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字》中丁梅斯代尔看身边的悲剧

时间:2022-08-11 04:31:42

摘要: 本文通过对《红字》中的男主人公丁梅斯代尔的分析引出现实生活中的悲剧,并阐述作品中的丁梅斯代尔与现实生活中溺死自己亲孙女的老人之间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 丁梅斯代尔 惩罚 根源 老人

《红字》出自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Nathaniel Hawthorne(霍桑)之手。它取材于1642-1649年间在北美殖民地新英格兰发生的一个爱情悲剧,讲述了清教主义思想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海斯特等人对感情禁锢的反抗。在《红字》这一作品中清晰地体现了霍桑的复杂思想和矛盾性格,一方面他深受加尔文教的影响,相信“原罪”,另一方面,他又深深体验到加尔文教的狂热、专横与虚伪;一方面他接受爱默生的哲学观,相信在现实社会中存在着神秘的力量,另一方面他又受到宗教意识的控制,把加尔文教派的善恶观念当作认识社会的标准,探寻固有的“恶”,认为“恶”才是社会问题的根源。霍桑在作品中对“隐秘的恶”进行挖掘,探索社会公德,仇恨偏见虚伪,但找到的答案却是人的本性。

美国评论家尼娜・贝姆教授的观点:《红字》是一部描绘自然人与社会人分歧的小说。

1.丁梅斯代尔身上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冲突集中表现

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冲突的焦点体现在丁梅斯代尔身上。他充当着牧师和情人的双重角色,是宗教与自然、社会与人性之间冲突的一个焦点。这里的宗教、社会正是人的社会属性的内容,而自然与人性则是人的自然属性的内容。表面上丁梅斯代尔充当着众人信服的、虔诚的牧师,置所应负的责任于不顾,内心虽也受着煎熬,但却能若无其事地布道,这说明他的社会属性一开始战胜了自然属性,并长达七年之久。然而追求正常人生活的渴望却一刻也未停止过,在《红字》第19章中丁梅斯德谈到,“你无法想象,我的心里多么害怕这次会面,又多么渴望它!”一语道破其矛盾的自我。

丁梅斯代尔接受海斯特的怂恿,准备一起逃往英国之事,也说明他追求自然的强烈愿望。《红字》中第20章“身陷迷宫的牧师”着力描写了经过林间会面后的牧师,其自然属性开始复苏,并且这种力量一经觉醒便战胜了他外强中干的社会属性,以一种令他自己也吃惊的不知疲倦的活力克服了路途上的一切困难。一时间,“整个教堂外观显得如此陌生,却又如此熟悉,致使丁梅斯代尔先生的头脑在两种想法之间摆动不已:要么迄今为止他只是梦中看到它,要么此时他是在做梦。”这表明了他在追求自由、幸福的正常人生活与维护其原有的社会地位、名望之间摇摆不定。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在他体内短兵相接。他的自白可以表明此时的主场:“我并不是你们当作是我的那个人!我已经把他留在那边森林里啦,……去吧,去寻找你们的牧师,看看他那消瘦的身躯,憔悴的脸颊,他那白皙、饱满突出、布有痛苦皱纹的额头是否像一件被丢弃的衣服那样被掷在那儿了!”这表明丁梅斯德要与过去的自我社会属性的一面一刀两断,并终于在他作了激动人心的节日宗教宣讲之后撕下“牧师”的面纱,现出“情人”的本色。“经过复杂痛苦的内心斗争,‘人性’终于获取了胜利”。

2. 启迪

本人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爷爷溺死自己的亲孙女只因她有重病。我若有所思:爷爷溺死亲孙女,就算无人所知、无人追查,他能否心情释然,安度晚年?这位爷爷可能还意识不到自己精神上将要承受的空虚,意识不到自己的无知就是愚昧。愚昧比无知更可怕。如果说孩子有病,大人尽了力去挽救她的生命,就算她不幸夭折,大人也只是伤心而已。但是你亲手溺死她,你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和失去亲人两重痛苦,前者可能更让人心碎。正所谓别人打自己痛在身上,自己打自己则痛在心底。既要受内心的谴责,又要防外界的窥测。正如《红字》海斯特的“A”在表面上,她生活得不舒心,但也绝不是肝肠寸断。而丁梅斯代尔的“A”在心里,这使得他最终因此而丧命。

人生的惩罚有两种:一是肉体的惩罚,如监禁、流放、苦役等;另一种就是灵魂的惩罚,良心的惩罚。我认为人做了坏事永远逃不出惩罚,只不过看是受哪一种惩罚方式而已。但话又说回来,现代社会物欲横流,且物价飞涨就会造成人们的道德畸形和变态心理。我想这家人要是家资丰厚,肯定会考虑想办法救孩子而不是亲手溺死她。相信老人在做出决定之前头脑一定在两种想法之间摆动不已:他在负经济债与负良心债之间摇摆不定。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同样在他体内短兵相接,最终在他身上自然属性战胜了社会属性。

一家人能够团聚在一起就是一种幸福。地位、名利、金钱固然重要,但决非第一位。最终丁梅斯代尔和这位老人都受到了各自的惩罚,但相比而言,后者更让人怜悯。

参考文献:

[1]胡宗峰.英美文学精要问答.西安:西安出版社,2002.

[2][美]霍桑.《红字》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年04月.

[3]美国文学名著简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6年10月.

[4]郑克鲁.外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

上一篇:《赶牲畜人的妻子》中体现的澳大利亚本土特色 下一篇:《雷雨》的形式美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