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定县人民医院乙肝两对半结果调查分析

时间:2022-08-11 03:13:48

牟定县人民医院乙肝两对半结果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R51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8-0297-01

【摘要】目的:通过对住院病人及门诊病人乙肝两对半的检测,了解乙肝两对半的感染率,知道乙肝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乙肝两对半诊断试剂盒,用酶标仪进行比色分析。结果:在2010年1月--2010年6月检测的2967份标本中,HBsAg阳性标本有223份。结论:2967份住院病人及门诊病人HBsAg的感染率为7.52%,其中儿童组感染率较低为0.13%,中年组较高为3.1% 。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法 乙肝感染模式 感染率

在我国乙肝是很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在日常生活中,与乙肝病毒携带者接触是不可避免的,乙肝可通过以下途径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输血传播、医源性传播,需要注意的是:乙肝不会由一般社交接触传播:如共用办公用品、一起游泳、拥抱握手、共用卫生间等。

1 对象与试剂

1.1 对象 2010年1月―2010年6月牟定县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病人。

1.2 试剂 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产ELISA两对半试剂盒 批号为20100611 酶标仪为Anthos2010。

2 检测方法

采肝素抗凝血3毫升,经离心机离心取血浆标本,设置阴性、阳性、空白对照各一孔,HBsAg (表面抗原)、 抗-HBs (表面抗体)、HBeAg(E抗原)、抗-HBe(E抗体)加血浆50微升,抗-HBc(核心抗体)用血浆与生理盐水1:30稀释,加稀释液50微升,加酶结合物50微升(除空白孔外),封板混匀,37摄氏度的水浴箱放置30分钟,弃去孔内液体,用蒸馏水与洗涤液25倍稀释,洗板5次,拍干,加显色剂A液及显色剂B液各50微升,封板混匀,37摄氏度的水浴箱10分钟,加终止液50微升完成反应部分,用酶标仪读数,取波长450nm,先用空白孔校零,然后读取各孔OD值,由数值来判断结果的阴性还是阳性。HBsAg (表面抗原)、 抗-HBs (表面抗体)、HBeAg(E抗原)、抗-HBe(E抗体)参考值COV=(阴性对照平均OD值+阳性对照平均OD值)×0.5,抗-HBc(核心抗体)参考值1:30稀释样品COV=阴性对照平均OD值×0.5;样品的OD值小于COV值时,说明该样品检测结果为阳性,样品的OD值大于或等于COV值时,说明该样品检测结果为阴性。

3 结果

3.1 乙肝感染情况:2967例乙肝病毒携带者HbsAg感染率为7.52%,其中儿童组感染率较低为0.13%,中年组较高为3.1%。

3.2 乙肝感染模式: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查中的排列顺序为HBsAg (表面抗原)、 抗-HBs (表面抗体)、HBeAg(E抗原)、抗-HBe(E抗体)、抗-HBc(核心抗体)。乙肝病毒标志物五项中第一、三、五项呈阳性,这种结果表明患者是一个“大三阳”,这时的病人感染乙肝病毒有极强的传染性,阳性检出率为9.6%;乙肝病毒标志物五项中第一、四、五项呈阳性,这种检查结果表明患者是一个“小三阳”,此时病人的病情虽然是有所改善,传染性降低,但体内仍然还是有病毒存在,阳性检出率为13.8%;乙肝病毒标志物五项中第四、五项呈阳性,这种检测结果表明曾经感染了乙肝病毒,但因为其自身免疫能力比较强,自身在体内已经把乙肝病毒清除,阳性检出率为9.3%;乙肝病毒标志物五项中第二、五项呈阳性,其余三项呈阴性,这种检查结果表明,患者感染乙肝病毒后已经恢复健康,体内有了免疫力,或是,患者接种了疫苗,产生了抗体,感染率为47.1%;乙肝病毒标志物五项中第二、四、五项呈阳性,这种结果表明,患者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感染率为19.9%。

4 讨论

4.1 乙肝是一种慢性传染病,目前尚无治愈的特效药,乙肝病毒感染除了引起患者乙型肝炎固有的病理及临床变化外,还能引起患者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医务人员感染乙肝的途径主要通过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其中血液传播是最大的危险。血源性传播是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所以预防乙肝主要是严格检查供血者,尽量不使用血液及血制品;医源性传播主要是注射器不消毒重复使用,拔牙用具及其它创伤性医疗器消毒不严而造成传播,预防应严格执行医疗制度,增强无菌观念,实行一人一针一用一消毒;母婴传播是通过胎盘传播和经过产道传播两种方式实现,预防时应重点放在婚检上和孕妇乙肝患者治疗上,同时全面落实新生儿的乙肝疫苗预防接种上。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肝感染的最有效方法。

4.2 通过这次分析认为,对乙肝阴性者及易感人群要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对部分乙肝疫苗反映低下或者无反映者,可多次接种乙肝疫苗,达到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

参考文献

[1] 荣佳.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与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6):717-718

[2] 心华,张继明.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和预防现状[J]胃肠病学,2002,7(5):259-261

[3] 义训.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4] 明,等。临床酶免疫测定技术。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88

作者单位:675500 云南省牟定县人民医院

上一篇:临床生化质量控制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 下一篇:负压置换法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