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渐进式改革的成功与困境

时间:2022-08-11 02:22:02

论渐进式改革的成功与困境

摘 要:“渐进式改革”是“中国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一种在保持社会稳定有序中的比较成功有效的改革,也是中国改革的基本方略;“渐进式改革”模式在今天遇到一定的困境与难题。

关键词:渐进式改革;中国模式;特征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7-0216-02

一个国家的稳定发展,取决于能否通过改革找到自己的路径。而寻找这个路径的主动性越强,折腾与反复就会越少。中国的改革已经持续进行了三十多年,理论界将中国的改革称之为“渐进式改革”,并已成为共识。“渐进式改革”既是中国改革的基本方略,也是中国改革的一大特点,同时也是“中国模式”的重要特征。所谓渐进式改革,是指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采取循序渐进的、有步骤、分阶段的方式推进改革,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方式集中表现为从“易”到“难”,从传统体制外到传统体制内,从传统体制内易于突破的到需要攻坚的内核的改革顺序。这条道路具有先农村后城市、先试点后推广、先易后难、先增量后存量等特点。渐进式改革既形成了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激励和竞争机制,又强调人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而体现社会公平与公正,实现效率与公平兼顾的目标。尽管目标与现实仍然有着很大的距离,但为之进行的改革举措都在付诸行动。

一、“中国模式”是一种在保持社会稳定有序中的“渐进式改革”模式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1] 亨廷顿强调在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稳定与政治秩序。他认为,“人类可以无自由而有秩序,但不能无秩序而有自由”[1]。按照这一观点,笔者认为,“中国模式”是一种在持续保持社会秩序前提下的渐进式改革发展模式,保持社会稳定有序是改革的重要前提条件。改革是对社会利益的重大调整,其复杂性、艰巨性都对社会稳定构成巨大压力。因此,在改革方式的选择上必须考虑如何把对社会稳定的压力,尽可能降低到社会和公众可承受的范围内,从而实现平稳转轨。如果采取过于激烈的方式,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社会震荡,恶化改革的社会环境。中国模式不同于俄罗斯“休克疗法”式的激进改革,也不同于苏联时期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和之后的“激进改革”,是一种稳健的在保持社会安定有序的条件下的渐进式改革,充分考虑到社会和人民可以承受的程度。特别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保证了改革的顺利推进和社会发展的活力与效率。中国三十多年来的改革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即坚持在稳定的环境中推进改革,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中国从实际出发,采取循序渐进的改革,把较大规模的经济体制改革与稳健的政治体制改革相结合。循序渐进改革的特点是先易后难,先试点后推广,从点到面、由浅入深,先农村后城市、先沿海后内地、先经济后政治。循序渐进的改革没有触及现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基本制度,而是以现有体制中薄弱的环节或不适应的地方作为切入点,从局部到整体,以一种试验的方式和逐步过渡的策略推进改革。循序渐进改革的改革措施能够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支持,可以把改革的风险掌控在改革的过程之中、化解在成效之内。在循序渐进改革的过程中,党和政府可以比较容易地监控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方针政策,坚持在稳定中求发展,以发展促稳定,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在不断深化改革的同时确保社会稳定发展。

二、“渐进式改革”:中国改革的基本方略

“渐进式改革”是中国改革的基本方略,也是中国改革的一大特点,具体表现在:在改革开放顺序上,改革采取了先生产后流通、先经济后政治文化社会其他领域,开放采取了先东部沿海后沿江沿边和内陆地区的策略;在改革开放路径上,采取了从下到上、先易后难的路径;在改革开放进程上,采取了先点后面推广的方式;在改革开放的利益分享结构上,采取了先改革增量,然后以增量改革带动存量改革的激励办法。渐进式改革的优点表现在:群众比较能够承受,也有利于锻炼广大群众的承受能力;引起的震荡小,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改革的领导者积累和总结经验,探索和开拓改革的新途径。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稳定有序的政治秩序,激发了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中初步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渐进式改革大大降低了由改革带来的风险成本,使得经济社会发展能够实现平稳整体推进。但是,这种方式由于先改先行和后改后行带来了团体或个人在占有资本、资源、市场等方面的机会不均等,无形中就形成了各种既得利益集团。在改革过程中,这些既得利益集团(部门或个人)利用公共权力、公共资源、金融资本等关键要素,获得了比别人要多得多的“好处”,并借助自身在体制和决策上的优势地位,垄断资源、扭曲市场、忽视社会公共福利,刻意强化集团和个人的既得利益而阻碍改革。因此,要想消除市场扭曲,促进公平竞争,创造均等的机会,就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有学者认为,中国发展所遵循的是“政策主导型的渐进式改革”路线,这种“政策主导型的渐进式改革”模式区别于“民意主导型”的、由体制外力量所推动的权利驱动或利益集团驱动的民主变革模式,其改革政策主要由来自执政党和官僚精英等体制内的力量所推动,以改善治理效果为目的。依照这种观察,中国的发展取决于“决策模式的变革”。因此,有学者关注中国决策模式的变化,指出在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过程中,专家、传媒、利益相关群体和人民大众发挥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关门模式”和“动员模式”逐渐式微,“内参模式”成为常态,“上书模式”和“借力模式”时有所闻,“外压模式”频繁出现,这表明中国党政决策方式开始走向多样化[2]。类似的观察和评论也支持了上述观点,他们认为,中国政府在决策结构上已经从个人专断转向多元参与,在决策能力上已经从经验决策转向科学决策,在决策机制上已经从非制度化决策转向制度化决策,这些变化不仅表明中国政治运行机制的重要发展,而且产生了许多有利于中国发展的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结果[3]。

三、“渐进式改革”在当下的困境与难题

有学者对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提出了质疑,如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撰文认为,“很多人在十几年、二十几年以前就下了一个大的结论,说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比东欧休克疗法的改革远远要好。但是我觉得从学术研究的角度,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讲,当时的结论很显然是为时过早。今天回过头来看,他们下的结论如果说不是错误的话,也至少是值得怀疑的。今天我们看到什么局面呢?你通过渐进式改革,先改经济然后再考虑改政治。现在回过头来看的话,我觉得当时很多人在逻辑上犯了一个错误。”[4] 陈志武指出,先通过经济改革获得效益与财富后,改革的动力就会逐渐弱化,其他改革如政治体制改革的阻力就越来越大了,使得改革难以为继;做出判断渐进式改革比休克疗法的改革更好的结论的人,他们的逻辑上欠缺的地方就在这儿,因为没有考虑进去人的本性。针对这一观点,笔者认为,任何一种改革模式或方式都有其利弊,既不能认为激进式改革就一定是不好的,也不能以为渐进式改革就百好而无一弊,在这点上,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即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或好处,这是我们衡量改革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从实际来看,中国独特的渐进式改革方式,不仅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快速增长,有效防止了激进式改革可能给经济增长带来的“J型曲线”效应或更为糟糕的“L型曲线”效应,也得到了社会普遍的理解和支持,保持了社会的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渐进式改革可以是一个大国在“稳定优先”的前提约束下,规避改革风险的有效办法,它实际上是对改革的代价采取了分期付款的方式来分散风险。

回首三十多年的改革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渐进式改革战略,在保证原有利益格局不受到急剧性冲击的前提下,使市场制度能够以“边际演进”的方式获得生长。在这一过程中,市场的力量和益处通过“涓滴”效应和“墨渍”效应,逐渐在传统体制内渗透和扩散,从而为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转型创造了水到渠成的条件 [5]。当然,渐进式改革方式也导致新旧两种体制相持的时间相对长一些,会产生一些新的矛盾。首先,由于改革是渐次推进的,这就给旧体制以足够的时间来与新体制抗衡,双方在摩擦和较量的过程中,旧体制仍旧会在一些方面起作用,而且有可能会牵制或者侵蚀新体制,从而增大改革的难度。其次,由于采取边际演进的累积性的步骤,两种体制并存和僵持的时间比较长,这就为在两种体制之间“套利”提供了可能。那些可以从套利中得到好处的既得利益者,可能会与传统体制的既得利益者一道,成为抵制改革进一步向纵深推进的力量,这也将增大改革的难度。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目前中国需要由上向下推进的改革领域越来越多,基本都涉及到上层建筑和深层次改革。这些领域的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的范围广,利益关联群体多,改革需要支付的成本高、难度大。比如进一步调整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改革财税体制,限制行业和部门垄断,继续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消除收入分配不公平,完善资源环境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健全教育、医疗、养老、救济等社会公共服务体系,还有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步伐等等,所有这些继续采取以往从下到上、先易后难、先点后面的改革路线和方式,显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另外,当前中国面临的改革开放环境与一二十年前已有很大的不同,改革开放要解决的问题和实现的目标也与以前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在新的发展时期,必须选择新的改革开放路线。从当前看,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大方向不能改变,但在改革上应该采取“从上到下、以难带易、内外联动、重点突破”的路线 [5]。实行这种改革路线,就是要破解改革难题,找准影响当前和今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和重点领域,自上而下地推进改革,创新发展思路,集中力量统筹经济与社会及政治改革,统筹城乡、区域改革,统筹对内对外改革开放联动,为中国持续平稳快速发展创造好的制度条件。

参考文献:

[1] 塞缪尔・享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8-41.

[2] 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6,(5).

[3] 王磊,胡鞍钢.结构、能力与机制:中国决策模式变化的实证分析[J].探索与争鸣,2010,(6).

[4] 陈志武.中国渐进式改革并不比休克疗法好[N].东方早报,2010-12-23.

[5] 马晓河.渐进式改革三十年:经验与未来[J].中国改革杂志,2008-09-10.

上一篇:论调解在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审理中的适用 下一篇:论现代传媒环境下的声像档案信息资源发掘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