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当构建话题打造有效课堂

时间:2022-08-11 08:13:46

恰当构建话题打造有效课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恰当构建课堂教学的话题很有必要。课堂教学的话题构建巧妙,加之有效的方法指导,不仅可以启发学生领会教学内容,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将打造出有效课堂。现结合部分教学实例,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实践体会。

一、创设情境,解读文本

对文本的解读,需要教师的深入引导,特别是对学生在对文本体会不深,把握不住人物情感时,恰当地创设情境,会让学生与文章的主人公产生共鸣。

如教学《二泉映月》时,通过对比两次听泉引入,以“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一句为突破口,通过阿炳两次到二泉听到的声音的不同,我设置了问题“为什么阿炳再次来到二泉池边会听到‘叹息、哭泣、倾诉、呐喊’声音?”这时,我引导学生在第四段中边读边寻找答案,学生很快回答出:“人生的坎坷。”我顺势将学生引入第三自然段去进一步探究思考阿炳人生的坎坷,并为学生创造了几个“苦难”情境,小组合作发挥想象说话,联想到阿炳一生命运的凄惨,他与命运的抗争,他对音乐的热爱,心理体验更加丰厚。这时,让学生再回到“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这段话,通过调乱这四个短语的顺序,让学生体会这四个短语在表达感情上的递进,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二、以感促练,相得益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海伦・凯勒》这篇课文的内容,对教育学生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是最好不过的一篇课文了。

教学时,抓住:“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瘪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的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学生自主圈画出感受最深的词语,“不分昼夜、拼命、不停、如饥似渴”等词语,体会到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我又转到了通过想象指导学生上。我让学生闭上双眼,通过我的讲述:“白天,海伦不停摸盲文,拼单词,以至小手都摸出了血,仍不放弃。晚上,亲人都入睡了,她还在不停地练习。一阵风吹来,吹走了她的睡意,她继续练习……”同学们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学完本课后,学生被海伦的精神感动了。

三、揣摩语句,锤炼文字

课本的知识是狭窄的,学生必须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来丰富知识,提升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单纯地“教”教材,而应该是用教材“教”,抓住文章的重点段落开展教学,通过有效引导,让学生会阅读,进而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

如学习《会椋鸟》这一课时,明确描写灰椋鸟归林的重点段落后,让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小组合作体会灰椋鸟的特点。小组讨论之后,如有的学生抓住“整群整群、一批一批、浩浩荡荡”体会出了灰椋鸟归林的规模的庞大。“列队飞行,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

形”可以看出是一群非常有秩序的鸟。”……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美美地读读课文。在感悟语言美的同时,注重指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讨论去掉“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好吗?为什么?体会比喻句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如“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改成陈述句好吗?为什么?此时你有什么感想?把“观赏”换成“观察”,可以吗?为什么?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学生达到了对知识的积累与内化,明白了充分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对文章表达的效果,对自己的写作也起到了很好的指导

作用。

四、找准动情点,提炼情感

在学习《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篇课文时,学生对“‘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的含义理解比较浅显。我深情地说:“同学们,现在我们想象一下儿子种花,父亲赏花时的情景。父亲欣赏着美丽的花儿,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看到给父亲带来了这么多快乐,儿子的内心是多么兴奋!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齐读这句话。”“父亲在给儿子的信中说,你种的花儿不仅给我带了欢乐,而且让全岛的人都感受到了幸福。你付出了劳动,但给别人带来了快乐,你是最值得尊敬的人。此时,儿子的内心是多么激动!”带着激动的心情,再来读一下这句话。“当你帮助别人、教育了别人,给别人留下美好东西时,你的内心是充实的,是自豪的。”带着感情再读这句话。学生在多次朗读中,升华了感情。这时,我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这句话的含义,文思如泉,水到渠成。“我明白了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付出就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我要做一个无私奉献的人,像时传祥、王进喜,甘为绿叶,甘为人梯。”“‘关心他人,快乐自己’这则公益广告说得真好。”……学生畅所欲言,情感再次得到提升。

教师恰当地构建好课堂交流的话题,通过有效方法指导,实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打造有效的课堂教学,引领

学生走进阅读,学会阅读,必将开启语文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王修兴.“话题型”教学模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新一代月刊,2012(2).

上一篇:以兴趣带动课堂气氛,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下一篇:关于劳动与技术教材的点滴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