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时间:2022-08-10 02:12:44

《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尤其理解“锻铸”的词义。

2.初读课文,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受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生长的恶劣环境。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青海高原一株柳外形的高大、粗壮及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领悟柳树在青海高原上生长的神奇及作者对柳树顽强生命力的赞叹。

教学难点:

能基本读懂“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在全文的蕴涵之义。

教具准备: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

(一)认识一株柳

1.出示图片:这是我们都认识的树:柳树。

2.板书:一株柳。

3.看到这一株柳不禁让我们想起了贺知章的一首诗-----《咏柳》(生背)。

4.(出示、齐读)这是一株柳,一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平常的柳树。

5.这儿也有一株柳树。(图片)

出示文字: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枝叶覆盖出大约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树干和枝叶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它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

(1)指名读。

(2)这株柳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交流:扣住“两合抱粗” 学生演示体会其粗壮 板书:粗壮 (练读)

“百十余平方米” 结合教室感受其高大(教室不到五十平方米,也就是说有两个多教室这么大的树阴) 板书:高大 (练读)

“粗实而坚硬”学校的大门,它跟铁锭是“同胞兄弟”,看看它的颜色(暗淡,发黑),感觉它的质地(坚硬)。 这同样是写它的粗壮。(练读)

而我们平原地区的柳树坚硬吗?我们通常在“柳”前加一个什么字?(柔)

说明我们这里的柳以“柔”著称,可这株高原柳却这么硬,谁再来读读这一句? “绿得苍郁,绿得深沉”用什么词来形容这绿?板书:苍绿 (练读)

我们这儿的柳是什么绿?(嫩绿、翠绿、鲜绿)但这株柳树却绿得那么苍郁,那么深沉,谁能把描写叶子的句子再来读一读。

(3)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棵树!

6.补全第5段的文字,教师接读: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

(1)这生命颜色为何如此独特?(高寒和缺水 锻铸)

理解:锻铸(锻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用锤击等方法改变金属的尺寸和形状,大家一定能想象到铁匠铺的火红的形象了吧。铸,铸造,就是把金属材料在高热的熔化的时候倒入模子里,冷却以后形成需要的器物。这两个字组成了一个新词,都是形容对金属千锤百炼的,用在这株柳树上合适吗?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了“饱经风霜”这个词)

(2)众所周知,柳树生长在温润潮湿的江南,而这棵树又为何面临着高寒和缺水呢?(它在青海高原上)

7.补全课题:青海高原一株柳。

8.齐读课题。(相机介绍:青海高原位于世界屋脊东部,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它平均海拔三千米以上,在高原上常年是冻土。有的地方夏秋两季连续干旱,一滴雨也不下,年平均气温很低,最冷的时候达到零下二十几度)

9.面对高寒和缺水,它居然长得这么好。这是一株—

出示: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生齐读)(板书:神奇)

过渡:这株柳,它生长在一片怎样的天地中,它的神奇究竟在哪?

(二)感受青海高原

1.轻声读3-4自然段,感受青海高原。

2.读了课文你眼中的青海高原是什么样的?

扣句:

(1)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面对广袤无垠的、青草覆盖的原野,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蓝天和凝滞的云团,心头便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和苍凉。

a. 学生谈感受 出示词语

广袤无垠 青草覆盖 寸草不生 青石嶙峋 深邃的蓝天 凝滞的云团 悲壮和苍凉

b. 出示边塞诗词《从军行》《凉州词》等,配乐自读感受。

c.指名选择读诗句,谈感受,体会青海高原的悲壮、苍凉。

(2)我站在这里,目力所及,背后是连绵的铁铸一样的青山,近处是呈现着赭红色的起伏的原地,根本看不到任何一棵树。没有树族的原野显得尤其简洁而开阔,也显得异常的苍茫。

a.学生谈感受

b.扣住“根本看不到任何一棵树” (唯一)

3.这是一片怎样的荒原啊!齐读两段话。

4.是啊,这苍茫、悲凉的土地,怎适宜树木在此安家落户?但恰恰是在这片土地上,偏偏有一株柳树,一株只适宜在——江南生长的柳树,一株——(指板书:高大、粗壮、苍绿)的柳树。

5.出示句子: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

(1)出示,女生读句。

(2)理解:撑立 (手掌用力就是撑) 男生再读!

(3)让我们再次感受这株柳 齐读第五自然段

6.难道这“撑立”仅仅写出了柳树在高原上粗壮的样子吗?我们在下节课的学习中将会对“撑立”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通过下节课的学习我们也会更清楚地明白作家实对柳树的望而生畏。

作业:1.抄写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粗壮

青海高原一株柳 (神奇)样子 高大 唯一

苍绿

上一篇: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结合的体会 下一篇:习惯教学怎一个“快” 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