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时间:2022-08-10 11:50:08

如何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摘要】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前苏联教育学家斯卡特金说:“教育效果取决于学习兴趣”。所有这些都告诉我们兴趣之于学习的重要。对于物理学科来讲,也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激发学习动力,引起积极思考,才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1(a)――0046――01

1 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科的特点

1.1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实验贯穿物理学的始终,是一些概念、规律和理论形成的基础。物理实验对于学生理解科学,培养动手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认真设计实验教案,上好实验课对培养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在上序言课时,通过演示“二棱镜分散白光”、“惯性演示”、“纸盒烧开水”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好奇和兴趣,激起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强烈的求知欲望,实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归纳出物理规律或结论,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1.2 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物理给他们带来的乐趣,了解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认识到物理学习的重要性。比如序言课做“冷水使热水沸腾”实验时,可以先让学生猜想:停止沸腾的热水浇上冷水后会怎样呢?然后通过实验找到答案,结果会发现:日常生活中,冷水通常用来降温,而实验中给停止沸腾的热水浇上冷水后,热水又重新沸腾起来。这相悖的现象不仅会让学生印象深刻,也激起了他们的探究欲望。再比如学习了“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后,教师可安排学生,指导学生在家中观察电路,利用家用测电笔去辨别火线和零线,检查电路故障,学习灯头线与开关的接法,了解保险丝的作用并会选用。学习了“简单机械”后,让学生观察自行车,指出哪部分是杠杆,哪部分是轮轴,它们是怎样工作的。在进行“滑轮与滑轮组”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漫画,从而体会到在使用机械时如果不懂得其中的规律,一定会闹出笑话。通过关注身边这些生动具体的例子,使学生对物理产生好奇,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只有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自主地投入物理学习中,从而产生好的学习效果。

2 公正。合理地评价学生

多元智力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九种智力,只是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色。因此,世界上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谁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按照这一理论,学校里其实没有所谓的“差生”,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出色的,只是体现在不同方面而已。作为一名教师,针对初中学生感受敏锐以及需要更多的肯定等特点,在评价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公正、合理的原则,避免消极的、负面的评价。

比如在“研究凸透镜的作用与应用”时,教师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实验器材,让学生和同桌两人一组,通过自己动手进行探究并结合生活实际归纳结论。在同学们热烈讨论之后,老师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一小组的同学说凸透镜可以把光聚集在一点,该点温度高,可以用来取火;凸透镜可以放大烛焰,可以用它来做放大镜。六小组同学说在光屏上还会得到倒立缩小的烛焰成像,成像离凸透镜较近,因此可以把凸透镜用来做照相机;四小组同学况实验中在光屏得到过倒立放大的烛焰的像,像离凸透镜较远,可以用凸透镜做幻灯机利投影仪;十二组同学说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把凸透镜组合起来制作望远镜和显微镜。根据不同的结论,老师应该如何回应呢?不能直接给出结论,老师首先得肯定每个小组的认真实验,肯定学生的实验结果,让学生首先享受到自我发现的成功的喜悦,然后再进一步去开展教学,由学生自我发现继而开展的教学一定会变得相对容易,而学生在快乐的情绪中也易于接受知识。

3 教师具备良好的课堂教学艺术

处理好教材,课前准备充分,具备良好的课堂教学艺术也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讲“浮力”时,教师可拿出准备好的分别装满沙子、水和酒精的密封好的乒乓球,置于同一杯清水中,这时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奇特现象是:一个沉入水底,一个悬浮于水中,一个漂浮在水面上。教师通过不断地向水中加盐且不停的搅拌,到一定程度悬浮的球慢慢上浮,最后漂浮在水面上。这些奇妙的现象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集中注意去了解这个背后的原理。或者在讲“凸透镜作用”时,可以先给学生介绍“削冰取火”的故事,这样巧妙地引入新课,既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习的兴趣,又能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创造轻松的环境。

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满足学生的基本需要,是激发物理学习动机的前提和重要因素。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以直接兴趣为主,对学习动机的影响有限,当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时,学习动机明显提高,而且比较稳定。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将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这对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将是十分有效的。

上一篇:新旧教材在物理概念引入和教学中的对比 下一篇:例谈初三化学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