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年龄变化与频率

时间:2022-08-10 12:19:15

男性年龄变化与频率

作者1985年离休后,成立全国第一家性咨询门诊并参与各大学的性教育讲座,与听众对话常遇到关于性能力、性频率和性生活有关问题,特撰此文以飨读者。

1 性的真谛

性生活是夫妻感情的桥梁和纽带,是性生活的基础,是性生活的核心。

性生活中,有性无爱,与动物性本能相似,有婚姻无感情而不能持久。有爱无性,是维多利亚式的纯爱,感情交流虽丰富,无灵肉融合,婚姻常会破裂。

上,方法太单调,久则思变;有求新意识,花样繁多,才能提高性生活质量,巩固夫妻感情。

时,增加双方的灵肉交流和感情沟通,双方能同时达到而飘飘欲仙。此时,激情澎湃,身心舒畅,美不胜收。每次性生活都为了追求高潮而进行。

2 年龄与性能力

一般来说,按年龄的增长,人类的性有三个活跃期:

第一个活跃期:15~25岁左右。在男性,性冲动十分强烈,稍有性感刺激,立即出现性器官的充血挺举、性心理的兴奋冲动。自制力差的人,迫不及待地追求性发泄。此一时期容易出现性罪错,故有人称此为“第一危险期”。这一时期性发育同心理发育不能同步发展,心理发育未成熟,出现明显的差距和矛盾,所以有时也是造成早恋、早婚和早育的原因之一。有的青年缺乏性知识,对的出现、遗精等问题不理解,性的冲动无出路时,感到烦燥、空虚、寂寞和焦虑,大部分青少年在此期间因生殖器摩擦会产生,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去玩弄它,于是开始了,这是“性出路”。如果掌握得合理,是没有问题的,但有的人沉溺于或遗精过频,就会给以后的婚姻生活带来阴影――据美国性学专家金赛的报告:20岁时平均每周频率为7~10次。男性20岁左右是性冲动的峰值时期,老师和家长应对青年进行适当的性教育,使他们顺利渡过这个活跃期,这会使他终生受益。应指导他们集中精力学习,转移性冲动,以适当次数(1~2次/月)的解决“性出路”,使性淤积得到释放,以减少日后的障碍的发生。

女性此时期生理也逐渐发育成熟。有,但含蓄,呈被动型,与异性接触有亲近愿望而少有,并不能达到的高峰。

25~35岁有一个萧条期(低欲期或恢复期),机体进入保护性沉静期,并非阳痿,不必用壮阳药,机体逐渐自行恢复。

第二个活跃期:35~45岁,也称女主动性活跃期,此时期女性比较旺盛,常有主动的性要求,也积累了相当的性经验。比25~35岁时的性生活情趣更浓,但有个体差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和丈夫的技巧有很大关系。

在男性,此期虽仍很强,但体力毕竟有限。性活动增多,但不应期却延长了。所谓不应期,是指男性之后疲软、无法的时间,年龄越大,不应期越长。

金赛报告,40岁频率每周为1.4次。

此期间夫妻性生活次数较第一活跃期少,但质量要高一些,夫妻配合得好,大都能同时进入高潮,享受到性快乐,性生活后感到身心愉快。

45~55岁后出现第二个萧条期(低谷期),体力自行恢复,不必惊慌失措,也不需要用壮阳药。

第三活跃期:55~65岁,也称老年性活跃期,这短短10年步入老年的关键时期,性的变化差异很大。这是由于社会条件左右了整个生活领域,如地位的变化(多转向悠闲)、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子女多数分居家务减少,性生活又有些恢复。即使丧偶,可能有了“黄昏恋”。此时,由于每个人的健康状况不同,对性的要求也不一样。体健者性活动次数多,体弱者则相应减少,但不会消失。金赛报告:60岁老人平均每周频率为0.5次。一些文献报道:如果老人不顾社会偏见、宗教训诫和他人议论,就从不会丧失对异性以及对触摸、抚摸、拥抱和的兴趣。皮肤抚摸接触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不接触皮肤会产生皮肤饥饿,从新生儿到老年者无一例外,老年人更有强烈的伴恋,原因是对往昔留连、珍惜以及生物的本性。

65岁为第三个萧条期(低谷期或恢复期)。性能力较低,适宜服用保健品。男性终身有性,不要自我淘汰。(若无伴侣,可能出现害,称为第二危险年龄期)

在男性,性与年龄波动(变化)如下图曲线。

3 “性”“命”相关

陆游20岁与唐琬结婚,婚后感情很好,但因他俩过于亲密,卿卿我我,形影不离,影响仕途,遭到陆母排斥,被迫离异。数年之后,唐琬与陆游沈园偶然相遇,陆游写了悲痛欲绝的“钗头凤”词牌: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琬触动感情,以“一怀愁绪”的词作答: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瞒,瞒,瞒。

不久唐琬忧郁而死,结束了年轻的生命,唐婉可谓情而死。证明女性重情,男性重性,可见感情交流,心灵碰撞,恋情难以挽回,伤感至极而殉命:证明情、性与命的关系至深。

4 性与智慧

肖邦(1810-1849)20余岁时,在法国与比他大6岁的女作家乔治・桑(1804-1876)同居的六、七年中才思敏捷,创作出充满浪漫主义激情的钢琴协奏曲,二人分手后,肖邦才思枯竭,39岁时忧郁而死。而乔治・桑在他死后27年才去世,说明性与聪明才智有密切关系。

5 性频率探讨

性频率是指性器官接触的行为。

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出:20岁盛者1日再施(二次),虚者1日一施;30岁盛者2日一施,虚者3日一施;40岁盛者3日一施,虚者4日一施;50岁盛者5日一施,虚者10日一施;60岁盛者10日一施,虚者20日一施;70岁盛者30日一施,虚者不施。

另一《千金方》中还提出新的方案:20岁4日一施,30岁8日一施,40岁16日一施,50岁28日一施,60岁不过性生活。

《养生集要》提出(无年龄指数)春天3日一施,秋天15日一施,冬天闭精不施。

国外报道。亨特报告:40年代年轻夫妻每周平均2~3次;70年代年轻夫妻每周平均3~4次。美国资料:20~40岁周体力劳动者3~7次,脑力劳动者2~8次。日本资料:每周平均2次左右。

国外学者根据年龄因素对性能力的影响规律做出参考公式,拿自己的年龄的十位数乘以9,所得乘积的十位数为一个周期所持续的天数,而个位数则为应有的频率:

频率=年龄的首位数×9(适用于50岁以上的人)

例:20岁者:2×9=18,把10和8的组合,10天8次性生活;30岁者:3×9=27,把20和7的组合,20天7次性生活;40岁者:4×9=36,把30和6的组合,30天6次性生活;50岁者:5×9=45,把40和5的组合,40天5次性生活。

这些参考数值,根据每个人营养、体力、精神、环境、文化水平和生活习惯而灵活掌握。美国性学家斯迪芬说:“你不会有错的,因为正确的性频率是依据你俩的喜好而定的。”可以说:性生活后第二天不疲劳就不算多。

2005年杜蕾斯全球性调查的结果是,全球人均每年平均过性生活的次数为103次,中国人96次(此调查没能按年龄统计)。

史成礼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设计的起伏曲线和20年来咨询总结出以下频率,见表1、表2。

6 文化对性的影响

道教主张性养生,讲究房中术,偏重“”意识。这是春秋战国百花齐放的产物,以彭祖为代表。

道学者,封建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有禁欲思想。南宋朱、程理学提出的理论,有男尊女卑思想。

道家,“立言”做人,修身养性,保持个体的身心两全。“圣人必先适欲”,老子提倡抱朴守真、柔弱不争、俭啬寡欲。

诠释伤身:丧志,体弱多病。禁欲有害:男性久不过性生活,会形成惰性反应和前列腺疾病,诱发障碍;女性长期无性生活,则引起阴道萎缩,产生性饥饿和盆腔炎症造成障碍。适欲有益:精神充实,健康知寿。

作者史成礼资料:

20~50岁年平均为120次,比杜蕾斯全球性调查年平均的103次高17次。40岁年平均为96次,与杜蕾斯性调查相符。50~80岁年平均为30次,比杜蕾斯全球性调查年平均103次少73次。

[收稿日期:2006-07-04]

上一篇:亚健康状态及其研究现状 下一篇:男性不育症的整体辨治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