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蜻蜓》给我的启示

时间:2022-08-11 01:07:45

那天和学生们一起学习《放飞蜻蜓》一文。在课临近尾声之时,我问道:“除了蜻蜓是益虫,还有什么重要的原因让同学们自觉地放飞了蜻蜓呢?”学生们在回顾全文后,自然地将目光聚焦到陶行知这位人民教育家的身上,并用他们特有的眼光来看待陶先生,用他们个性化的语言来评说陶先生,进而也引发了我的思考。

“大教育家还关心这么点小事”

几个小孩子捉蜻蜓,本来是件十分寻常的事,在一般人的眼中是微不足道的,或许会一笑了之,甚至会视而不见。但正是这件小事,却引起了陶先生的关注,并为此停下了自己匆匆的脚步,开始了自己的教育课——他与孩子们以蜻蜓为话题开始了促膝交谈,用浅显生动的讲解和具体直观的演示,让孩子们明白了许多知识,并最终做出了“放飞蜻蜓”的决定。我想,或许正是对这些小事的关注,体现了他这位教育家的品质。

“他亲切得让人觉得就像一位大朋友”

细细读课文,我们不难发现这种亲切的感觉洋溢在课文的字里行间。

亲切之感从地点上来。“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接下来他对孩子们的教育也就在田埂上开始了。坐下来,意味着他不再高高在上,而是和孩子们平起平坐,故而孩子们更认真地倾听着,观察着。这里不是“教室”,而是“田埂”;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随意的交谈,多么自然,多么亲切。

亲切之感从动作中来。“他停下脚步,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问:‘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这一刻,陶先生不是一个老师,更不是一位教育家,而是翠贞的邻家大伯,慈爱地抚摸着她的小辫子,亲切地唤着她的名儿。

亲切之感从“无声”中来。在提出“蜻蜓吃什么?”“蜻蜓的尾巴有什么作用?”这两个问题之后,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期间,陶先生都是“沉默无声”,不失时机地善于捕捉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说“还是翠贞说得对”。这样的“无声”把更多的探究权力还给学生,真正把学生引入学习主体的角色之中。

亲切之感从口吻中来。“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好不好?’说着,把蜻蜓还给翠贞。”没用命令式的要求,而是商量的口吻,把之前从翠贞手中“取过”的蜻蜓“还给”她,从而体现了陶先生的民主精神。

处处皆是教育之地,一处平常的地方;时时皆是教育之时,一个寻常的动作、一段可贵的沉默、一句商量的话语,让这样一位赫赫有名的教育家在孩子们的眼中就是一个普通的大朋友。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孩子们在真正了解了蜻蜓的相关知识之后,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放“放了它,了它,让它回家去!”达成共识后,翠贞“张开小手”“往上一送”,对蜻蜓的爱护之情溢于言表,并付诸行动,充分展现了陶先生教育的成功。

“真的希望我们的每一个教师都能像陶先生一样”

与前两句话所不同的是,这个声音来自于课外,那是一个小小的声音,似乎并不太想让为人师的我听到。从周边几个学生微微颔首的动作中,我知道那是很有代表性的“心声”。从对文中“陶先生”的啧啧赞美,到对身边自己老师的由衷希望,他们的话,为我竖起了一面明晃晃的镜子,让我清晰地看到了他们心目中的“好老师”的定义。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放飞蜻蜓》不仅是孩子们学习的课文,也是值得每一位老师学习的好教材。因为那里面有一位好老师,他告诉为人师的我们——“事事皆是教育之事”“处处皆是教育之地”。“时时皆是教育之时”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实验小学)

上一篇:“今天你发言了吗”之我见 下一篇: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