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夏你虚了吗

时间:2022-08-11 06:31:08

【摘要】暑邪致病的另一个特点是多夹杂湿邪,《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可见脾最怕湿邪,湿邪很容易损伤脾之阳气,造成脾的运化功能失常,这就是中医所说的“湿困...

俗话说:“入夏无病三分虚。”夏季高温酷暑,人们睡眠不安,进食不香,更兼动则大汗伤阳,身体损失不少。立秋以后,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极易倦怠、乏力、纳呆等。民间素有“秋补”习俗。依照祖国传统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秋季进补贴秋膘,可以帮助人体弥补夏天造成的“虚”,更好地恢复和调节各脏器机能。此外,秋季是丰收的季节,也是一年四季当中食材最丰盛的季节,这也为进补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入秋,该如何科学进补、调养身体呢?

“冬令进补,来年打虎”是一句耳熟能详的俗语。然而从逻辑上分析,首先是要有“虚”才能进补,“虚”来自哪里?

首先要明确,“虚”可以发生在任何季节,有先天禀赋造成的,有后天失养造成的,也有因病造成的,表现为面色无华、精神疲惫、气短音低、自汗盗汗、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饮食减少,舌质淡胖或瘦瘪,脉虚细无力,等。其次要明确,各个季节 “虚”的发生情况呈不均匀分布,表现形式上是有差异的。

过夏为何容易虚

夏季是一年中最炎热、最潮湿的季节,也是万物生长最旺盛的季节,补给往往跟不上消耗,是人体最容易“虚”的季节,所以人们常说“入夏无病三分虚”。我们知道,外淫分为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因素。夏季主气是暑,暑邪为阳邪,为火热所化,暑邪伤人,多出现一系列阳热症状,如壮热、心烦、面赤、脉象洪大等,中暑、热射病等就有这类表现。热盛可以耗伤津液,所以夏季即使摄入很多水分,还是容易造成脱水的症状,体重也容易减轻。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自然万物生化循环的基本规律,夏季人体的新陈代谢加速,户外活动和运动增加,储藏了近一年的营养物质不断被消耗;而这个时期人们的胃口却往往不是太好,摄入的食量赶不上代谢消耗的速度,所以夏季人们常常出现消瘦的情况。夏天细菌繁殖旺盛,食物容易变质腐烂,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受高温影响,人们又多喜欢进食一些寒凉之物,胃喜暖而恶寒,导致腹泻频发,加剧了人体代谢的失衡,虚证随之而来。

暑邪致病的另一个特点是多夹杂湿邪,《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可见脾最怕湿邪,湿邪很容易损伤脾之阳气,造成脾的运化功能失常,这就是中医所说的“湿困脾土”。湿邪黏腻不净,容易滞碍肠胃,让人产生重着、困倦、厌食等不适的感觉,吸收功能也会因此而降低,虚证由此而生。

夏季虽是阳气旺盛的季节,然而寒邪并非消失,夏天的“寒邪”是一种不时之气,伤起人来可不含糊,特别是现代空调技术的广泛应用,放大了寒邪肆虐的时间、空间,寒与热的频繁交替,人体难以承受,长期以往,“虚”证就出现了。

此外,夏季人们睡眠少、活动多以及蚊虫叮咬等因素也使得人体在入夏以后容易逐渐显现虚象。

夏虚伤人在秋冬

从表现形式来看,夏天的“虚”主要是气虚和阴虚。夏季阳气常常升发过度,使人体开泄而多汗。汗出过多,则耗伤津液;津液亏损可出现口渴喜饮、尿赤短少等症状。津液属阴,津液亏损是阴虚的一种表现。暑热之邪扰动心神,则心烦闷乱而不宁。在大量汗出的同时,往往气随津泄而致气虚。所以伤于暑者,往往可见气短乏力,甚至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夏季之后秋季来临,夏季种下的“因”在秋季结“果”,使虚者更虚,外邪趁势而入。秋季的主气是“燥”,燥邪多从口鼻而入,其病常从肺卫开始。燥邪致病干燥且易伤津液,表现为体表肌肤和体内脏腑缺乏津液,干枯不润的症状,如口鼻干燥、皮肤干燥皱裂等。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外合皮毛,外感燥邪,最易伤肺,而致干咳少痰、口鼻干燥。燥邪也能够造成阴虚,使身体缺水。如果夏日已经有阴虚的征象,到了秋季,阴虚的征象必然进一步加重。秋季在燥气中还暗含秋凉。人们经夏季过多的发泄之后,机体各组织系统均处于水分相对贫乏的状态,如果这时再受风着凉,极易引发头痛、鼻塞、胃痛、关节痛等一系列症状,甚至使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对这种变化适应性和耐受力较差,更应注意防凉。

《黄帝内经》记载“夏伤于暑,秋为疟疾”,意思是说夏天容易中暑,如果被暑邪伤害,也许当时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但等到了秋天,人体可能出现疟疾等疾病。夏季不注意养生保健,病在秋季,加重在冬天;反之,在夏季如果做好防护工作,就能为秋冬的健康打下基础,顺利度过整个秋冬季节。

夏虚需要秋补

夏季体重的下降一部分是生理性的,不需要特别关注,因为夏季偏热,不需要太多的脂肪保持体温。但也有一部分体重下降则带有病理的成分,特别是下降的程度如果超出正常限度,尤其要注意。我国江浙一带有“立夏称人”的习俗,即在立夏这天称一称体重,考测一年来体重变化的趋势;在立秋这天再称一称,以衡量体重在多大程度上受到疰夏的影响。

立秋以后,白天虽然依然炎热,但是天气却已经逐渐转凉,早晚温差开始变大。自然万物也进入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的阶段,所以立秋是大自然由阳盛渐变为阴盛的转折点。过夏造成的虚是否要在秋天补回来呢?一般认为,秋天不是大补的季节,可以适当清补。清补,并非指只吃清淡之品,而是中医概念上的“先清后补、补而不燥、调和阴阳”之补。通俗来说就是先把体内的毒素、油腻清除,全身通畅之后再补阴补气,全面调理。

秋季饮食首先是养肺。秋气内应肺。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是人体真气之源,肺气的盛衰关系到寿命的长短。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甘蔗、燕窝、梨、藕、菠菜、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其次要少辛增酸。秋季肺的功能偏旺,而辛味食品吃的过多,会使肺气更加旺盛,进而伤及肝气,所以秋天饮食要少食辛味食物,如葱、姜、蒜、韭菜、辣椒等。宜多吃酸性食物,如苹果、橘子、山楂、猕猴桃、石榴、葡萄、芒果等,以收敛肺气补肝气。需要注意的是,瓜果的量不能太大。入秋后大量进食瓜果,势必助湿邪损伤脾阳,脾阳不振则不能运化水湿,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另外,秋季比较适合多吃粥。初秋时节天气仍较热,空气潮湿,闷热蒸人,且秋季瓜果成熟,难保人们不贪食过度,这些均会伤损脾胃,所以秋天早晨多吃些粥,既可健脾养胃,又可带来一日清爽。秋燥症状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可行“药补”。秋季药补的基本原则应以滋润为主,忌耗散。常用的药物有西洋参、沙参、芡实、玉竹、天冬、麦冬、百合、女贞子、胡麻仁、干地黄等。

上一篇:浅谈美好家园之小区规划 下一篇:李宁N90Ⅱ羽毛球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