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

时间:2022-08-11 07:23:34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

现代教学理论指出,当前看教师的主导作用,已经不只看教师的讲授水平,更重要的是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心理角度看,学生的求知欲望是一种内在的兴趣,是一种强大的学习动力。学生一旦对数学有了兴趣,就能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树立新理念,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深入钻研课标和教材,讲究方法,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数学知识的主人,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让数学课堂教学焕发出无穷的生命活力。

一、巧妙导入,诱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如果教师的新课导入新颖、恰当、有趣,就会使学生兴趣盎然,减少学习的阻力,使学生集中精力进入新课的学习,新知识就会迎刃而解。

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时,虽然百分数是学生将要学习的新的数学知识,但是,百分数在电视、报刊等媒体上经常出现,学生似懂非懂。因此,在上课伊始,我运用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播送的新闻片段:“1950~1988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平均增长速度是13.2%,日本是10.9%,意大利是5.6%,德国是5.8%,法国是4.4%,美国和加拿大都是3.9%,英国是2.4%。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从1965年到1986年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中国是5.1%,巴西是4.8%,埃及是3.1%,墨西哥是2.6%,印度是1.8%,阿根廷是0.2%,智利是0.2%。1979~1986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9.2%,而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为2.6%,发达国家也仅为2.3%。”然后,我提问学生:“新闻中出现的这些数你们认识吗?在哪里见过吗?”从而引出课题。用这样形式导入新课,学生初步感知了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把百分数与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体会到学会百分数对于指导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用处,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二、精心设疑,唤起兴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为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们要精心设疑,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在新旧知识连接点上设疑

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复习“商不变的性质”。由于分数与除法是有联系的: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的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分数值相当于商。所以,在教学中,我提问学生:“商不变的性质的内容是什么?你能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联系商不变的性质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吗?”顿时,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课堂非常活跃。此时,我随即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共同总结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2.在类比中设疑

在学习线段、直线和射线这三个相似、相近的概念时,学生容易发生混淆。这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线段、直线和射线有什么区别?”让学生产生疑问,然后引导学生认真进行观察、分析、比较,从而清楚地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区别是: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

3.在知识的衔接处设疑

在教学“除数是小数除法”时,我们可以先把除数转化为整数,然后按照整数除法计算法则去除。如:每支铅笔0.20元,1.20元能买几支?4元呢?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能列出算式并算出结果,但不会列竖式进行计算。此时,教师适时给予点拨:用学过的小数除法知识来解答。这时,学生议论纷纷:“如果除数是整数就好办了。”我抓住这一机会进行启发:如果把除数变成整数,要使商不变,有什么办法呢?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2÷0.2=(1.2×10)÷(0.2×10)=12÷2=6。这样,借助于商不变的性质,学生理解了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算理。

三、寓教于乐,引发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此,他们对具体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新奇动人的事物比较敏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具,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寓知识教学于活动之中,让学生体悟到学习的无穷乐趣。

在教学“比例尺”知识时,上课伊始,我首先拿一张地图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能从这张地图上看出我们福建到北京的距离是多少千米吗?”学生们都摇头。这时,我顺势揭题:“今天我们只要学习比例尺,就可以从地图上量出我们福建到北京的距离有多少厘米了。请大家认真学习,学会以后,我们就可以从地图上量出任意两地间的距离,可以进行全国旅游或全球旅游,你们说好吗?”大家顿时兴趣盎然,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巧妙导入,第一锤就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要精心设疑,巧设冲突,寓教于乐,从而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数学教学效率,让数学课堂涌动无穷的生命活力。

上一篇:用爱架起沟通学生心灵的桥梁 下一篇: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