位中心位置偏差。在GPS定位中,观测值以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位置为准,实际上天线的相位中心位置随着信号输入的强度和方向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相位中心与理论上的本单位中心位置将有所不同,其对相对定位结果的影响,根据天线性能的优劣,可达数毫米至数厘米。所以对于精密相对定位来说,这种影响是不能被忽视的。

4.大地高转换成正常高引起的误差。GPS测定的大地高差,具有很高的精度,比相应的经纬度仅低2-3倍,例如后者精度为1*10-6,则前者为2*10-6—3*10-6。因此由大地高转换成正常高,其精度主要取决于高程异常,这就涉及到高程异常求取问题。目前很多城市都有建立自己的精化的似大地水准面。在大范围内,一般使用精化的似大地水准面直接求取。榆林市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是运用现代大地测量的高新理论和方法,以GPS、水准、重力和DTM等多种数据资料联合确定似大地水准面的格网数值模型。其水准面精化面积达到近1000km2,共完成观测框架点10个,连续观测24小时,水准面精化全面网点144点。GPS外业观测采用了10台LEICA1230双频GPS接收机同时进行,同步图形之间采用网联式连接。天线高的釆量取取斜高、垂高两种方式同时进行。榆林市精化似大地水准面其精度在亚厘米级。在小区域内,常使用几何方法进行高程异常拟合。当地势平坦,数据分布较均匀时,可能达到四等水准精度。

参考文献:

[1] 李宏宾.GPS在市政工程测绘中的应用[J].科技前沿2009,(19).

[2] 康红星.GPS-RTK技术在控制测量中的应用[J].工程设计与建设,2004.(1)

作者简介:

gps测量篇8

关键词:GPS;地籍测量;作用

1 引言

GPS技术在地籍测量工作中对基本条件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天空的能见度要好,同时要在开阔的区域当中进行测量工作。在测量工作中使用GPS测量仪器比普通的测量仪器在工作的效率上和成本的投入上都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而且其在地籍测量中的作用也日益凸现出来,因此我们对其作用进行研究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2 GPS地籍测量的优缺点

GPS地籍测量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首先它能够十分有效的减少地籍测量过程中所使用的人力费用的投入,由于GPS在运行的过程中一个人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操作流程,一般情况下在碎部点的位置用几秒钟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测量工作,以往的测量方式通常都需要两个人或者是更多人来操作。其次是该技术的定位精确度较高,测站之间也不需要进行通视。在没有约定俗成的基准控制点的情况下,其能够对比较远的地区进行计算,同时计算的准确性也能得到有效的保证,同时在定位的过程中也不会受到人眼视线范围的束缚。再次是操作相对较为简单,所以使用起来也更容易,当前GPS接收机也在不断的完善,同时其自动化的程度和水平也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体积和重量也在明显的减小,当前,市场当中的GPS测量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受到操作条件的限制,此外其操作的流程也相对比较简单。最后是三位系统可以免费使用,此外他支持全天作业,观测进程不会受到天气的影响。

当然,GPS技术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首先购买设备的时候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其次是卫星自身的可见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卫星的系统位置对美国来说是最好的时候,世界上的一些国家在某一个时段还是不能有全面的卫星覆盖。此外,天空中也会受到一些障碍物因素的影响。

3 RTK运用于地籍测量

实时动态GPS要求有两台双频GPS接收机,两台仪器之间应有无线电遥测通信线路。其中一台接收机被指定为基台,另一台接收机作为漫游。基台接收机被安放在已知点位上,用它跟踪GPS码和进行载波测量,然后通过无线电遥测线路将测量的数据迅速送给漫游接收机。

整个GPS载波相位的计算是通过漫游接收机对载波相位模糊值的求解完成的,接着进行实时厘米级定位。这种技术被称为飞行中整周模糊度求解。当正确的载波相位值得到后就可以进行地形数据的获取。使用实时动态GPS测量,测量师只需站在感兴趣的点位几秒钟,就能快速、高效率地完成测量。地籍测量中应用RTK技术可测定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以及测绘地籍图,能实时测定有关界址点及一些地物点的位置并能达到要求的厘米级精度。

4 一个人可操作的设备

传统的测量方法和GPS野外作业方法主要的区别是GPS在操作的过程中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完成,同时GPS在应用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每一个处理过程主要要注意的有三个方面,一个是起始点的确定,一个是导线的测量,一个是通常的野外测量方法。

5 确定起始点

在地籍测量的过程中,最为基础的工作就是要对现有的已知点和起始点进行确定,从以往的测量工作当中选择三个以上的控制点和已知点,如果我们在这一过程中采用的是GPS测量的时候,确定起始点主要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是将常规的测量结果单程最为主要的依据,确定起始点,这样一来就可以很好的对已知点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检验,保证期安全性和可靠性。一个就是他能够在GPS参考架自己的坐标系和当地国家的坐标系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

在常规的测量方法当中,只需要三个现有的已知点的角度和距离,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工作。而GPS技术测量的过程中能够对3点之间的坐标差进行比较,这样,在确定起点的时候主要就分成了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将WGS-84坐标直接转换成当地参考坐标系,这一过程中已经涉及到了非常多的已知点,该系统是一个三维系统,所以在应用的过程中通常要设置四个点,第四个点就是校验点,能够和好的检验不忘的准确性。

第二部就是利用坐标的差值来对起始点进行有效的检验,当前很多GPS设备在应用的过程中具有非常多的功能,它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对现场坐标系进行准确的转换。测量员在这一过程中借助直角坐标系就可以完成所有的工作。

6 导线测量

使用GPS测量的过程中不需要测量较多的导线,导线也不用设置成闭合线路,通常我们采用的是最为常用的测量方法,如果采用传统的方法必须要保证导线闭合到起点以前测量的已知点上,同时,其和常规的测量仪器相比,使用这种测量技术灵活性更强,在测量的过程中采用合适的点对测量值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可以提高测量结果的精确度。

7 通常的野外测量方法

在野外测量中,使用GPS设备计算很快。随着观察位置的不同,GPS设备能在快速动态初始化下实时计算出系统坐标并将坐标直接记录在数据记录器上。GPS设备能直接计算出坐标点之间的角度和距离,与基础图比较,确定是否符合一致。另外,GPS设备也有一个缺点,在设置边界标志点时,由于地物障碍,它会受到一些限制。GPS设备依赖于可见到的卫星,在新的开阔地区,信号失锁问题不会出现,但是在有高大建筑物的地区可能会出现这一问题。

测量规范要求检核桩点的位置坐标,这通常是利用许多原有的已知点或最近刚测量过的坐标点,通过双重连测来实现的。作业中也要测量距离和角度。随着GPS测量的进行,接收机可能被迫放弃对卫星的自动跟踪,这就会迫使接收机重新初始化,然后重新观测每一个新的坐标点,作为野外检核。这些新坐标是从由基台传送来的初始化的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获得的。

尽管野外检核非常重要,但是大多数常规的计算是在办公室内完成的,根据基础测量图核对各项限定要求来证实或否定已知测量控制点的点位可靠性。把所有相关的测量坐标装入手提式控制器中可以更有效地使用GPS。更重要的是,一旦贮存了这些坐标,就可以实时检核和确定原有的已知测量控制点和采用点的可靠性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些附加的信息有助于测量师在野外作出决定,节省时间和费用。

结束语

当今,GPS正在越来越多的测量工作中得到应用,其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就是其中的一例。GPS具有其他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所不能比拟的优点。当GPS应用于地籍测量时,审查测量规范是必要的,以便人们能采纳这项新技术而不是把它当作是一个协助国内地籍测量的"鞋拔子"。当然GPS也有一些我们能够接受的限制。GPS对测量工作实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地籍测量需要GPS,同时,这项技术也代表了测量方法的改进,使其成为沿着高生产率方向发展的一种自然进程。

参考文献

[1]黎程.应用GPS技术的城市地籍测量控制网建立思路研究[J].科技资讯,2010(26).

上一篇:航空摄影测量范文 下一篇:地籍测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