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沥青砼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与通病防治

时间:2022-08-10 08:06:03

SMA沥青砼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与通病防治

摘要: 随着沥青砼路面的越来越广泛应用,其施工质量对整个公路工程的影响也越来越引起重视。本文结合工作经验,简要地分析了沥青砼公路路面施工中的几个需要控制的环节,并简述了沥青砼路面病害的预防措施。

Abstract: As the asphalt pavement is more and more widely applied, the influence of its construction quality on the entire highway project get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d some links that need controll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combining with the work experience, and made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disease of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关键词: SMA沥青砼;质量控制;病害

Key words: SMA asphalt concrete;quality control;disease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060-01

1SMA沥青砼配合比设计要求及具体方法

1.1 材料标准和选择SMA材料包括沥青结合料、粗集料、细集料、填料、纤维稳定剂等。我国的沥青结合料必须符合“重交通路面沥青技术要求”,粗集料的性质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F40-2004)规定的抗滑表层的基础上对抗压碎性能做适当提高;细集料最好使用坚硬的人工砂,目前我国很少有正式产品生产,有些地方已开始选择优质石屑,通过筛分取得一部分人工砂,必要时可再用一部分石庆岩石屑,以弥补天然砂与沥青粘附性的不足;用于SMA的填料必须使用磨细的石灰石粉,石粉的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F40-2004)的要求,通过0.0075mm的百分率应大于75%,且最好不用回收的粉尘;我国国产的纤维尚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在使用进口纤维时,可参考国外的技术要求。

1.2 测定粗集料骨架部分的集料间隙率VCADRC为了充分发挥SMA混合料粗集料的石-石结构的嵌挤作用,在压实状态下的沥青混合料中的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CADRC必须等于或小于没有其他集料、结合料存在时的粗集料集合体在捣实状态下的间隙率VCADRC。

1.3 选择初试沥青用量考虑我国具体情况,根据合成集料毛体积相对密度规定最小油石比是合理的,因此在选择初试沥青用量时,一般可根据粗集料毛体积相对密度选择。

2SMA材料在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①沥青。沥青油分多可使成漆后的漆膜变软,漆膜的干燥性能变差,严重时可以使漆膜产生渗油现象,漆膜发暗。芳香成分和胶质增加可以提高漆膜黏附力及柔韧性,但漆膜变软。沥青质增加,漆膜强度和硬度增加,光亮度提高,但漆膜的柔韧性和附着力变差。②粗集料见表1。③细集料见表2。④纤维素见表3。

3施工质量检测与控制

3.1 沥青质量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其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F40-2004)规定的技术要求。

3.2 施工温度SMA沥青结合料一般均采用改性沥青,所有改性沥青混合料一样,保证较高的温度是施工质量控制的第一要素。由于改性沥青的粘度增大,如果温度不够,摊铺无法平整,碾压达不到规定的压实度,空气体积率达不到规定的要求,SMA的各项性能指标将受到严重影响。

3.3 碾压成型SMA路面压实工艺特别有讲究,碾压温度、机具选择、压实度的控制等方面均有较高要求。SMA路面压实,必须采用双钢轮碾压,一般不使用胶轮压路机搓揉,并控制振动频率及振动碾压的遍数。

4SMA沥青砼路面通病防治措施

4.1 裂缝:施工人员应提高意识,加强管理,特别对于边角处等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应采取人工夯实措施。修补的方法是:①由于路面基层温缩、干缩引起的纵、横向裂缝,缝宽在5mm以内时,将稠度较低的热沥青灌入缝中或用乳化沥青灌缝撒料法封堵,热沥青灌人深度大致为缝深的2/3,然后填入干净的石屑、砂等清理干净。②在高温季节全部或大部分可愈合的轻微裂缝可不加处理。在高温季节不能愈合的轻微裂缝,可采用下列方法处治:a、将有裂缝的路段清扫干净并均匀喷洒少量沥青,再匀洒2mm~5mm厚的干燥洁净的石屑或粗砂,最后用轻型压路机将矿料碾压。b、沿裂缝涂刷少量稠度较低的沥青。③凶路基、基层强度不足或路基翻浆等引起的严重龟裂,应先处治基层后再重做面层。

4.2 松散:①由于油温过高。沥青老化失去黏结性而造成松散的地方,应将松散部分全部挖除后,重做面层;②由于基层或土基软化变形而引起的路面松散,先处理基层或土基的病害,再重做面层。

4.3 坑槽:①路面的基层完好,仅面层有坑槽时,测定破坏部分的范围和深度,画出大致与路中心线平行或垂直的坑槽修补轮廓线,并将槽底、槽壁清理干净,在干净的槽底、槽壁薄刷一层黏结沥青,新填补部分要略高于原路面,烙平四周接缝。②路面基层破坏,应针对破坏原因,先处理基层病害,基层密实、稳定后,再修复面层。③用预制块修补坑槽。

4.4 雍包:①由于基层原因引起的较为严重雍包,先用挖补方法处理基层,待基层稳定密实后,再重做面层;②因施工时操作不慎,将沥青漏洒在路面上形成的雍包,将雍包除去即可;③因面层沥青用量过多或细料集中而产生的较严重雍包,但路面基层稳定,则可用机械或人工将雍包全部除去,并低于路表面约10mm,将基层表面的碎屑、杂物及粉尘等清扫干净后浇洒黏层油用热沥青混合料重做面层;④对已趋稳定的轻微雍包,将雍包用机械刨削平齐或人工挖除。

4.5 沉陷:凶路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局部路面沉陷,若土基和基层已经密实稳定,不再下沉,可只修补面层。①路面略有下沉,无破损或仅有少量轻微裂缝。可在沉陷处喷洒或涂刷黏层沥青,再用沥青混合料将沉陷部分填补,并压实平整;②因路基沉陷导致路面破损严重,矿料已松动、脱落形成坑槽的,应按坑槽的修补方法处治。

参考文献:

[1]张金升,张银燕,夏小裕等.沥青材料[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2.

[2]沈金安.改性沥青与SMA路面[M].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上一篇:NGW型行星减速器虚拟样机及动力学仿真分析 下一篇:基于提高创业能力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