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验教学出发,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2022-08-11 07:43:28

从实验教学出发,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摘 要: 本文主要从用演示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演示实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加强对学生实验的指导,重视趣味性小实验的开展等方面,阐释从实验教学出发,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实验教学 教学有效性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主要手段,要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就不能忽视实验的教学作用,同时,实验也是学生学习物理,探索物理问题的重要方式,忽视实验寻找提高物理教学效率的路子是不科学的。欲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必须立足于实验,重视实验的开展,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从实验出发,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用演示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直接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老师需要考虑的因素,演示实验可以将实验现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产生学习物理、探索物理问题的兴趣。假如老师能设计巧妙的、现象比较新奇的物理实验,就会使学生产生很强的好奇心,从而提高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浮力知识时,可以补充做这样一个演示实验:用一个塑料背心袋,细的金属丝作为器材。实验的时候,将细金属丝扣在背心袋的背带上,然后在离塑料袋20厘米左右的金属丝上系上酒精棉,点燃酒精棉的时候,两手将背心袋抖开,并使口朝下,酒精棉燃烧一会儿,学生就会看到塑料背心袋徐徐上升了。学生看得很出奇,非常兴奋,总想知道其中的奥秘。老师在设计新奇的演示实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注意实验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联系,联系越紧密,教学效果往往就越好。

二、做好演示实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演示实验的成功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强化,也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如果老师的演示实验没有取得成功,学生就会觉得很扫兴,而且学生未能得到直观的感受,从而影响到他们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削弱教学效果。为了强化课堂教学效果,老师在做演示实验的时候,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做好充分准备。在上课前,老师应该完整地做一遍演示实验,不能怕麻烦。需要的器材应该写好清单,尤其是一些小物品,缺失了会影响到整个实验。有些电学器材,时间长了会接触不良,因此,在上课前,老师要完整地做一遍实验,以防万一。

2.老师在演示实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不能粗心大意。初中生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老师不好的操作习惯可能会被学生学习去。比如,照相机、望远镜的镜片不要用手直接去擦,点燃酒精灯后的火柴不要随便扔,熄灭酒精灯的时候,要用帽来盖灭;连接电路的时候,开关要断开,并从电源的正极开始,等等。

3.提高可视度。演示实验的目的给学生提供直观的素材,从而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抽象的物理原理。但现有的物理实验器材多数比较小,稍微后排的学生就看不清楚。为了增加演示实验的可视度,老师做演示实验的时候,应该选择大尺寸的器材,刻度线要明显,后边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围到前面来,可以利用展台进行放大处理。

三、加强对学生实验的指导

提高物理教学效率,不能完全指望老师的演示实验。新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特别重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老师应该放手让学生多做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理解物理原理,探索科学的奥秘,从而提高科学素养。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习惯于向学生灌输知识,希望他们能在各类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这样的教学模式,只能将学生培养成考试机器,造成学生高分低能。而新课改要求全面发展学生,尤其重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动手实验的机会,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于初中学生刚接触物理,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很欠缺,离开老师的指导,实验课上常常会出现各种乱象,有的能力强的学生提前做完了实验,坐不安宁;有的成绩差的学生无法顺利地完成实验,而大喊大叫。因此,上好物理的实验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老师应该做好指导工作。

首先做好准备。老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前,要预测本班学生可能在实验中出现的情况,要估计到实验中的哪些环节是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列出在上课时向学生强调的事项。指导学生的实验应该包括实验的操作技能及实验的重要环节。比如,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弹簧秤应该在运动过程中进行读数,而不是将弹簧秤停下来进行读数,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这样做的原因——摩擦力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弹簧秤停下来读数,就是忽略摩擦力,还要指导学生如何操作——两个学生进行合作,一个将弹簧秤拉着做匀速运动,另一个学生读数。

在指导学生做实验的时候,先要求学生检查老师分发的器材是不是齐全,对所进行的探究性实验,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并建立好合作实验小组,然后允许学生动手。比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原理的时候,先请学生检查一遍器材。当学生动手实验时,老师在课间进行巡视、指导,如果学生遇到问题,先请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假如某些问题具有典型性,则可以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讨论。比如,某学生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受不到像,这是什么原因呢?可以组织全部学生进行讨论,并通过实验解决问题。

四、重视趣味性小实验的开展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开展趣味性小实验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物理教学效率。趣味性小实验,所用的器材简单,操作方便,而且具有耗时少,效果显著的优点。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老师要注重趣味性小实验的开展。比如,用筷子提起米杯、烧不死的小鱼、瓶子吞鸡蛋等小实验,不仅形象、生动,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能方便地让学生亲自动手,从而促进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

总之,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必须依靠实验,重视实验的教学作用。利用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离开实验谈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无疑是空中楼阁,不切实际。

参考文献:

[1]娄进.开发巧妙的物理实验资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邓德坚.浅谈初中物理课堂中教学高潮的创设.中学物理,2010.

上一篇: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推广 下一篇: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