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培养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时间:2022-08-11 07:47:59

建筑工程技术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培养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产业的逐步扩大,建筑工程技术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专业化培养从全方位,多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因素,加强了针对学生的多种教育模式,通过多途径加强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实现校企结合培养模式的持续发展,加强合作与培养制度的全面建设,完善学习制度,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制度。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性;高素质;人才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 TU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1校企共同制定发展规划

成立了由校企双方负责人、 主要业务骨干组成的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产学合作教育工作小组,研究专业的课程建设、师资建设、教材建设等所涉及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共同发展的重大问题。

1.2校企共同进行专业建设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前, 广泛开展社会调研,广泛听取企业、行业的意见和建议,提出专业建设规划,使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与地方经济息息相关,体现了为地方经济和支柱产业服务的特征。

1.3校企共同进行课程建设

在课程体系建设中, 校企共同根据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和施工员、质检员等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施工员等执业资格标准,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编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做好教材选用,力求体现产学结合的内容。

1.4校企共享智力资源

本专业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形成了校企师资互动共享的平台,形成校企共同组建师资队伍,常年定期或不定期邀请企业负责人、专家或客座教授来本专业举办学术报告,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科研优势,为企业进行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进行科技咨询,提供技术改造服务,从而形成了校企师资互动共享的平台,校企共同组建师资队伍。

1.5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本专业在学院内建立了建筑实训中心,配备了必要的设备设施,按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施教学,进行建筑施工工种技能训练和模拟施工现场实训。 校企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本专业与多家建筑企业建立了产学合作协议和学生实习基地, 做到实训进企业,由企业提供实习场所和实习设施设备,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实训指导老师,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1.6校企业共同进行教学评价

本专业邀请了相关企业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对学生进行毕业综合考核,主要考察学生最后一学期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的职业能力。

2、加强产学合作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突出职业技能培养

2.1产学合作教育,从制订教学计划开始

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和相关企业指导教师进行多次研究,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制订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市场调研结果调整修改教学计划, 使人才培养方案能适应行业需求的变化。

2.2互补双赢是产学合作教育办学新思路

建筑工程专业教学是针对性很强的学科,其主要目的是加强工程专业的技术性教学优势,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的实践性操作与学习,帮助工程专业学生在建筑领域实现自我的工作能力,在学校除了学习理论知识外,还可以掌握更多的实际操作知识与能力,帮助自我快速的实现建筑领域的发展,提高自我的学习动力,帮助自身快速成长,成为本专业的社会实践人才,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3实践教学改革,产学合作教育必由之路

高职教育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 职业能力培养是这种教育层次的主线, 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突出专业核心能力与综合能力培养。 以培养“强能力、高素质”学生为出发点,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积极推动学生暑期专业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改革毕业实践,开辟产学合作办学新途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一直都强调与实际工程挂钩,强调以实际工程进行毕业设计。 之外,我们还积极与用人单位合作,聘任用人单位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聘请工程技术人员担当毕业答辩评判工作等方式方法进行毕业设计教学。 实践证明,产学合作教育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我系的这种做法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学校的肯定。

2.4成效明显,产学合作教育结硕果

近年来,我系教师在教育教学、科研方面成绩突出。 多位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多次获得各级奖励。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多年保持高水平,毕业生就业率达95%。通过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推进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加强了实践教学的基地建设,改革了实践教学方法和途径,探索了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合理设计了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完善了教学评价体系,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3、建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培养校企合作的实际作用

建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模式,通过全新的高校与企业结合的发展目的,加强了学校实践性知识的培养,转变了传统的发展策略,提升了校企结合办学的全新思路与建设理念,加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转变了发展观念与思路,在校企合作之中,完善了新型的工程建筑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发现了正确的学习与生活途径,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快速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过校园与企业的实际社会训练,不断加强自身素养与专业性技术能力,完成学业的同时,还能够加强工作的经验,熟悉全新的发展机遇,帮助学生与老师体会到社会的发展环境,了解发展的不足与缺陷。

而通过校企合作我们就能引企入校或者在企业成立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在大学读书期间就能接触行业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使他们能更快的融入企业,由此一来学院就会为购买设备而节约很大一笔经费。企业一般拥有行业最先进的设备而学校拥有大量的科研人才,通过建立校企合作这一平台,教师在授课之余可以利用这些先机的设备进行科研创作,把科学技术的成果转化为产品、商品。

参考文献:

[1] 赵国君.校企合作的发展现状及其建议.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2009.05

[2] 崔广兴.校企合作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02:30-33

[3] 张辉.试分析建筑工程学校培养人才创新途径.山西教学.2010.09:90-93

[4] 刘娟.加强高校人才培养教学的重要性.教育学.2005:50-55

上一篇:水库土坝加固措施研究 下一篇:浅谈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