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圆锥曲线》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8-11 01:05:47

在《圆锥曲线》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要:数学教学一方面要传授数学知识,使学生具备数学基础知识;另一方面,通过数学知识的传授,能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而在诸多能力中,思维能力是核心。

关键词:思维能力;培养;辩证;观察发现;归纳类比;运算能力;探索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3-0054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数学教学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人们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这些过程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中蕴涵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数学思维能力在形成理性思维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如何贯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呢?在此,笔者结合本学期的教学实际,谈一谈在《圆锥曲线》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认识与体会。

一、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

所谓辩证思维,就是用运动、联系、发展的观点和方法去思考问题,用辩证法来揭示事物的本质,这种思维方法能更加深入地研究问题,它是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辩证法在中学数学中的主动体现。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辩证的思想探索、研究问题对于完善学生的思维结构,优化思维品质,提高智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案例1:已知圆M的方程为x2+(y-2)2=1,直线l的方程为x-2y=0,点P在直线l上,过P点作圆M的切线PA,PB,切点为A,B。求证:经过A,P,M三点的圆必过定点,并求出所有定点的坐标。

分析:本题可以将研究曲线过定点问题,转化成等式恒成立,发现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来求解。

解:设P(2m,m),MP的中点Q(m,■+1),因为PA是圆M的切线,所以经过A,P,M三点的圆是以为Q圆心,以MQ为半径的圆,故其方程为:(x-m)2+(y-■-1)2=m2+(■-1)2,化简得:x2+y2-2y-m(x+y-2)=0,此式是关于m的恒等式,故x2+y2-2y=0x+y-2=0,解得x=0y=2或x=1y=1,所以经过A,P,M三点的圆必过定点(0,2)或(1,1)。

总结:运动是物质固有属性,是永恒的、绝对的,而静止是暂时的、相对的。在解题教学中,善于利用“相对静止”去研究“绝对运动”或从错综复杂的运动变化中抓住静止的瞬间去发现量与量间的关系,认识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的运动变化的辩证法。

二、直观感知、观察发现能力的培养

观察,从数学上来说,就是有意识地对事物的数和形的特点进行一番直觉上的认识。数学中的观察即审题,是解题中首先进行的直觉思维活动,其目的是明确问题的已知条件和求解目标,它是分析与联想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的习惯,对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是十分重要的。有时题目的解决就是通过观察题目的数形特征,已知的隐含条件或等价形式,问题本身的结构特点,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案例2:已知点P(x,y)到定点F(c,0)的距离与到定直线l∶x=■的距离之比是常数■(a>c>0),求点P的轨迹。

解:由题意可得■=■, 化简得(a2-c2)x2+a2y2=

a2(a2-c2)。令a2-c2=b2,则上式可以化为■+■=1(a>b>0),这是椭圆的标准方程。所以点P的轨迹是焦点为(c,0),(-c,0),长轴长、短轴长分别为2a、2b的椭圆。接着利用《几何画板》软件验证结论,将条件a>c>0改为0

三、归纳、类比能力的培养

类比推理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新的教材所特别强调的,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培养创新意识是当务之急。而类比思维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猜测和发现结论,而且常能帮助我们寻找解题思路。数学家欧拉说过:“类比是伟大的引路人”。在解决某些数学问题时,若能合理地运用“类比”,对数学学习是十分有益的。

案例3:我们在学习圆锥曲线知识时,常提到焦半径公式:已知P(x0,y0)是椭圆■+■=1上一点。F1、F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则有|PF1|=a+ex0,|PF2|=a-ex0;类比思考之后,你能得出双曲线和抛物线类似的结论吗?

事实上:在双曲线■-■=1中,有|PF1|=|ex0+a|,|PF2|=|ex0-a|;①若P在双曲线左支,则|PF1|=-(ex0+a),|PF2|=-|ex0-a|;②若P在双曲线右支,则|PF1|=ex0+a,|PF2|=ex0-a。在抛物线y2=2px中,有|PF|=x0+■;在抛物线y2=-2px中,有|PF|=-■-x0。对于焦点在y轴的标准方程,可相应地将x0换成y0即可得出公式。

点评:类比思维的确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形式,有时你可以从一种研究对象的结论出发。通过类比得出另一种研究对象的许多意想不到的结论。创造的喜悦难以想象。教育家瓦赫捷罗夫说得好:“类比像闪电一样,可以照亮学生所学学科的黑暗角落。”在教学中,通过类比思维,在类比中既有模仿又有创新,可以使教师简化教学,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记忆,更主要的是它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学会”起步,达到“会学”的目的,从“得一鱼”中达到“获以渔”的效果。

四、运算求解能力的培养

运算是指根据一定的规则,对数或式进行一系列操作以获得确切结论的运演过程,运算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方向,要有算法依据。运算求解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问题的条件和要求,灵活运用运算法则、算法和算理,寻求和设计合理、简洁的运演途径,对问题加以解决的能力。

圆锥曲线历来是高考的热点,而考生常因概念不清,运算能力薄弱造成失误的不乏其数。因此,在圆锥曲线的教学过程中,要强化运算能力的培养。

案例4:引导学生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

给学生较多思考问题的时间,虽然化简式子会感到有困难,但我先让学生尝试,适当提示学生:化简的关键在于将根式去掉,而去根式则要两边平方,为了简洁应该先移项再平方。逐步尝试求出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标准方程。培养学生的运算意志,坚强的意志对学生能够长期进行准确、快速的计算,会产生良好的作用。

五、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

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恰当的,有诱发性的问题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方法之一。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设计问题要有启发性和引导性,要有科学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主动去研究和探索。

案例5:在教授椭圆的标准方程一课时,通过探究、归纳出椭圆的定义之后,设计了下面一个环节――椭圆定义的再认识。追问:为什么要满足2a>2c呢?(1)当2a=2c时轨迹是什么?(2)当2a

如果每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都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学生思维能力就一定会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培养中得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有相应的提高,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红桥高级中学 225001)

上一篇:初中语文3D教学法 下一篇: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