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运用的再思考

时间:2022-08-11 10:06:56

中职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运用的再思考

摘 要 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优势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实现了语文教学事半功倍的效果,开辟了语文教学的新天地。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中职;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5-0118-02

中职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既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克服传统教学弊端的重要途径。回顾多媒体技术与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整合历程,不难发现多媒体技术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学生,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给语文课堂带来正能量,二者整合的重要作用得到普遍认可。但是,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也并非天衣无缝,仍然有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1 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分析

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带给语文课堂的变化是多方面的,呈现的灵活性、资源的丰富性、活动的多维性等特征为语文课堂注入活力,不仅有助于教师构建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还利于拓宽学生视野,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反思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既有师生对语文课程教学的偏颇认识,更有师生教学资源拥有的不足。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语文课堂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特别是文本与视频、音频整合技术的形成与发展,使得图片展示、文本朗读、动画呈现等深深打动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语文教学内容涉及范围广,包括了文体知识、作者介绍、创作背景等诸方面,较之于文本本身,这些内容往往远离学生生活实际,教师照本宣科只会打击学生参与热情,并使学生昏昏欲睡。心理学研究表明,外部环境刺激与学生心理相互作用能够促成学生学习行为。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充分运用外部刺激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积极影响,迎合学生心理发展过程,激发学生求知欲。尤其教师通过网络搜寻、信息加工等方式将所授知识制作成栩栩如生的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呈现,能够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并使其协同参与课堂教学过程,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热情,并使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诚然,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综合理解能力,其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起着基础性作用。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逐渐发展的过程,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通过画面展示、切换组合、重复演示,呈现了图文并茂、动画模拟等形式多样的教学过程,丰富了学生的视听效果,调动了学生的思考热情。

扩大了课堂教学容量 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有其既定目标,教学针对性和指向性特征明显,这表明学校教育应以专业课程教学为主。基于这种情形的客观存在,公共课程教学难免受到一定冲击,尤其公共课程课时受到严格限制,语文教学面临同样的问题。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内容没有削减的前提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扩大课堂教学容量显得尤为重要。影响教学容量的制约性因素是多方面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尤为突出,这使得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必须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从根本上解决教学系统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问题。

传统语文教学以教师板书为主的教学模式占用了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教学效能明显低下。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为教师有效教和学生高效学提供了契机,为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掌握更多知识提供了可能。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通过屏幕展示教师课前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减少了教师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的诸多烦琐问题,如在黑板上重复板书教案中内容。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使得教师可以结合教学需要,并根据学生反馈情况,随时从自制素材库中选用合适教学素材,刺激学生视听感官,促使学生思维始终紧跟教师教学节奏,保证学生课堂的定力和注意力,达到确保学生单位时间内提炼和掌握更多信息的目的,语文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同时,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使得课堂教学与网络的连接更加紧密,师生通过教学软件、学校校园网可以不受时空限制有选择性地获取教学资源,学生学习潜力得到挖掘,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2 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问题探讨

主体地位的消失 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因此,学生应该始终处于教学主体地位,确保学生理解、记忆所学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反思多媒体技术下的语文课堂,以计算机为主要载体的视频、音频技术可谓独树一帜,学生欣赏着教师精心准备的图片,聆听着字正腔圆的朗读,但美中不足的是教师没有真正创设学生易于参与的教学情境,学生只是视频技术下的赏心悦目者、音频技术下的聆听者,无论赏析得多么惬意,语文学习能力却始终不见增长。毫无疑问,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并没有真正解决传统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即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的弊端。事实上,教师一味点击鼠标、播放视频只会产生一种结果:一切教学进程和教学任务均在教师掌控之下,学生只能处于被动学习地位。

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改革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指出语文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始终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学生学习信心的树立与提升。因此,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过程中,教师既要根据学生语文学习认知能力、已有语文知识水平和当前学习状态搜寻、整理、确定教学素材,又要善于运用留白艺术,提供学生参与平台,可以实现信息技术与文本内容的有效整合,实现多媒体技术与学生的互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情感的消退 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一定程度上烘托了教学气氛,但是它无法像教师一样恰到好处地进行情感呈现,包括对学生的积极评价、对文本内容进行个性化情感宣泄等,造成教学情感的消退。究其原因,在于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时的另类此消彼长,即:多媒体技术大大超越了传统教师所发挥的功能。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文本不可避免地会与作者、文本主人公进行思想碰撞,这时需要教师的情感体验进行引导,以便学生更好地获得来自文本积极情感的熏陶。但是,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引领能力不断衰退,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只是不断点击鼠标呈现课前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教师的作用从过去个体一味课堂控制的极端走向过于依附多媒体的另外一个极端。这种极端使得教师对多媒体技术产生很大的依赖性,片面认为没有多媒体技术的体现就是语文教学的缺憾。

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性,它是师生情意表达、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因此,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不同层次的互动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调控者,是师生情感交流的主动方,无论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能给学生带来多少趣味,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不能进行多维思想情感的互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不可能取得理想效果,学生知、情、意过程难以获得均衡发展。

3 结束语

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有着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更大的作用。语文教师只有善于因势利导、加强研修,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龙晓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浅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语文学刊,2010(16).

[2]徐国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探析[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5(5).

[3]魏薇.语文原生态生成性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

2009(31).

[4]阙维林.利用网络资源搞好高中语文教学[J].语文学刊,2004(6).

上一篇:微视频技术在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网络化化学实验教学中器材应用、步骤规范与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