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推进阅读为己任,还学生阅读以正道

时间:2022-08-10 07:24:13

以推进阅读为己任,还学生阅读以正道

小学语文教育实践证明,谁成功地推进了“大阅读”,谁就是成功的语文教师。因此,语文教师当以推进阅读为己任,还学生阅读以正道。

一、对阅读教学的思考

我所执教的一名六年级学生曾在班级的墙报上写下了这样一副对联:“立品如白玉,读书到青云。”面对这副对联,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连学生都知道读书可以引导他们走入很高的境界,那么,对于身为语文教师的我来说,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表达就是我语文教学的全部。

二、阅读教学追求的目标

1. 让阅读和交流成为一种习惯

好习惯让人终生受益。小学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养成阅读和交流的习惯。读书可以养性,读书可以养心,读书可以养德,读书可以使人智慧。学生一旦养成阅读和交流的习惯,“读书”的自觉性也会相对提高。

2. 让阅读和交流成为一种文化

教师广博的学识、睿智的思考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学生在表达时旁征博引、出口成章,也会对其他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让阅读和交流成为一种班级文化,使学生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受到书香的熏陶。

3. 让阅读和交流成为一种幸福

在学生阅读和思考时,要给他们选择的自由,为他们提供自由呼吸的土壤。既要引导学生发挥共性,又要注重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地呼吸”,让他们拥有自己的想法。同时要创造条件,使那些合理的想法得到推介、表扬和交流,这样,学生才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享受阅读和交流带来的幸福。

三、推进阅读的具体做法

1. 把常规语文课堂作为推进阅读的主阵地

语文的无限魅力在于将传统文学与现代文学、现实生活与文学艺术进行完美结合。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以课本为主根,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可以无限地拓展开来,从而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生活空间和阅读空间。如此,学生在论述自己的阅读观点时,就会形成一种思维习惯:先围绕课文中的某一个点谈谈自己的观点,再围绕这个观点,举平时阅读所积累的知识或生活中的实例来论证这个观点,最后以自己喜欢的文学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悟。这样,就能实现“一篇带多篇”的阅读推进效果。

2. 专设各类阅读课

除常规语文教学课外,语文教师还应专设各类阅读课,比如在每周内安排1~2节阅读补充课,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阅读交流时间。

3. 与校园活动相结合

学校每年都会举行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活动。为了争取在活动中获胜,学生就会主动去查阅与节日相关的民俗文化、历史文化或中国古诗词,从而积累了大量的阅读素材,拓宽了知识面。

4. 每节语文课前举行3分钟交流

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点滴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每天的语文课前3分钟是学生交流的最好时机;交流什么,怎么交流,由孩子们说了算。我是这样推进课前3分钟交流的:全权交给孩子们,在班级开展各类活动,如“评报专栏”“龙凤一席谈”“某某讲故事”“每日见闻谈”“好书推荐”等;还可以举办各类文学社团、读书会、班级博客阵地、读书大讲堂等,让学生的阅读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除了科学地安排学校的时间给学生阅读和交流外,还要利用家庭这个平台让孩子进入阅读和交流的境界里去。让孩子围绕自己的阅读生活,在每天吃晚饭时,向父母谈谈自己的新见解、新感受,还可以聊时事,讲述学校发生的事情,侃侃最近读书的进展;家长则可在孩子每晚入睡前,指导其读书入睡,给孩子营造亲子共读的氛围。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终身阅读的习惯。学生的阅读面越广,积累的知识越丰富,许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上一篇:当学生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下一篇:教育,因智慧的师爱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