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化班级区域环境的创设

时间:2022-08-11 10:05:21

合理化班级区域环境的创设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应该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求,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开展区域活动与合理化区域环境创设是密切相关的,在不同的区域中,、活动区的合理分隔、进区形式等不同,在内容、性质和发挥的作用上也是各不相同的。

关键词:区域分隔 进区形式 解决方法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教师们普遍认为,集体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明显,而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变得隐性,目标隐含在环境和材料之中,相比幼儿的主体性变得明显,幼儿通过与环境和材料的互动、感知,积累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显然,环境在区域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目前区域环境创设出现的盲区和误区是:

1.在主张自由、个性化的主题教育背景中,幼儿园活动区越来越多地采用小型分隔区并利用各种玩具橱作为分隔物。这样往往导致了活动区过于狭小,从而出现小朋友在玩的时候过于拥挤。

2.分隔物过低或过高,影响到区角活动正常的开展,从而引发了幼儿越区隔着顼具柜玩的现象。

3.进区形式的固定化,在小班大多数教师会采用小脚印来控制幼儿进区的人数,夏天还好但到了冬天,小朋友穿着袜子在区角里面玩就不适宜了。

总之,环境创设的不合理导致了以上种种情况的发生。

那我们应该如何改善这几种情况?怎样更好地发挥区域活动的优势与时效性,以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使小朋友玩得尽兴从而又能达到预设的教育目标呢?

(一)设置区域数量

针对某些区域活动中人过多过挤的现象,教师可引导幼儿通过分析和讨论来重新设置区域数量,在同一个目标下多设置一个区域。在活动场地有限制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中间幼儿的活动场地,像在美工区需要涂画,剪贴等等的桌面操作材料,教师都可以引导幼儿到中间的活动场地操作从而避免坐在地上趴在椅子上既累人又拥挤的现象。又可通过适当的调整“小脚印”,使“小脚印”的数量与幼儿的实际进区人数相等。这种办法既解决了人多拥挤的问题,也培养了幼儿的规则意识,丰富了幼儿的交往经验。

(二)合理的分布

1.各区域之间要留有清楚的走动线,引导幼儿的正常游戏,避免正在进行中的游戏被打扰。

2.教师在选择区域分隔物时尽量视幼儿的年龄特点而变换,小班幼儿需要相对开放的空间,分割物不要太高,使幼儿能随时看到教师,增加心理安全感,也便于教师’指导。但也不能太低一般应选高于幼儿肩膀的物体为宜。

3.将性质相似的区域设置在相邻的位置,使幼儿能够产生恰当的互动行为,而不影响正常的活动例如:娃娃家与建构区相邻,便于两区之间的交往。

(三)随着季节的冷暖变化来调节进区形式变化

1.天气暖和时采用小脚印的形式是十分适合小朋友的,当天气转冷时,教师就要及时调整了,如在小脚印不变的前提下在区角里为孩子增添地毯袜,让孩子动手换地毯袜进区。

2.用替代物。进区时幼儿手里拿上一替代物如每人用纸板制作的两个鞋底,进区前把鞋底放到小脚印上,让孩子穿鞋进区。这样即可锻炼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从而又避免孩子受冻受凉的顾虑。

3.形象有趣的进区卡。小班孩子年龄小,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可以选用配挂卡。小班幼儿控制能力差,初次接触区角活动,是最容易出现乱窜区角现象的年龄段。只有让他们随身带着进区卡,教师和其他幼儿才能马上发现乱窜区角的幼儿。同时根据他们的思维特点及时督促、引导他们说:“小花猫(挂有小花猫挂饰的幼儿)你怎么走到别人家里来了。你看猫妈妈找不到你都急死了,赶快回家吧。”幼儿听到这样的话会非常自愿地回到原来的活动区。

当然在使用时首先在各个区角的显眼处贴上该区角的形象标志,如在美工区可以在区角柜面的明显处贴小鸡画画的标志,并在旁边放置或悬挂一定数量的小鸡进区卡。例如喜欢画画的幼儿就拿一个小鸡挂饰挂在胸前,让他在小鸡家玩,并不能随便到其他地方去。如果有别的小朋友到你家里来了,你要让他挂上挂饰,挂饰没有了让他下次再来。配挂卡有戴在手腕上的手腕卡和挂在脖子上的挂件卡等形式。

使用于小班的配挂卡具有能及时发现、制止乱窜区角,便于小结等优点。

(四)让幼儿家长直接参与区域的设置

在区角创设过程中,发动家长、幼儿齐动手,收集废旧物品及半成品和复合材料,制作一些活动中所需要的,丰富的、有吸引力的活动材料,还能让幼儿、家长知道废旧物品还有使用价值。与家长一起商讨、解决区域活动中遇到的难题,家长的积极参与会使他们更理解支持教师的工作。教师、家长、幼儿之间全方位互动,有利于幼儿的主动学习。

上一篇:寻找 第7期 下一篇: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在生物化学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