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法”改善民办院校教学效果的探讨

时间:2022-08-11 01:09:41

“导学法”改善民办院校教学效果的探讨

摘要: 民办院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发挥主导作用,引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科学运用“导学法”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按照学生学习状态,施以“教学三导”;按照知识类型,采取“考核三导”;按照学生性格特点,实施“教育三导”。用心施“导”,使“学”有成效,会让教师增强使命感,收获成就感;使教学过程妙趣横生,妙不可言;使教学效果令人满意,实现目标。

Abstract: Private institutes have raise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eachers that they should play the leading role innovatively to trigger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Scientific application of the "guiding learning method" can bring good teaching effect. According to students' learning state, the "3 Teaching guides" is applied; according to types of knowledge, the "3 Evaluation guides" is applied; according to students' personalities, "3 Education guides" is applied. Teachers' dedicated guidance will lead to effective learning and thus enhancing teachers' sense of mission and achievement. The teaching process can be very interesting and the teaching goal can be achieved.

关键词: 导学法;民办院校;教学效果;探讨

Key words: guiding learning method;private institutes;teaching effect;discussion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6-0239-02

0 引言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机结合,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并保证良好教学效果的基本原则。教师主导,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导向作用[3],扮演传授、指导的角色;学生主体,则是学生在学习中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接受、获取知识。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1]。教师实施教育是为了让身为主体的学生真正受益,并成长为符合培养目标要求的有用之才。当学生的学习状况与教师的期望有差距时,则应该遵循“有教无类”的古训,需认真思考的是教师。目前,民办院校学生的普遍特点是学习能力不强、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方法不好、学习效果不佳。这种现状难煞教师:讲多了,学生消化不了;放低标准,又有悖于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如此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创造性地发挥主导作用,引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不会学、不愿学,教师要教其学、导其学,即所谓“导学法”。如果教师能够以教会学生为目标,爱生如子,科学地、耐心地去“导”,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导学法”的概念

“导学法”属于教师主导作用的范畴,是教师常规主导内容的延伸和扩展[2]。“导”,即由教师设计和决定教学的方向、内容和方法,同时要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既要言传,又要身教,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要靠教师引导,教师要对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负责。而“学”,是指让学生肯学、善学、学出成效。诚然,教师的导只是外因,学生能够主动地学、善于学才是内因。“导的好”要通过“肯学习”起作用。只有“导的好”而没有实现“学的好”,则教学效果无从谈起。“导学法”就是要在教师精心设计指导、鼓励帮助劝说的作用下使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出主观能动性,从不会学到善于学,从不愿学到肯于学。“导学法”没有固定模式,形式不能单一、僵化,而是应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进行量体裁衣;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精心设计;根据学生性格特点灵活调整。教师不能只做站在高处的“指挥家”,而需要走到学生中间成为“同路人”,必要时要俯下身来,手把手地教,以不放弃为原则,通过“导其学”的过程,达到“提高了、学会了”的目的。

2 民办院校学生的学习状况

民办院校不乏“好学生”,这里“好学生”的概念是广义的,品德好、求上进、能克服困难就可以获此“殊荣”。当然,由于录取批次的限制,民办院校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成绩确实不甚理想,要么总体平平,要么偏科严重,学习方面困难重重。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经过分析归纳,民办院校学生大体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①学有成效型——认真听课,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积极主动参与实验,考试时对自己高度负责。他们学习的特点是基本上能掌握教师讲课的精髓。教师水平高,他们就会学的更好,所以他们对好教师的期望值要高,一些不能满足他们求知需要的教师会使他们很无奈,很失望。②事倍功半型——认真听课,想独立完成作业但有困难,看书做题肯下功夫但抓不住重点,积极参与实验但动手能力受限,考试认真但发挥不理想。他们对教师水平的要求不高,但很依赖于期末复习时教师的引领和圈点,所以他们更喜欢那些与他们心理距离近、能直接帮助他们提高成绩的教师。③投机取巧型——听课经常是心不在焉,作业基本上是拷贝他人,考试前才看书,只想有人给划题圈重点,想办法向高年级学生讨取过关经验。他们往往头脑聪明但不定性,有实验动手能力但缺乏严谨的工作态度,他们对教师的评价不是取决于教师的学术水平或讲课能力,而往往是这两者之外的东西。④自甘落后型——时常旷课;上课经常走神或睡觉,不带学习用具甚至教材,基本回答不出教师的提问;作业照葫芦画瓢,实验时擅于观望,懒得动手与思考;考试卷面书写混乱,无耐心分析,草草收场。他们对教师是谁并不关注,教的好坏也无所谓,有的学生来校学习非己所愿,读大学主要是为了安慰家长。

根据数名教师的问卷,四种类型的学生所占比例统计如表1。

3 “导学法”的理论分析[2]

导学制教学模式是近年来教育界提倡的新的教育模式,导学教学应该是教育的发展趋势,真正的导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对于学生的创造思维的培养会有很大的帮助。

第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是贯穿始终的,教师是搞好教学的关键,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在教师的参与和组织下进行的。民办院校学生的学习状况是一种客观现实,需要教师面对。教学过程本身就是教与学这对矛盾对立统一的过程。无论是什么样的学生,教师的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性质。从某种意义上讲,越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越需要教师科学恰当地“导”,所以,“导”为先。第二,教学中教师要遵照客观规律,传授知识和技能要按照一定顺序逐步实施。要牢记: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教育学生,使其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进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这一培养教育过程具有规律性,故可控制。教学中学生不仅是受控体,而且是具有高度自我组织能力的自控系统,从控制论观点看,教学效率低的原因在于教学目标不明确,控制程序未具体说明,反馈低效,缺少对教学的控制。要实现有效控制并得到有效反馈,必须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所以“导其学”为径。第三,要实现由接受教育模式向自主学习模式的转变,首先教师要把学生真正当作有主体性的人,赋予他们以应有的权利,尊重其人格,平等地对待他们。其次要给学生以自由的空间,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启发和诱导,发展其求异思维,开展创造性活动。教师教的再好,也不能代替学生去学习与思考,正所谓“鱼”和“渔”的差别。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需要掌握获取知识的技巧和方法,所以“学”为本。

4 “导学法”的体验

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要了解被教对象。学生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有必要知道学生的所知、所想,以及他们对学习的期望,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实现学习愿望的好帮手。如果教师给学生的感觉是能够帮助他们完成该课程的学习,乃至良师益友,那么教师就能够受到学生的欢迎;如果学生感觉到教师具有足够的能力和水平为他们传授知识,那么他们就会喜欢听课,愿意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这是实施“导学法”的基础,有了这个前提,“导学法”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4.1 按照学生学习状态,施以“教学三导” 指导:如上所述的学有成效型学生,往往喜欢和教师探讨专业的应用与发展,所学知识在专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将来能否用得上等等问题。此时,教师要正确地指导学生客观分析事物,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书本知识,鼓励学生广学、博学,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深厚的知识基础。引导:对于事倍功半型和投机取巧型学生,正确、恰当的引导是必要的,他们往往学习无方,既没有方法也找不到方向,非常需要老师的指引。如果老师能不断地关注他们,在他们迷茫时给予及时的引导,教会他们如何抓住重点、如何掌握核心内容,这样能让学生少走很多弯路,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提高学习效率,取得好的学习成绩。辅导:自甘落后型的学生表现为与老师保持距离,不愿意与老师交流,自认为差距太大,无法学会。由于知识积累的不足,他们要通过耐心的辅导才能掌握新知。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或亲自、或组织优等生适时对其进行课后辅导。事实上,得到及时辅导和帮助的后进生还是能够经过努力完成学业的。

4.2 按照知识类型,采取“考核三导” 疏导:对于有必要学会,但很难记住的大型公式、定理,与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不如采取疏导的方式,直接给出。考点可以在试题中巧妙设计、科学处理,使学生学会灵活应用收效更大。这种“疏导”的方式肯定比“难住”效果好。如果学生因记不住公式而放弃了做题,那就背离了教师的初衷。诱导:对于理论性很强又容易混淆的概念性知识,出题时要想办法诱导学生由浅入深、逐级递进。单调地让学生背定义、答概念并不是明智之举,而应采用填空、选择、判断等题型,“谜面”看似简单,“谜底”似露非露,但不容易马上答出,学生就会跟着题意去分析,按照自己掌握的知识写出标准答案或近似答案。这一过程也是诱导学生学知识的过程。训导:对于实践性的知识以及需要掌握的计算型题,就要进行真实演练、真做实训。实验课,要求学生演示实验结果,说明实验过程,并回答随机提问;计算题可以针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选学生代表到黑板上讲解。这种训练,应试学生需要备课,其他学生会带着好奇和新鲜感来听同学讲课,大家会在训练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4.3 按照学生性格特点,实施“教育三导” 开导:对于性格内向、不爱交流,或有自卑感的学生,要在教学过程中适时予以开导。上课时对他们多提问、多鼓励;课下的沟通与交谈,更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将校园中充满正能量的事例评说一下,与学生共同分享积极与愉悦的感受。必要时也可以做一名很好的听众,能够倾听学生的心声也是对学生莫大的帮助。劝导:对于那些头脑聪明但不勤奋学习的学生,则主要采取劝导的方式。实施劝导时,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而需要与学生拉近心理距离,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谈问题。要知道,教师再好的建议也需要通过学生来实现,所以劝导需要更多地热心、耐心,乃至苦口婆心。这样的学生潜力是很大的,一旦醒悟会后来居上,所以教师不能轻言放弃。教导:对于胸无大志、自甘落后的学生,则必须进行教导。学生的掉队,教师不能视为与己无关,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总能发现个别学生不在状态,那就是需要施以教导的对象。大学生应该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这对他们是受益终生的。常言道: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如何“导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用心施“导”,使“学”有成效,会让教师增强使命感,收获成就感;使教学过程妙趣横生,妙不可言;使教学效果令人满意,实现目标。

参考文献:

[1]肖万凤.浅议“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 2009.

[2]高世俊.导学法及其问题,2010.

[3]王多宏,周俊明.教师主导作用的探讨,2011.

上一篇:辨析审价与审计 提升工程审价质量 下一篇:高职院校实施学分制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