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更新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时间:2022-08-10 07:27:49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更新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不论是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还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又或者是评价方式、作业设计等方面都从不同程度上发生了一些转变。因此,教师要做转变工作,这样才能真正打造出高效的数学课堂,才能为学生全面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数学;转变;教学观念

思想决定行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也就是说,教师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所以,我们要认真分析传统教学与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有何不同,要明确哪些方面需要转变,怎样转变,这样才能真正为做好改革工作做出相应的贡献。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如何做好转变工作进行概述,以期能够大大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一、完善教学目标

高中数学作为高考中的重要学科,对高考的成败起着关键性

作用。因此,在以往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的目的很简单,也非常明确,就是取得好的成绩,应对高考,所以,我们的教学目标也仅仅局限在了基本知识的掌握上,导致学生每堂课、每天都像一个知识接收器一样处在学―练当中,缺少消化的时间,自然也是不利于学生健全发展的。所以,在课程改革下,我们就要不断完善教学目标,要认真贯彻落实新课程基本理念,要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

知识,同时,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能力水平和素质水平都得到大幅度提高。因此,在课改下,单一的教学目标逐渐完善成了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目标的设计可以说是课堂的缩影,而且,这三个目标也对学会、会学、乐学方面进行了诠释,同时,也对学生全面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

作用。

二、更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决定了教学目标是否能够顺利实现,是影响高效课堂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以往我们数学课堂呈现的都是“一言堂”“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数学价值的有效展示。所以,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方法应该是多样化的,应该是有助于学生全

面发展的。

例如,在教学《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时,为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选择了“小老师”式的教学方式。具体的就是说,让学生模仿教师授课,并自主进行教学设计。当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资料和必要的帮助,以确保学生通过反复修改制作出一份较为完善的教学设计,进而,教师可以选择其中设计比较好的来进行课上“实地讲解”,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而且,也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当然,对于其他学生的设计教师也要进行评价和肯定,以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如,在教学《导数的计算》时,我采取的是“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导入的相关概念等基础知识,接着,我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下面几道试题,如:①y=x3(y′=

3x2);②y=6x2(y′=12x);③y=x3+6x2+11x+6(y′=3x2+12x+11);④y=x2-ex(y′=2x-ex)……上面几道试题括号内为其对应的导数,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并发现其中的一些特点,进而,总结出导入计算中的一些公式。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也打破了传统课堂沉闷的气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在思维碰撞中知识应用能力和解题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方法应该是多样化的,应该是立足于数学教材,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出发的,以确保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多样化的评价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

系”。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忽视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价值,使得一些学生对教师产生了“厌烦”甚至“畏惧”。所以,在课程改革下,我们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还要关注学生的能力水平以及情感态度等等。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要切实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多方面对学生的优、缺点进行评价,进而,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够重拾学习的信心,进而为高效课堂的实现渲染气氛。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各个方面做好转变工作,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基本的数学理念,进而从整体上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张小芹.浅谈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如何做好高中数学教师[J].当代教学论坛,2012(02).

上一篇:高中古诗词鉴赏有效性之初探 下一篇:高职院校数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