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平台建构小学数学师生互动教学的模式

时间:2022-06-10 01:16:30

利用网络平台建构小学数学师生互动教学的模式

新课标明确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所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资源能最大范围内共享,技术、信息、课程和人力资源能有机地整合起来。本文重点探讨网络环境下根据学生的自身因素提供的最佳的网络学习模式。

一、利用网络平台,丰富教学情景

建构主义理论是一种现代教育理论,其核心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强调创设真实情景,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而网络拉近了课堂与“真实世界”之间的距离,扩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学生与真实世界的接触与联系。学生在网络上可以收集到大量的资料(包括文本、图片与视音频等),可以自主地收集到大量的原始资料和第一手的信息,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去探求知识,保持最旺盛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学生的知识的主动建构,同时对于原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也有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所以基于网络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建构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建构全方位的学习情境。

二、利用网络平台,自主选择探索方法

我们利用网络,可以做到由教师广播信息(即把信息传输给各机),充分发挥其演示的功能。在演示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参与,这样更便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如“圆的面积”的教学,我们设计了“概念”、“猜想”、“转化”、“推导”等模块,设置按钮,供教师和学生选择使用。使用时,各机可因人而异有快有慢、有跳跃、有重复地进行。学生坐在计算机面前,觉得自己是主人,没有拘束,他们可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学习,对某些感兴趣的内容或觉得没理解的地方可进行多次的学习和思考,直到自己感到满意为止。课堂上学生有着更独立的思维空间和合作学习的机会,自主精神得到体现。上课时学生的兴趣很浓,思维积极,教室里呈现出一片生动、活泼的气氛。学生活动时,教师又能适时反馈信息,以便及时点拨、辅导,调控教学过程,学生在需要帮助时,还可以向教师提问,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并更有利于因材施教。

三、利用网络平台,多边协作学习方式

教师除了给学生一些操作上和技术上的必要指导外,还要适时组织学生通过在线论坛互相讨论、互相启发、互相评价。这种讨论可以是生对生,也可以是师生互动;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一对多。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讨论、促进会话,组织协调好师生间、生生间多边共同协作学习。在这种协作环境中,生生间双向流动的信息流主要是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用自己的语言独自内化而组织形成的“学生语言”,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在学习中的经历和感受,准确地展示自己学习中的思维过程,及时总结和归纳探究结果,实现知识的有序内化和意义建构的优化。对于那些“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想法,只要是合理的,便要及时鼓励,对于不合理的,要帮助学生认识其不合理的地方,引导学生寻找出合理的方法。

四、利用网络平台,练习和评价多样化

给出合理的练习,进行适当的评价,有利于学生新知的巩固、迁移与发展。如《圆的认识》这一课,我结合教材中的练习题,本着典型性、综合性、启发性的思路,设计了15道在线测试题。一方面,学生通过在线测试及时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对测试结果的统计,也可以了解学生在哪一方面的知识还欠缺,及时查漏补缺。本课中还有些知识需要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的,我将其设置在各知识点中,以“动动手,做一做”的形式出现,如“找圆心”、“测量圆的直半径”、“画一画(圆)”等。让学生在浏览相关主题后,立即动手做一做,既巩固了知识,又锻炼了动手能力。评价方式除采用计算机智能评价外,教师可以通过语言、遥控辅导等对学生自主探究中的表现进行实时评价,学生间也可以通过在线论坛进行互评。

五、利用网络平台,自主整理复习格式

传统的复习往往是教师以讲为主,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整理、合作交流的机会,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我们利用网络优势,在课前把整理复习的内容、达成的目标知识点和练习制成教师的个人网页,学生复习时可上教师的个人网页或指定的网站,自主地进入有关模块,自己整理复习或练习。对一些疑难的问题,学生可通过电子邮件发给教师,教师收到后及时指导。这样可以解决某些学生怕质疑、怕单独面对教师的心理障碍,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总之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分层递进,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在探索与交流中获取成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立足点。在课堂教学中,只有以全体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精神,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素质。

(责编 金 铃)

上一篇:自我反思 同伴互助 专业引领 下一篇:“灵魂”跟进 “智慧”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