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的探讨

时间:2022-08-10 01:50:38

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的探讨

摘要:在整个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至关重要。它关系到供电的安全和稳定。而传统的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存在诸多弊端,给电力系统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新的状态检修技术的发展弥补了传统技术的不足,依据笔者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结合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及对目前电力系统现状的调查提出了一些相关见解。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状态检修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电已然成为我们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生活中处处离不开电力的支撑。为了保障整个电力系统的供电稳定和安全,必须定期对电力系统进行检修,而检修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运作。现如今随着电的普及以及大规模使用,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可以保证电网的正常、稳定运作。因此越发显现其重要的地位。倘若继电保护系统保护不当或者运作发生故障,可能会引发电力系统的变故,设置引发严重的电力事故。目前比较应用范围比较广的就是状态检修,它可以通过对继电保护系统的有效科学维护来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可靠性。随着目前电力的广泛利用,继电保护工作量也在不断扩大之中,但是传统的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要求,更重要的一点是,目前的继电保护的校验必须要求设备停运一次,在其间隔时间段进行,这就难免对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不便。所以,从传统的计划检修向状态检修发展是一种时代选择和必然。

2 状态检修原则

正所谓理论引导实践,要想状态检修能够科学合理的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必须要有科学的原则做理论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主次分明、掌握重点、快速、准确找到状态检修的方法。

2.1 设备安全运行

在实施状态检修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设备的正常运作不影响正常的输电工作。合理的调整检修的时间段和检修规格。

2.2 状态检修全过程管理

之所以说状态检修是趋势,是因为它自身有不可超越的优势。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整个过程的成本消耗低于正常水平;其二是有层次选择,针对那些非主要运行的设备可以实施状态检修,而对于那些主要的设备,从经济的角度以及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酌情处理应该以监测为主。根据情况,在设备已经达到严重后果或者即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时,可以适时进行预防性检修。简而言之:状态检修能够在经济利益与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运行两者中找到平衡点。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合理解决问题。

2.3 实行状态检修需要改变观念

传统的计划检修是计划经济制度下的产物。在当时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下,忽略设备的性能不断完善,设备的环境不断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不断提高等因素,依旧根据硬性的文件规定,定期进行周期的检修,不切实际的整体淘汰、整体拆换。这不仅不能使设备达到最大的利用值还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浪费。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周期检测的观念,采用状态检修与预防性检修、故障检修相结合的混合式检修。

3 继电保护状态检修要点

要想达到状态检修的最佳效果和最大效率,需要在状态检修期间有效率高的硬件设施来保障二次设备可靠运行。质量低劣、效能缺乏的继电保护硬件设施组成环境下无法实施合理的状态检修。因此,要从电源稳定性、插件插接可靠性等方面做好微机保护选型工作。状态检修需要从以下几个关键点入手。

3.1 重视设备的初始状态

所谓初始状态包括设计、订货、施工等一系列设备投入运行前的环节。也就是说状态检修并非简单地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检修工作,而是广泛的设备完全使用周期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普通的检修往往会忽略这些初始的状态资料。这正是关键所在。

3.2 注重设备运行状态的统计分析

要实行状态检修,需要对设备的各种状态数据熟练掌握。换言之,组要有大量的相关可靠信息用来分析和判断。大部分的设备磨损和老化都不是瞬间变换的,而是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大体上可以在物理量变化、化学量变化和电气参数变化三者之间寻求规律。除此之外,还要联系设备的运转时间、启停次数、负荷的变化、环境条件等因素。因此要加强对继电保护装置历史运行状态以及现行运行状态下的数据分析。

3.3 启用新技术对设备进行监测和试验

开展状态检修工作,需要大量采用新技术。需要运用的技术就是目前还不是非常完善的在线监测技术。只是在现阶段这种技术还不能满足大规模的状态检修需要。所以要充分利用成熟的在线离线监测装置和技术,对设备进行测试,保证设备和系统的安全。

3.4 确定态检修周期

依据笔者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大量的资料数据。现确定以下检修周期:新安装的保护装置1年内进行一次全部校验,以后每6年进行1次全部校验,每3年进行1次部分校验,当然期间可以根据个别设备的需要临时安排突发状况的检修。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期限一般为10~12年,当运行时间超过10年,就应该适当地缩短检修周期,合理的进行更换和调配。对于在一年内,同一保护装置累计发生5次及以上缺陷,应针对缺陷原因制定相应的校验项目对保护装置进行一次检验。对于在一年内,在同一型号保护装置上累计发生3次以上类似缺陷的,要采取必要的纠正预防措施,防止类似缺陷再次发生。

3.5 管理与技术相结合

科学合理的管理需要对设备的缺陷进行分门别类的划分,制定相应的修订计划,并适当考虑到新设备运用过程中随着环境变化产生的新问题。具体的相关部门要对本部门的设备缺陷进行每月的例行检查和记录,还要在年终进行汇总分析。重点突出在屡次发生的设备故障,找到根本原因,及时解决。突破以往四班的管理模式,吧设备资产放在首位、保障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整个系统囊括变电运行与检修、试验、继电保护等专业,涉及送电设备运行和检修管理、设备定级管理、变电设备和设备缺陷管理等的计算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要在大量的设备初始资料、历史资料、运行状态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可靠分析和判断。

3.6 重视状态检修的技术管理要求

状态检修需要科学的管理来支撑。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通常是处于静态的,但在电力系统中,需要了解的恰巧是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故障时是否能快速准确地动作,即要把握继电保护装置动态的“状态”。因此,根据对继电保护装置静态特性的认识,对其动态特性进行判断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通过模拟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事故和异常情况下感受的参数,使继电保护装置启动和动作,检查继电保护装置应具有的逻辑功能和动作特性,从而了解和把握继电保护装置状况。

结语

在定期检修已不符合用电需求和经济效益的情况下,对攸关电力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的继电保护装置实行状态检修是技术进步和时展的必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复杂性的问题,除了以上原则及要点外,高素质检修人员的培养及设备状态评估定级也是重要的因素,需要进行专业性的探究。总之,状态检修要坚持预防为主,通过预知性、适时性的检修保证继电保护系统的有效运行及功能正常发挥。

参考文献

[1]郭伟.论继电保护装置的“状态检修”[J].水利电力机械,2007(9).

[2]李彤.从状态监测实践探讨状态检修工作的开展[J].农村电气化,2005(2).

[3]张峰.关于供电设备状态检修的思考[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8(1).

上一篇:小议自动化信息技术在棉花加工业中的创新应用 下一篇:浅谈绿色化学及在工业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