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青藏高原之五

时间:2022-08-10 05:50:17

走进青藏高原之五

8月1号晚7点,我们坐上了去的火车!西宁火车站因改建,拥挤而简陋!我们3个人的座位分散在2个车厢,好在有2个下铺,所以很容易就调换到了一起!火车外观是绿色的,看起来象那种最老式的老爷火车,走进去一看,6个铺一间的房间设备还蛮先进的!每个床头都有吸氧口,走廊上也有吸氧口,车子整洁干净!很舒适!走廊中的座位有一个坏了,我坐上去,一不小心,摔我一个人仰马翻!这就是我进藏的礼物?因为太不好发作,赶快爬起来!周围的人看我摔了,也赶快过来扶我!车厢的人大多是第一次进藏,所以大家很友好的问我有没有事!哈哈,好在没有七老八十,否则后果真的很严重!因为同行的比我稍大,我主动睡到上铺120多个小时,我上上下下爬了十几次,同房间的直夸我身体好!并行一个上铺的只晚上上去一次,白天他都和衣靠在下床休息!毕竟到了3000-4000米的海拔,每上去一次,心还是有些砰砰的跳,好在我大大咧咧的个性,没有把这个放心上。所以也就没有太多的不适!火车行驶在青藏线上,两边都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很少人烟,偶尔看到一些牛羊在草地上悠闲的吃草!特别是经过可可西里时,漭漭草海和天际线相接,要不是在火车上,还真有些落寞!经过十多小时的旅程,我们突然看到一个人站在路边,大家很新奇地一齐把目光投向他,他也直直的望着火车,看上去显得那么的可怜,孤单!火车经过可可西里时,我们看到了藏羚羊,虽然不多,还是引得大家欢呼和尖叫!来不及拿出相机,藏羚羊就与我们擦肩而过!我们在火车上享受蓝天、白云和辽阔的大草原感叹它的美丽的时候,我在想,当地人一定感觉不到它的美丽,因为高原反应,因为物质贫乏,因为人烟稀少,所以我在想,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感觉确实会不一样!

经过23个多小时的旅程,8月2号下午的6点,广播告诉我们马上到拉萨并一遍一遍告诉大家稳行慢走!大家的心随着播音员甜美的声音也紧张起来,一个个放慢了脚步!走出车站,风云突变,我们刚一上车,狂风携着暴雨扑面而来,走得慢的朋友顿时成为落汤鸡!导游告诉我们,拉萨经常是傍晚下雨,白天艳阳高照!拉萨古称“惹萨”,在藏语中为“圣地”或“佛地”之意,相传公元七世纪唐朝文成公主嫁到吐蕃时,这里还是一片荒草沙滩,后为建造大昭寺和小昭寺用山羊背土填卧塘,寺庙建好后,传教僧人和前来朝佛的人增多,围绕大昭寺周围便先后建起了不少旅店和居民房屋,形成了以大昭寺为中心的旧城区雏形。同时松赞干布又在红山扩建宫室(即今布达拉宫),于是,拉萨河谷平原上宫殿陆续兴建,显赫中外的高原名城从此形成。“惹萨”也逐渐变成了人们心中的“圣地”,成为当时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以布达拉宫和八廓街为中心的拉萨新城,北至色拉寺,西至堆龙德庆县。纵目眺望拉萨城,邮电大楼、新闻大楼、拉萨饭店、宾馆及各色建筑物星罗棋布,互为参错,连连绵绵,一片新辉。站在布达拉宫顶上俯瞰拉萨全城,整个拉萨市区到处是一片片掩映在绿树中的新式楼房,唯八廓街一带飘扬着经幡,荡漾着桑烟。在这里,密布着颇具民族风格的房屋和街道,聚集着来自藏区各地的人们,他们中许多人仍然穿着本民族的传统服装,那仿佛从不离手的转经筒和念珠显然表明佛教实际上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拉萨北部当雄全县和尼木、堆龙德庆、林周、墨竹工卡部分区乡属藏北草原南沿,水草丰美,牧业兴旺,盛产牛羊肉类、酥油和牛绒、羊毛:中部是著名的拉萨河谷,南部属雅鲁藏布江中游,为较好的农业区之一,盛产青稞、小麦、油菜籽和豆类,拉萨市区地处河谷冲积平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以上,故有“日光城”美称。

拉萨市很多项目是全国各地援建的,所以很多地方也以援建地方的名字命名的,正因为凝聚全国的力量,拉萨城市也越来越漂亮,路也四通八达!通往各个景区的路都是平坦的沥青路,比去年去云南的路好走多了!

在拉萨,看着满大街的游客,不禁会让人感叹起来:在内地,有哪个城市夏天的旅馆会爆满呢?有哪个城市外国游客的密度有拉萨那么高呢?有哪几个城市能像拉萨这样夏天根本不用空调,晚上睡觉不用蚊帐,而在白天也不用担心苍蝇的骚扰呢?有哪几个地方的夏天竟然还可以把晒太阳当作一种享受呢?在拉萨,就常常可以这样的:你可以在布达拉宫前和藏民一起安详地让自己躺在草地上,也可以在你住的小旅馆的走廊上、阳台上一任高原阳光的抚摩。

了解,解读拉萨,我们从博物馆开始,博物馆是免费参观,它是第一座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博物馆,坐落于拉萨市罗布林卡(夏宫)东门外附近,北望布达拉宫。博物馆占地面积为5395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49万平方米。整个博物馆由主馆区、民俗村、办公及生活附属设施三大部分组成。主体建筑分展馆区和库区两个部分。展馆区二层是历史展览。三层是唐卡、动植物、玉石等专项展览和临时展览。一层是旅游纪念品商店。博物馆墙体用花岗石砌就,上端为藏式女儿墙即镶嵌柽柳女墙,屋顶用琉璃瓦覆盖。博物馆内部结构采用现代结构体,朝阳一面镶有进口落地大玻璃。馆内还装备有十分先进的监控和调温设备。极目回顾,馆区层楼叠阁,绿树成荫,斗拱实厚,回廊蜿蜒,整个建筑群碧瓦红砖,画栋雕梁。交相辉映,显示出浓厚的藏民族建筑风格和现代气息。熔炼多重建筑风格博物馆区中轴线上依次坐落着序言厅、主展馆和文物库房,整体布局结构科学严谨。博物馆的建筑风格并不仅仅一味地传承,拉萨已有太多雷同建筑,而博物馆注定成为与众不同的一个,它在保留了藏族传统建筑特点的同时,又结合了现代建筑极其实用的特性和艺术神韵。将民族外壳由现代材料、现代房屋架构利用现代空间布局支撑起来。序幕厅中壁龛写着藏、汉、荚三种文字前言;每部分的前言,均作四柱三间横梁托木式框架;陈列厅内柱头及顶棚用柱面幡、布艺、香布来装饰,陈列柜上镶紫铜八吉祥图案。说起独特的建筑风格,不得不提博物馆环境布局方面的匠心独具。每到夏季,博物馆的院落百花齐放,佳木成荫,多种色彩遥相呼应、异彩纷呈。博物馆的民俗文化苑和庄园楼与主题建筑之间形成即有的文化活动表演场地,为博物馆提供了动静结合的多种可能。

为了感受拉萨。晚8点多(拉萨与北京时间大概有2个小时时差!,我和朋友特意去体验了一下拉萨公交车!在宾馆的楼下,我们约定,哪个车先来就上哪个18点多,也就是长沙不到7点的样子,晚霞映红了半个天,我们爬上了去夺底乡的公交车,路边的商店除用汉语和藏文同时标识外,建筑一样的现代和气派!特别是呆了两天,身体已经完全适应了拉萨的高原气候,完全感觉不到身在异乡,不知不觉,汽车往拉萨乡下驶去,天也渐渐暗了下来,路边没有了行人,也没有路灯,我和同胞的心开始害怕,发毛!不知道什么地方是汽车的终点也不知道有没有回程的车!我们壮着胆问开车的师傅,师傅大概也看出了我们的害怕,很和蔼的要我们随他的车返回!,当我看到天边的月亮在漆黑的夜空特别亮发出惊叫时,他还特意把车停到路边,让我观看!以前一直认为藏民粗鲁,凶悍,难以接近,看来错了,他们很友善也很朴实!到达宾馆时,时针已经指向11点,赶快休息,明天还要去参观布达拉富呢!

上一篇: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设计研究院作品选 下一篇:文化共融建筑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