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利用插图进行语文教学

时间:2022-08-10 12:03:06

如何有效利用插图进行语文教学

摘 要:在多媒体教学普及的今天,语文教材中的插图已被很多老师忽视。确实,多媒体在图文并茂的基础上还加上了声形结合,既有视觉效果,又有听觉效果,紧扣学生心弦,化抽象为形象,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起了重要作用。但课本中的插图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在教学中也不要小觑它的作用,利用好它,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有效利用;语文教学;激发兴趣

翻开小学语文课本,无论是讲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都有一幅或几幅精美插图,它是帮助教师和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辅助资料。插图不但具备文字所不具备的优点和作用,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作为教师,如何有效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进行教学呢?

一、利用插图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注意力集中。刚踏入一年级的学生,学习随意性大,学习的热情很大程度上受到兴趣的影响。教师在教学汉语拼音时,可借助插图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学得快记得牢。课本中的插图,色彩鲜明,生动活泼,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而且这些插图富有启发性,使抽象的符号在图画的影响下变得具体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时,让学生观察插图,引导说图意,从表音的实物中引出字母的音,这样音和形同时刺激学生的感官,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教学声母“m”时,让学生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在哪里玩游戏?学生:门洞里。老师:有几个门洞?学生答:两个。老师:谁能用顺口溜记住它。学生脱口而出:两个门洞mmm。在插图的帮助下,单调、抽象、枯燥的汉语拼音,在学生眼中也变得那么生动有趣,学生学起来也兴味盎然。

二、利用插图理解词义

低年级学生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较少,,理解词义较难。怎样化抽象为直观呢?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把识字、学词紧密结合起来。”基于这种观点,在讲解某些词的过程中适当引导学生看图,把无形的讲述融于有形的图画中,就可以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词语了。所以课本中的插图就成了很好的帮手哟!如教学《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时,理解“株”这个字的意思时,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让孩子们看插图,并提问:“图上画了谁?他守在哪里?干什么?”孩子们一看图,马上就知道了这幅图的内容:种田人守在树桩旁边,等待兔子。接着我再追问:“树桩就是词语中哪个字的意思?”学生大声回答:“株。”我又问:“现在知道株的意思就是什么?”“树桩”。就这样,引导学生看了一下图,就理解了意思。这比枯燥乏味的讲述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也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

三、利用插图质疑解难

质疑,顾名思义就是提出问题,请人解答。“学成于思,思源于疑。”有所疑才会有所思,有所思才会有所获。质疑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对培养孩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孩子的天性是好奇多问,教师要积极引导,尽可能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善思会问,学会学习,在智慧的火花中结出创造之果。低年级的孩子在课堂上敢于质疑,但多数学生质疑的质量不高。疑不到点子上,从何疑?怎样疑?我觉得引导学生质疑可有效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能很好地让学生疑到点子上,有助于学习课文。

在教学《我要的是葫芦》这课时,课文中的两幅插图可帮了不少忙。在学习理解课文时,我先让孩子们认真观察两幅插图,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你心中有什么疑问?学生仔细观察了图后,找到了两幅图的不同点:人的表情不一样,第一幅是面带微笑,第二幅是满脸惊讶;葫芦的叶子不一样,第一幅是绿绿的叶子,第二幅是枯黄的叶子,有的上面还有小孔;葫芦不一样,第一幅是挂在藤上,第二幅是掉在地上。我对孩子们的发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接着,我问他们:“你们最想知道什么?”“老师,我想知道那个人那么喜欢葫芦,为什么到最后却得不到葫芦?”这样一来,学生通过质疑找到了学习这篇文章的切入点。接下来,学生也从朗读中感悟到了问题的原因:一是不听别人的劝告,没有及时医治葫芦。二是不知道事物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学生也理解了这则寓言的寓意:做任何事情都得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利用插图,让学生质疑解难,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轻松,学生也乐此不疲,何乐而不为呢?

四、利用插图训练说话写话

长期以来,学生上了三年级后,对习作产生了畏惧心理。在表达上了无生气,平淡无味,言之无物,最终厌烦习作。所以低年级的写话训练特别重要,它是中年级习作教学的基础和衔接,低年级写话训练的效果直接影响中年级的写作兴趣和发展。

看图写话是作文最初步的训练,是培养刚刚进入小学孩子的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运用插图写话训练是一项重要练习,在低年级开始训练,就可以练好写作基本功,为提高作文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一年级语文教材下册语文园地四口语交际的图画,就可以很好利用,进而培养学生想象、说话、写话能力。一上课就出示课文插图,我就图画讲起故事:有一天,小兔在乡间的小路上散步,两旁的景色可美啦!正看得出神,小松鼠急急忙忙地向他走过来了。小松鼠为什么急急忙忙呢?向小兔走来是想干什么呢?老师讲到这儿,讲不下去了,请同学们帮帮忙,仔细看图,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这个故事继续讲完,看看谁是我们班的故事大王?孩子们可激动啦,都高高举起小手。有的说是小松鼠告诉小白兔前面有大灰狼;有的说是小松鼠家着火了;有的说是小松鼠的爸爸妈妈生病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他们用那稚嫩的童音把我也带到了童话世界中。孩子们还提议上来把他们编的故事演一演呢?我满足了他们的要求,课堂又被他们推向了高潮。最后我让孩子们把讲的故事用笔写下来,一个个精彩的童话故事就在他们的笔下产生了。

以上就是我平时在教学中运用插图的几点体会。总之,我们不能小觑插图这种教学资源发挥的作用,有效利用,让它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上一篇:浅谈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浅谈计算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