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深度·效度

时间:2022-08-10 05:06:52

朱熹诗云: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时光荏苒,倏地一下教龄已经有了二十年。我这一代的中学教师,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教育改革的前前后后,既感受过上个世纪90年代初基础教育的冷清与沉寂,又体验过半世纪初教育改革的热闹与激情。在基础教育的田地里摸爬滚打二十年,在培训者与被培训者角色之间不断转换,一直以来困惑着我们的语文教学的哥德巴赫猜想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现实危机究竟是什么?它常常为人诟病的症结究竟在哪里?究竟怎样的语文教学才是高效的?中学语文教学的方向和希望何在?一直埋藏心底的一个“既旧且新”的大问号是: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效度的关键究竟是什么?或者说,在各种争论和诟病的枪林弹雨中,语文教学一直处在被注目、被革命、被更新的极其痛苦的反思过程中,到底有没有这样一个所谓的“关键”,一个找到它、解决它就能将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迎刃而解的症结呢?我愿意相信这个“症结”或者“关键”是存在的,它只是需要我们去发现并通过努力去解决。

我以为,决定我们共同追求的教学效度的关键之一是表现在语文教学诸环节中的教师语文素养“上升的高度”和“下沉的深度”。

一.上升的高度

教学需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上,语文教学尤其需要站在一个高度上。这个高度不是教师站在讲坛上对学生的俯视,它是教学理念层面的一种力量,这力量让我们对教学言行作出相对正确和相对准确的选择。比如对话式教学,是形式上的我问你答还是思维火花碰撞的需要自然而然形成的对话,这个对对话教学认识的高度就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的高低。

其实,明白高度是什么、在哪里不难,难的是把高度升华成内在的境界,转化成具体的教学行动。举例而言,语文教师都知道阅读对于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但认识的高度有别:有的老师觉得课文本身是阅读的主要渠道,课外阅读只是点缀,照本宣科最保险,学好课内知识应对就ok了;有的老师能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受制于眼前的考试,以辅导资料中的文段代替真正意义上的课外阅读;还有老师深刻认识到阅读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途径,以身作则,引导指导学生投入到真正意义上的阅读之中。近在眼前的例子,深圳新安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吴泓让学生两年读150万字经典同时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秀成绩的专题教学模式就受到各方面较广泛的关注。从2001年开始的11年高中语文专题性研究学习实践中,吴老师选择了“中国古代”“中国近现代”“外国”三个大组28个专题,引导学生由感悟到思辨再过渡到研究,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品质。这种“没有习题,没有试卷,上课讨论经典,课后写心得体会”的做法在目前许多人眼里是新奇的。其实,早在1923年,由胡适先生起草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高级中学公共必修的国语课程纲要》中就专门对“读书”提出了如下要求:“分精读与略读两种,都用已经整理过的名著,学生自己研究;略读的书,但求了解欣赏书中大体;精读的书,则须有详细的了解,并应注意文学的技术,上课时,由教员与学生讨论答问。”在“纲要”中这宝贵的82个字就足以表明“读书”在国学大师心目中的分量,甚至专门提出了要“讨论”学习。同年由叶绍钧先生起草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中亦谈到要“使学生有自由发表思想的能力;引起学生研究中国文学的兴趣”等卓见。如果我们对中学语文教学本身走过的历程有一个更高层次的较宏观的认识,是否也能像吴泓老师那样在教学中更有底气地少走一些弯路和歧路呢?

在这里,笔者特别呼吁我们制定教育政策的各级政府部门、把握教育教学方向的各级科研教研机构、编写教育教学材料的众多出版社、编辑教育教学刊物的杂志报纸、组织教育教学培训的各级机构、培养教师的师范院校,在各自有针对性的领域中,能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最优化地渗透其中,把可以感受、可以操作的形式与实实在在的内容相结合,从前提上以一股合力保证一线教师教学实施的顺利进行。这里尤其想说的是我们的教材。恕笔者孤陋寡闻,前年赴香港教学交流时在课堂上方得以一睹香港中一学生使用的语文教材,从装帧设计到课文选材到练习提问,无不令人感受到亲切而富有启发,阅读的欲望油然而生,这其中令人强烈地感受到编者运用教育心理等科学理论从教学内容层面去把握住教材的良苦用心。有了这样的教材,即便教师水平有别,学生捧着课本也会开卷有益,收益不浅。还有我们的理念更新,只谈什么样的理念是先进的理念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教师的需要,怎样做到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的一致才是问题解决的难点和重点。

认识到提高教育教学认知高度的重要性,关注教育教学行为在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提升,让二者成为教育者不断努力更新的常态,高度问题也就并不玄乎了。

二.下沉的深度

曾经不止一次地听大学教授“表扬”我们:最懂得运用教学方法的是中小学教师。开始我心里很得意:就是,大学老师讲课干巴巴,哪有咱们中学老师生动。听到第三回,终于听出点弦外之音:大学教师不靠方法取胜,他们看重的是“干巴巴”的干货,一个老师的课有没有水平,关键在于他对所讲内容的深度和创见,当然,如果恰巧这位老师教学语言生动就锦上添花了。当然,也许有人会说这些课与基础教育阶段面对的教学对象是不同的,但我相信,上好语文课的道理是相同的,而专业水平的高度、深度与解决这个重要问题的课堂效度是有必然联系的。对此,笔者的反思是:中小学教师面对的是心智尚处于发展阶段的学生,要把知识更好地传授给他们确实需要讲究一定的教学方法,否则可能寸步难行;另一方面,深刻把握教学内容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因为只有有内容的形式才具有价值。

大家知道,中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存在“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现状,那么有没有把鲁迅作品讲得让学生觉得很有意思的老师呢?有,他就是钱理群教授。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退休后活跃在中学课堂,他以自己走进高中语文课堂的亲身实践告诉我们:语文教育是一种生命的活动,要找到鲁迅作品和孩子生命之间的契合点,让鲁迅作品走下圣坛,让孩子愿意和鲁迅进行精神上的对话。他的课堂没有制作精美的课件,没有华丽的辞藻,甚至说着的是不那么咋样的普通话……但,他用深厚的学养牢牢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强烈感受到鲁迅作品中的情趣与理趣。

上一篇:独辟倾听蹊径 放飞智慧翅膀 下一篇:听说读写,一个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