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态语言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8-10 12:58:43

体态语言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教师富有艺术性的肢体语言能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从而激起学习的浓厚兴趣。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恰当地运用体态语言来营造课堂气氛,让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体态语言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教师通过运用一定的面部表情、身体姿态或合适的动作来传递教学信息的一种艺术。只有恰当、正确地运用好体态语言,才能给课堂教学带来无穷的乐趣,提高教学效率。笔者从以下几点来谈谈体态语言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创设课文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人云:“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语文课是否精彩,要看课题导入是否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这一环节进行得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创设课文情境,有效地导入呢?对教师而言,能在课堂导入中生动、有趣地把体态语言融入其中,就会在很大程度上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跟着教师的步伐不断地向前探索。例如在讲授《小二黑结婚登记》一文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课堂导入情境:当上课铃声响后,教师不是像往常那样准时走向讲台,而是站在教室门口。等学生全都安静地看着自己的时候,故意把上衣再整理一下,并查看每一粒纽扣,不慌不忙地从口袋里拿出一朵大红花戴在胸前,最好还拿小梳子把头发梳一梳,并十分夸张地用力甩甩头。看到这些奇怪的体态语言,同学们就会迷惑不解、窃窃私语起来。这时,教师面带笑容大步走到讲台前,注视着全班同学大声喊道:小二黑和小芹的结婚典礼正式开始!这时,同学们很快就会明白教师这么做的原因,一下子,教室里就会沸腾开来。这时,让学生打开今天所学的课文《小二黑结婚登记》,通过刚才的情境导入,同学们很快就身临其境,对课文的理解就轻而易举了。

二、利用形象生动的体态语言, 促进对词义的理解

教师在用体态语言教学时,要通过运用实际的肢体动作,很自然、形象地表现,这样使得讲授的内容更加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学生在教师体态语言的引导下,思维变得更加活跃、集中。例如,教师在讲解“饱满”一词的含义时,结合课文中豆子之类的实物,让学生明白它的实际含义是指豆粒饱;接着,教师再问学生能否明白它的另一层含义呢?就一边整理自己的衣服,一边面带笑容,昂首挺胸地登上讲台问学生:同学们,大家觉得老师的精神怎么样?这时,学生们就会异口同声地回答:老师的精神好饱满!这样,通过教师的体态语言,让学生很轻易地理解了“饱满”的引申义,扩大了词汇量。

三、通过体态语言, 让学生产生心灵共鸣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体态语言伴随着教学的整个过程。体态语言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体态语言使师生得到情感交流,来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讲授《最后一课》时,课文中对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堂法语课即将结束前的体态语言进行了细腻的描写,强烈地震撼了小弗朗士的心灵:由最初的厌学、逃学到最后一课的后悔、难过;由对课本、语法的讨厌,到“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似的难以割舍。而正是韩麦尔先生这一些毫无保留的体态语言,使小弗朗士的心灵受到震撼,突然之间好像长大了、懂事了。当教师把韩麦尔先生的这些体态语言重现一遍时,会使所有的学生心灵受到强烈的撞击,从而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四、通过体态语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通过运用恰当的体态语言,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形象、生动的肢体语言还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教授《晏子使楚》这一课时,文章讲到贵国有个规矩,然后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教师在“故意”下加着重号,并用红色粉笔标出“笑了笑”。然后让学生去领会这两个词语的涵义。教师问学生:晏子笑什么呀?学生有的说:晏子笑里藏刀,并做出笑里藏刀的样子;有的说晏子不好意思自嘲地笑呢,并做出傻笑的样子;还有的说晏子是苦笑呢,并做出苦笑状,大家见状,都开怀大笑起来,最后,教师问学生大智若愚的人是怎么表现自己的呀,谈笑间灰飞烟灭,笑傲江湖!到底晏子的笑里藏的是什么?然后露出自信、潇洒的笑容。学生一听一看教师的表情,很快便领悟过来,齐声说道:藏的是智慧。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恰当、充分地运用好体态语言,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教学内容。

上一篇: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下一篇:合理组织课堂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