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博物馆观众美感心理(一)

时间:2022-08-11 08:33:11

试探博物馆观众美感心理(一)

摘要:博物馆的一些展陈设计中已开始注意到观众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用情节吸引观众,激发兴趣,保持注意,接受陈列要表达的价值观。博物馆在研究观众心理时应当注意研究其审美心理,应当从美感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中探索规律,从而提高博物馆展览设计中观众心理的针对性和美感效果。从观众审美心理特征,审美心理中的情感作用,利用观众审美探究心理,展览的形式设计与内容设计中的观众心理,利用从众心理等几个方面对博物馆观众审美心理规律进行探索。

关键词:观众;美感心理;博物馆

中图分类号:G26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2-0237-07

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各种规律,其中,美感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的一种特殊心理现象。18世纪英国经验派的美学开创了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审美现象的途径。在心理学的诸多分支中,美感心理学,是一门主要研究人在美感过程中心理运动规律的科学。博物馆在研究观众心理时应当注意研究其审美心理,应当从美感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中探索规律,从而提高博物馆展览设计中观众心理的针对性和美感效果。

博物馆的一些展陈设计中已开始注意到观众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用情节吸引观众,激发兴趣,保持注意,接受陈列要表达的价值观。博物馆能够考虑陈列目标的设定、陈列主题的提炼、陈列信息的传播以及与观众的交流互动,陈列形式设计也注意到陈列目标和陈列主题的审美取向和价值判断,力图用视觉传播手段来表达陈列深层次的情感和态度,力求用文物、展品、空间、色彩、形象来表达陈展所要表达的历史、社会、文化和艺术背景。可以说陈列不再是一部挂在墙上的教科书,而被视为一个具有独立界域、特定目标、个性化行为的客观主体。

博物馆陈列设计是贯穿陈列筹展过程的活动,是所有与陈列有关的物质和非物质成分进行自我展示的舞台,是所有关于如何实现陈列目标的想法、创意、方法交流碰撞的平台。在整个筹展过程中,设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陈列设计是整体的、系统的、目标明确和充满创意的。那么,其中涉及到有关观众美感心理有什么规律需要注意?

一、观众审美心理特征

在观众审美活动过程中,心理活动是有规律性的,我们应当肯定人在美的欣赏和创造活动中的主观能动作用。但是,美并不存在于人的心里,而是客观地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之外。在欣赏活动中,人的主体与客体所发生的关系,只能是感受与被感受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展览美引起了人的美感,而不是美感产生了美。

美存在于各种具体美的事物中,根据美存在的不同领域及特点,可以将它分为自然美、社会美、日常生活美和艺术美等不同的形态。自然美存在于自然界中,社会美存在于社会生活中,日常生活美存在于日常生活中,艺术美存在于艺术作品中。博物馆美存在于所设计的展陈中、在展出的艺术作品中,展览作者通过一定的形式和内容来表现其意图。采用什么样的题材,通过什么样的形式使展品美感得以表示,使人们得到视觉甚至思想上的美的享受,产生观看欲望并从中受到感染,则需要设计制作者依照当代社会中人们对美的共同向往和审美观来塑造。

(一)博物馆观众审美心理的形象性

美不是以抽象的概念反映出来,而是以生动、具体、可感的形象显现出来,没有具体可感的形象,美就无所依附。

自然山水的美,社会事物的美,艺术作品的美,都以鲜明的感情形象呈现出来。然而,自然事物的美,社会事物的美,一般只具有形象性特征,不一定都有完整的形象显现出来。艺术作品、展览作品的美,则要求有完整的艺术形象。它是艺术家、展陈设计者从美的自然事物、社会事物、历史事件中概括、集中起来的美,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美,具有完整的形象性的特点。特别是博物馆展陈中展览画面及场境的美以特殊的写实手法真实地把展品整体造型和各部分的结构细节或多样性,这使它比其他艺术形象更直观,更具体,更有确定性及完整的形象性。

(二)博物馆观众审美心理的对象性

任何艺术门类的审美主体的对象性都不像展陈这样严格。每一种展陈都有一个相对应的观众群体,在创意时既要注意审美对象的差异性,又要把握审美的距离感。对那些观众面宽的展陈,在设计中要努力缩小或模糊这种差异性,力求以各层次观众都可接受的共同美的内容与形式使其雅俗共赏,接受宣传。对观众对象窄的展陈则可利用差异性,使观众产生能读懂展览非我莫属的感觉,诱导他们产生强烈共鸣。

(三)博物馆观众审美的感染性

感染性是指美所具有的那种吸引人、感动人的魅力。审美活动表明,具有审美价值的事物,总是容易诱发人们情感活动的事物。 在文学作品中,经常会体会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意境,这是作者借花、鸟表现主体“感时”、“恨别”的情感。把花鸟拟人化,意在借花、鸟表达人的感情,以增强其至深感人的艺术魅力。

展陈作为审美对象,具有强烈的艺术和历史感染力。展出设计不论采取什么样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技巧来描绘展品,只有引起观众求知欲以及爱憎、信任、追求、向往才有可能诱感活动,只有那些能给观众带来震撼力、愉悦感和求知欲的形象和内容,才会唤起观众的注意和兴趣。

(四)博物馆观众审美的功利性

功利性是指美对于人是一种有益无害的关系。同样是老虎,景阳冈上的老虎,对武松来说,当它造成生命威胁的时候不会是美的,动物园里不能危害人的老虎,则可作为审美对象,供人欣赏。地震、火山、海啸以及一切自然灾害不可能是美的,因为它给人们带来灾难。这就是功利性问题。具有功利性,这是展陈审美心理的基本特征之一,它反映着美与人的积极关系。

美的功利性是多方面的,可分为物质实用性和精神功利性两方面。古代石斧的美,首先因为它是人们获取生活资料的工具,因而具有美的物质实用性。展陈中的艺术美感不是为了人的物质需要而创造,而是为了满足人的精神需要而创造的,美的精神功利性就体现在其中。

审美功利性的特征,为我们判断陈展作品提供了衡量尺度。博物馆中的陈展设计是为观众研究历史,传承文明,接受知识,从中体会到的是精神层次的美感。一个长的展览要吸引住成百上千各种各样的观众,是一场艰辛、激烈的心理搏斗。要从一开始就要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住,就要考虑设计中的美感功利性的心理学特征。在展陈开头部分可投入一种趋向性,并且用暗示把观众的这种心理趋向引导得更远,使他们产生一种追索性的注意。在心理学上,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称之为无意注意。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称之为有意注意。博物馆展览中,观众会主动地动用自己的意志力,排除种种干扰,集中精力追索事态的前景,从而产生持久的注意和兴趣,认真地欣赏陈展。在长的展陈中要保持注意力的持久,就涉及注意力的加固。在内容设计上大致有两种主要办法加强注意力,一是小悬念的连缀,二是节奏的调节。还要从空间的角度研究观众注意力的分配,在观看展陈中不能让观众有应接不暇的感觉,因为那样会造成注意力的分散,应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于展陈所要表达的重点内容上。

二、审美心理中的情感作用

审美情感是高级的社会感情,它是靠理解和想象的作用,先作出美还是不美的审美判断,然后才感到身心愉悦。在人的审美心理活动的整个过程中,诸如在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想象中,都伴随着人的情感活动。情感是审美心理中最活跃的因素,在整个审美过程中,始终起着积极的能动作用,直接影响着主体对于客体的审美感受。从最初的审美感知,情感因素就开始介入,人们总是从一定的情感模式出发去感知审美客体的。科学的感知与审美的感知的区别,就在于两者的心理模式不同。同时,情感是表象得以跃入想象的中介,没有情感的参与,表象运动只能沿着逻辑概念的路线前进(科学抽象),而不可能沿着形象想象的路线前进。至于审美理解,也少不了情感的参与,否则就不是审美理解。正是由于情感在审美中的重要作用,在美学史上才出现了“移情说”等着重从情感方面去探讨审美心理的理论。

博物馆展陈的目的是要诱发人们的观看行为和从中受教育,而人们这些行为的发生往往是和情感活动一起的。情感活动越强烈,观看行为就越有效果,更易受到启发。审美的情感是从感官的人化到情感的人化,是观众审美活动中最高层次的心理形式。例如,观众从展品内涵与价值、展览环境、展厅气氛、服务态度等方面感受到获取知识与欣赏的愉悦感、属性感、特色感等等,都是在参观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审美情感。由于有情感的加入,诱发着观众联想起更多的表象,才使整个过程变成一种心情徜徉、有情绪感应的交际活动。因此,展览应当注意情感设计,从研究展品的特点和观众心理出发,寻求最能够引发观众情感共鸣的触发点,加强展陈的感染力,促使观众在动情之中接受展出所传达的意义。

(一)博物馆展陈中情感设计的作用

审美情感是审美过程中各种心理因素综合运动的结果。情感本身是人的主观活动,但它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及生理状态和认识过程的制约,同时也是和人的各种内心需求相联系的。人仅仅与对象处于认识论关系时,不可能产生情感。只有当人与对象处于价值论关系时,才有可能产生情感。情感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评价。当客体的某些属性能够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时,主体便以内部体验的情感(爱、憎、亲、疏)、外露的表情(喜、怒、哀、乐)和情绪状态(兴奋、激动、平静、颓丧)来表示对价值的评价。美国艺术理论家阿恩海姆认为,“人的情感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兴奋,是各种心理要素――意志、思想、想象――充分活动起来之后达到的一种兴奋状态。”展陈设计中情感的运用,就是要引起人们一种兴奋的情绪,使人们在这种兴奋的状态中接受展览。

审美情感设计贯穿于展陈的创意、表现、布展以及观众观看与接受的整个过程中。展陈中的情感设计对观众的心理变化有着极大的影响,它是促成观看行为愉快进行的重要因素。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感人之心,莫先乎情。”展出有了情感的介入,就能够打动人、感染人,激发人的内心需求,缩短展览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使人们在情感的体验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

(二)博物馆展陈中情感设计的特征

把展陈中情感设计与其他艺术作品中情感的表现加以比较的话,就能够清楚地看到展陈中情感设计的特征,它与其他艺术作品中情感的表现虽有一定共性,但更有其独特的个性。就共性而言,首先,它们都是运用情感来达到一定目的的。展览如果没有情感色彩,只能是枯燥的、概念式的、僵化的。其次,它们都是将情感表现为一种意象,并通过恰当的媒介体现出来的。它们的目的都是在于唤起情感,唤起相当一部分人的情感共鸣。然而,它们之间又有着极大的差异。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情感设计的不同目的性

艺术作品中表现情感是以欣赏为目的的,它可以使人在精神上得到某种满足。而展陈是宣传和教育的一种手段,应当能使观众在欣赏的同时,理解展陈要表达的意思。

2.情感设计的理解性

在其他艺术形式中,如绘画作品,其情感的表现更多的是画家个人的主观感受,这种情感可以是隐晦的,深奥的,别人不理解也可以。但展陈应注重时间效应,要求展陈内容在一定时间内发生作用,同时由于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有时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面对展陈中的每一作品细细揣摩,因此要求其中的情感设计较为直接和外露,使人们在短时间内理解和接受。因此,可配以适当的说明与讲解。

3.情感设计的特定性

在其他艺术形式的作品中,情感表现是多方面的,喜、怒、哀、惧、爱、恶、欲等都可以表现。通过情感触动与联想,使人们产生各种不同的感受。在博物馆展陈中情感设计的选择要采用与展陈内容相一致的形式,以唤起人们观展的欲望和理解力的发挥,触发人们肯定的情感,激发观众观看展陈的热情。在展陈中,艺术价值与教育价值、历史价值等是处在一个统一体中的,它们之间相互制约,形成了展陈中情感设计的鲜明特征。人们在接受展出的过程中,首先被展品特定的形象所吸引,进而体会到展出的情绪,更进一步理解展陈所要表达的内涵。

(三)发挥艺术情感的作用

1.艺术情感意义

“艺术家表现的决不是他自己的真实的情感,而是他认识到的人类情感。”艺术中的人类的情感不是个人的现场情感的流露,如大哭或大笑等征兆性信号性的东西,而是经过加工的一种情感概念(Conception),“是标示感情和其他主观经验的产生和消失过程的概念,是标示主观感情产生和发展的概念,是再现我们内心生活的统一性、个别性和复杂性的概念。”而这种情感概念是属于人类的,我们无法时时与它相遇(譬如,不能在欢乐时遇到痛苦,或不能在痛苦时遇到欢乐),但我们可以从概念上去认识它、反映它、想象它(譬如我们可以在心情平静时去想象欢乐或痛苦)。动物也有情感,但只有个体的征兆性的情绪(譬如饥饿时的焦急的呼喊),它们没有情感概念,情感概念只有人类才有。因此,艺术表现的对象不是像动物身上那种只带有信号特征的征兆的情感,而是人类普通的情感概念。艺术只有表现这种情感概念,才有可能在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上搭起桥梁。艺术表现人类的情感概念,不是用描写、暴露的方式,而是以客观对应物来呈现。苏珊・朗格在谈到艺术如何表现人类情感概念时说:“就是以一种客观的符号将一个主观的事件或活动表现出来。任何一件艺术品都是这样一种形象,不管它是一场舞蹈,还是一种雕塑品,或者是一幅绘画、一部乐曲、一首诗,本质上都是内在生活的外部显现,都是主观现实的客观显现。这种形象之所以能够标示内心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乃是因为这一形象与内心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含有相同的关系和成分的缘故。这种形象不同于物质结构,一种舞蹈的物质材料结构与情感生活的结构是不相同的,只有创造的形象才具有情感生活所具有的成分和结构式样。”苏珊・朗格在这里所借用的是格式塔学派的“异质同构”理论。因为艺术所表现的情感的确不是艺术家即时的自我情感,而是经过再度体验的具有典型性、普遍性的情感,正是这种情感使艺术成为了沟通人类心灵的精神力量。

2.艺术情感与观众心理

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是一个选择的过程。观众选看的标准,无可避免地关联到有意义、“真实”,观众对陈列展览判断的有意义,是情感层面的意义。

展陈内容及符号的意义有两个层次的解读:意指层次和暗示层次。意指层次是陈列展览的字面内容和具体展品等。暗示层次是叙事下的内涵、联想和含意。在投合观众审美心理的情形下,通过暗示层次的理解过程,展陈的意指层次会被超越,观众的情感到达的是暗示层次。观众在展陈文本叙述之中和之外寻找产生一种真实的情感共鸣。

鲁道夫・阿恩海姆在《心理学和艺术中的情感和情绪》中写道,“为什么情绪和情感这样的词会被选择用来描述艺术创作和作品,接受原因有三,其一,是因为它能给人以愉悦,而愉悦则被描述成一种情绪;其二,艺术作品所把握和复制的现实的某些方面,既不受感知影响,又不受理智影响,而是受到第三种认知能力的影响,它就叫做情感;其三,艺术作品中固有的现实方面不但作为实际信息来接受,而且唤起某种称为情绪或情感的内心状态。”观众从展览这一现代叙事展示形式中,得到的“情感”,是感同身受的情感,是感染感悟的情感。

一个展出,会引来观众这样的后继行动,一是专心执著地观看;二是研究其中的内涵、与人谈论宣传交流。专注是缘于观众关注展出内容的进展,关心其中的内容变化,这是第一个层次的情感投入。在第二层面,常常会带着对内容、故事情节关切的感情去谈论,如果和谈论者观点不一致,结果往往是带有感彩的争论。不同的观众对同一个展览陈列内容会有不同的认识和感情,但都会有自己的是非判断和情感认同,并在讨论交流中坚持自己的情感认同;虽然观者的情感认同会有异,但都是符合各自审美观念的,是积极的感情,这些感情能给观者带来愉悦。这种愉悦并不全都是因为幽默或喜悦而产生的审美情感,也可能是因为悲哀或恐惧,愿意选择沉浸在悲情或恐怖境遇中的观众,也是缘于内心对这些感情要素的需要。通过对这些情感要因的审美,得到心理的满足,从而达到一种愉悦(或者称之为轻松)的情感状态。

但是,要总结观众喜爱什么,审美因素是什么是困难的,似乎一切能引起情感回应的因素都是审美心理要素,对观众审美要素的归纳进入了一个僵局。苏珊・朗格在美学论著《情感与形式》中指出,“艺术表达的不是事实上的情感,而是情感印象”。“情感印象”的提法,让我们豁然开朗。在对观众审美要因的分析中,那些积极的、向上的、温暖的、执著的因素总会起到提升观看率的作用,传播的爱即使远离现实的情感,被评论是过于理想和完美,却能赢得观众的观看,并在观看中得到爱的情感印象。

大众的审美心态已经进入到直观、真实、动态、跳跃、立体的非线性思考时代,这也就是说大众的审美心态不仅是走向图片,更是一种动态的立体场境;不再是沉淀体会,而是一种直接的、简明的、快速的冲击与感受。这就是要求在展陈中要注意历史与文化艺术并重,增加博物馆的美学意识。更深层地了解不同层次观众的不同需求,根据观众审美情感的规律设计展陈,使博物馆的展览更加贴近观众,从而丰富人们的生活,陶冶人们的情操,净化人们的心灵,使人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三、利用观众审美探究心理

人们在观赏美的事物时,不但能引起人的美感,同时还能引起好奇心,唤起惊奇、怀疑、确信等理智情感。探究心理的核心是求知欲,就是对美的求知欲。那么,这就要求展览具有新颖的特点,具有独创性,从内容到形式都给人以新鲜的感觉。

(一)新是审美探究心理的主要要求

新颖事物是能够吸引人的,设计者要抓住观众的这个审美心理特点。设计展陈创作时要锐意创新,不论在题材、主题方面,还是色彩、结构、表现手法方面都应力图有所独创,显出与众不同的特色。清代著名戏剧家李笠翁说:“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此话同样可借鉴于展陈的观赏之中。

题材新颖不一定都是别人未采用过的。观众看过的题材也可以出新,这就要求设计者眼光敏锐,发现别人所没有发现的东西。比如,在国家博物馆过去过展出《中国通史陈列》,现在要设计《古代中国陈列》,内容上必然会有一致的地方,就要注重吸收历史学研究和考古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注重吸收各方专家的意见,注重吸收当代博物馆新的展陈理念,在新馆的现代化展陈条件下,焕发出新的光彩。这里就有一个大胆创新的的问题。

作品没有创新,只能重复别人已经作过的内容,老一套,公式化是违反审美探求心理法则的,甚至让观众出现逆反心理或心理厌倦。逆反心理出自于同类事物感官接受的饱和,心理厌倦是一种心理隔膜。僵化的展出则会使人产生厌倦,布鲁克说:历来一切无意义都是由重复导致的……重复摹仿没有生气,否认生活。当然,并不是一切新的东西都可以激发起审美探究的热情,能激发审美热情的新是有前提的,这就是美。应重视观众的情感风尚和理解方式,把他们的审美心理需要作为审美陈列的标尺,从当代的心理需要出发去作前人没有做过的固然是一种创新,以此来处理前人已经做过的也是一种创新。

(二)审美客体的多变也是主体审美探究心理的一个要求

任何一个审美客体,虽然新颖,但是如果极其单调而毫无变化地连续作用,它就不再能够引起人的注意和兴趣。这就涉及到了展陈设计中注意观众的心理节奏。

审美心理节奏,就是人在审美时心理运动的节奏,是生理节奏和心理节奏的统一体。审美客体的节奏和审美心理节奏和谐统一,审美主体才会产生美感。这就要求审美客体与观众的审美节奏相统一协调。审美客体的节奏虽然是属于形式美,但它的审美价值和美学意义却比其他形式美的基本因素大得多,形式美的因素,除了节奏以外还有和谐、均衡、比例等,这几种因素的美感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如绘画作品,直接展现事物一瞬间的形象,画面上还是富有节奏,笔法及构图布局上的徐疾顿挫、远近大小的变化、色彩及明暗的变化等,就是一种节奏。博物馆设计中,注意形式设计的变化,使之可能呈出一定的节奏,从而抓住观看者的注意。要尊重观众的想象力在观看中所起的重大作用,要激发观众的想象力的最大活跃,使观众通过他们活跃的想象,参与到观看中来,补充丰富展陈中的一切,承认展出中的一切。

四、展览的形式设计与内容设计中的观众心理

海曾在《博物馆业务中的两个问题》中谈到,“王宏钧先生认为,陈列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统一的过程,总体领导就是对内容与形式全面的领导。我在小结这个问题的讨论时说,陈列的内容与形式是互为表里的,陈列的内容是在特定的形式中存在的,陈列的形式则是特定内容的形式,两者应该是浑然一体的。我们的经验是在陈列的创意阶段就应该把内容与形式统一起来进行,陈列的内容与形式统一得越早,陈列过程中的矛盾就越少。两者如果形成先后工序矛盾就越多。”展览的形式设计与内容设计应统一,其中还要注意到观众的心理。

(一)在内容设计上,要建立为观众提供服务的切实可行的话语系统

在内容设计上,要建立为观众提供服务的切实可行的话语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我们应该强调博物馆的特殊性,拉近与观众的时空距离,既要充分扬弃传统的展品解读方式,同时又要吸收现代科技所提供的各种手段,生动化,使展品的解读方式多样化。

(二)在形式设计上,要缩短与观众的心理距离

要缩短心理距离,展出与观众心理上的差距越小,展出内容越易被接受。设计中注意体现三点:(1)平等感,展出设计者应把自己作为观众,置身处地地考虑不同观众的心理需求及欣赏层次;(2)亲切感,努力寻求与观众的感情交流,增强展览的感染力。有时设计者习惯于先找一个自己认为好的表现形式,再将展品套进去,可能忽视展品特点。应根据不同展品的特点,结合展出环境及此类展出所要吸引的观众群体特性,运用光线、色彩与观众感情心理的同化作用,使人们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在参观过程中产生强大的心灵振撼;(3)创新感,要具有别致、新奇、生动、有趣的独特魅力,通过其场境、展品、语言、音响、光线、色彩的巧妙组合,抓住观众的视线,使其保持观看的浓厚兴趣和高度注意力,减少观众的审美疲劳。总之,把展览与美学艺术、历史知识、教育等融为一体,以愉悦的形式提供给观众,把参观过程变成一种享受和满足。

观众心理还要受展出环境的影响,所以,应注意每一环节。展厅环境的光线、色彩,馆员的仪容、服务态度、语言、知识内涵等都是影响观众心理的方面。比如,关于照明设计方面,要能够结合建筑风格更好地用光源突显展品,又能很好地保护文物。又如,要注意色彩的影响,红色代表喜庆、吉祥、红火,有时还能表现不安、危险、出血等意义,镇静的蓝色,有生命力的绿色,清新舒缓的浅蓝或者是温馨亲切的淡黄色,在一定条件下可通过适当的搭配,利用其中的意义达到良好的效果。

在形式设计上,我们应该从繁复的展品装饰中提炼出各种装饰性的符号、线脚,使我们的展览设计蕴涵深厚的历史与艺术的传统。在施工制作上,使展览的施工制作凸显文物等展品,展览中要去除具象的装饰,依靠文物等展品来表现内容。在重塑空间方面真正发挥作用,使观众能从不同层次解读展品所蕴涵的历史与艺术价值。国家博物馆作为新馆开馆后,我们可以看到展陈内容丰富,风格统一,展览形式设计体现出简洁大气,同时又多样化结合的原则,有整体意识,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展陈中多媒体的设置体现出了文雅的格调,能体现出沉稳的特点,又使观众有了更多参与互动的空间。“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展”和“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展”两个展览由一个统一的大展厅来设计,整体色调沉稳,空间相互照应,充分反映国之重器的厚重感,真正突显镇馆之宝的独特魅力。国家博物馆展陈在确立融科学性、艺术性和文化性于一体的总体陈列设计风格中,使其成为反映中国和世界文化遗产的世界级文化信息场馆。

五、利用从众心理

社会心理学指出,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会不知不觉地受到群体的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这就是从众现象,或从众行为。

(一)从众心理的作用

个人在群体中比在独处时,其行动举止有所不同。他们在这一群体中比在另一群体中,其行动举止也有区别。群体具有改变个人行为的心理影响力,群体也具有不同于单独个体所表现的种种特性,与别人接触时所引起的行为不同于这些人独处时所表现的行为。所有的群体,不论是正式的或非正式的,也无论是大型的或是小型的,都具有一种影响个别成员的力量,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各成员的行为标准化。这种力量以不同的分量存在于群体之中,所有的群体都倾向于使其成员遵从群体所赞同的目标和价值,不论是明显的或隐蔽的压力都产生影响个人行为的作用。

从众之所以能够达成,乃是因为个人希望为别人所赞许和接纳。这种力量是如此微妙,以致大多数人都不能觉察到它在起作用,而且他们也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正在发生变化。不管施用压力的方法是明显的还是隐蔽的,结果都是造成一定程度上对群体标准和价值的认同。在群体内个人或多或少地改变着他们自己的个人价值系统,他们往往赞同群体所认可的行为,摒弃群体所谴责的行为。

(二)观众从众心理的分类:认同、内化

观众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一种群体,现代博物馆的教育作用,不是简单的说教育、硬性灌输,而是通过一种美学的、艺术性的感染,使观众不仅在表面,而且内心也发生改变,这就是深度从众,也就是认同。认同也是一种对社会影响的反应。个体之所以做出这种反应,是由于他希望自己成为与被认同的对象一样的人或接受其传达的价值观等。在认同中,个体能逐渐培养起对自己所采取的观点和准则的自信。如果一个人发现某个团体或个人在某一方面对自己很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他就会由于喜欢该团体或该人而倾向于接受其影响,并采取与之类似的准则和态度。当然,这里的被影响并不是好像依从那样纯粹为了获得奖赏或免受惩罚,而只是为了和被认同者一样。认同的关键成分是吸引,是被认同者对个人的吸引。由于个体力求与其榜样一致,因而他总想持与榜样相同的观点。

认同的进一步发展,就是把群体的目标和价值标准转化为个人内心的追求,也就是内化。内化,就是将在社会交往中接受的社会影响,包括社会准则、社会信念与社会价值标准等本来是外在于个体的东西纳入个体自身的心理结构之中,使之成为自身的自觉追求,也就是将对象变为主体自己内心需要的东西。把某种信念、准则或价值标准内化的动机是想使自己正确而不犯错误的愿望。因而,对这种信念的奖赏也是内在的。如果我们觉得施加影响的对象是可信赖的,那我们就会接受其所提倡的信念,并把这些信念纳入自己的准则体系中。一旦它成了我们自己认知体系的一部分,它就可以和发源者无关而成为自己的准则,并且将变得非常难以改变。内化是对社会影响的一种最持久的反应,因为一个人想使自己正确的动机是一种强大的自我支持力,它既不像依从那样有赖于以奖励或惩罚形式出现的持久督促,也不像认同那样取决于对别人或团体持续不断的崇拜与敬重。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信程度――提供信息者的可信程度。

在审美活动中,内化是人的审美社会化的必经之途,但这种内化也有积极与消极之分。接受健康的审美观念与奉行高尚的审美标准,这是积极的内化。反之,盲目地追风,在不辨良莠的情况下,往往都会受到不良趣味的影响。一旦让这些影响审美情趣健康发展的东西内化为个人的内在心理结构,将会离审美社会化的要求越来越远。

(三)博物馆善于利用从众心理

使展览内容对观众具有感染力,使其深信所传达的信息是可信赖的,观众就会从内心接受所宣传的价值取向。利用专家的公信力的点评的宣传效应,可以唤起人们的从众心理,一般欣赏者都宁愿相信有社会影响力的人的审美判断力。讲解者的知识内涵也可影响观众的接受。

设计者在设计时内化了展览内容所要传达的价值观,创作展览作品或艺术作品本质上是一个社会过程,来感染观众,这种感染,也称社会感染,是一种群众性的模仿和内化。感染有两种形式:一是情绪感染,二是行为感染。情绪感染是指一群人的情绪统一起来,相互之间充盈着情绪的传递交流,使个人放弃平常抑制其行为的社会准则。有许多人本来是超然的和无动于衷的观众,开始时,人们可能仅仅是对一事物好奇或者有些兴趣,当人们获得一种激动的精神,也就对那一事物或行为更加注意了,同时也就有更加介入进去的倾向。在这种条件下,个体成员对任何种类的情绪暗示都易于接受,从而使他像其他人那样行动。 行为感染则是指动作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无论是情绪感染还是行为感染,都具有这样一些特征:第一,这种感染总是在非强迫性、无压力感的条件下产生的;第二,这种感染总是无意识的变化。也就是说,感染是在不知不觉之中发生的情感或行为的变化。

感染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循环反应,这是一个由别人的情绪在自己身上引起同样情绪的过程,它反过来又加剧别人的情绪。由此可见,人群中的成员能相互刺激并相互强化反应,直到他们达到狂热的一定程度为止。现代的博物馆现场的团体讲解过程是易引起社会感染的场合。它不仅为参加者提供了“相邻的背景”,而且还是一个封闭的循环反应堆,只要讲解者有足够知识内涵和情绪感染力,就会让观众引起共鸣。博物馆要善于利用这种从众心理。

从20世纪后期到现在,博物馆的发展趋向不只是数量的增加,而且反映在更加追求博物馆的文化力量。博物馆正在成为社会民众学习和享有的场所,越来越成为社会教育的基地、美学教育场所,从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转变为重视文化和艺术的影响力,主张摒弃宣传、教育这种主观倾向明显的字眼,而改用传达、沟通、互动,强调观众与博物馆的双向运作。从西方博物馆来看,突出参观者与展览的高度互动性是各大博物馆的共同特色。

我们要发挥博物馆的文化力量,掌握并运用观众心理规律,尽量缩小观众与展品之间的时空距离,让观众的参观变成深层次的精神放松与愉悦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展陈所要传达的观点和价值。

参考文献:

[1]余秋雨.观众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7.

[2]宋向光.当代博物馆陈列设计本质初探[N].中国文物报,2010-07-28(8).

[3]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205.

[4]C.M.Turnbll.The Forest People[M].Simon & Schuster Inc,1961.

[5]F.西布利.艺术是一个开放概念吗?―― 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C]//[美]M.李普曼.当代美学.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97.

[6]阿伦森.社会心理学入门[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5:35-40.

[7]海.博物馆业务中的两个问题[N].中国文物报,2010-06-02(8).

[8]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l983:6-25.

Study on Museum Visitors’ Aesthetic Psychology

LI Nian-hong

(The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Beijing 100006,China)

Abstract:While researching at visitors’ psychology,the museum shall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ir aesthetic psychology,search for regularities from the universality and particularity of aesthetic perception,thus enhances the pertinence of visitors’ psychology and aesthetic effect of exhibits during the design process.Among some exhibits and items for displaying,their designs have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the psychology of visitors,tried to captivate them with story,stimulate their interest,hold their attention and accept the value expressed by the exhibits.In this article,the writer will explore and study the regularities of museum visitors’ aesthetic psychology from the aspects of visitors’ aesthetic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affectivity of aesthetic psychology,psychological activities resulted from visitors’ aesthetics,the impact of form design and content on visitors’ psychology,and group psychology etc.

Key words:visitors;aesthetic psychology;museum[责任编辑 王晓燕]

上一篇:利率期限结构理论教学探析 下一篇:金融工程专业培养与教学模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