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农村冠心病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2-08-10 07:10:53

保定市农村冠心病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 要 : 通过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农村冠心病患者发放调查问卷,以及运用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统计学等方法进行分析,发现保定市农村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上存在着认识不足、健康宣教手段少、农村医生护士信息资源不足等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村;冠心病;健康教育;保定市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9-0219-02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真正提高广大农民的健康水平,首先就要对农民的健康状况有充分的了解。农民人口在我国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农村居民的健康因素是衡量一个国家现阶段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一个国家发达水平的重要标志。提高农村居民对冠心病的健康教育知识,不但提高了农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而且可以减轻社会经济压力,节约社会资源。因此,加强冠心病早期教育,使冠心病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文化深入到农民生活中,可以促进农村医疗的建设和发展,另外对于促进农村的社会和谐稳定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保定地区的相关调查发现,农民对于冠心病健康教育知识存在着认识不足、健康宣教手段少、农村医护信息资源不足等情况,只有加强在农村的医疗宣传,改善农村冠心病人的自我防护意识及环境,才能改善农村医疗现状,有效利用卫生资源,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2010年2月28日至2011年3月1日,就诊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门诊的保定地区年满16岁以上在家务农者,共入选6577人,其中男性3120人,占47.4%,女性3457人,占52.6%。按照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新的年龄分段,16—44岁1771人,占26.9%,45—59岁2071人,占31.4%,60岁以上2735人,占41.7%。文化程度:高中30例,中学2000例,小学3256例,文盲1291例。

(二)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网络、报纸、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河北省疾控中心等收集查阅相关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访谈法。通过走访和电话采访的方式与疾病控制中心,农村医护人员与研究专家交流、了解保定地区农村冠心病发病情况及预防保健知识普及情况。

3.问卷调查法。问卷设计参考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编委会制定(刘江生执笔)的“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CQQ)。结合河北省的实际情况进行修订,所设问题均由专家论证,符合效度检验要求。自2010年2月28日至2011年3月1日,共向河北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农村冠心病患者发放问卷5000份,回收4558份,回收率94.4%,其中有效问卷4320份,有效率94.7%。按照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新的年龄分段,16—44岁1020人,占23.6%,45—59岁1320人,占30.5%,60岁以上1980人,占45.8%。

4.统计学分析。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学处理,运用数理统计与逻辑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农民对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对于心肌梗死的九种危险因素(高胆固醇血症、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腹部肥胖、心理社会压力高、摄水果蔬菜少、饮酒、规律的体力活动少)进行调查发现,我国近20年生活方式的巨变,导致危险因素迅速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正在趋于年轻化,40岁左右的中年人成为高发人群。心血管的危险因素除了尽早干预,还要综合干预。要早期控制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三高:高血压、高胆固醇、高血糖。生活方式的干预应从儿童做起,包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积极培养孩子热爱运动的习惯等。

(二)农民对冠心病健康的认识需求程度调查与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农村经济条件有了改善,在解决初期的温饱问题后,农民逐渐把关注自身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提上了日程。

农民对冠心病健康知识的需求程度会直接决定参与健康宣教的态度。16—44岁的农民大部分自认为身体状况好,同时家庭生活压力较大,往往容易忽视出现的冠心病早期症状。调查发现,只有9.3%的居民认为很需要普及冠心病健康知识。60岁以上农民是冠心病的高发人群,由于年龄问题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并且多数人有了较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对冠心病知识的需求较高,其中31.6%的居民认为很需要冠心病的健康教育知识。

(三)农民对冠心病患者参加运动锻炼认识的调查与分析

随着农村经济的增长,农民的业余时间逐渐增多,业余活动内容逐渐丰富。但是,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是否参加运动锻炼存在不同观点。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心脏康复运动疗法可使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运动能改善心肌血供,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减少冠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松弛愉快的运动还可显著降低交感张力,减少儿茶酚胺的释放,提高心率变异性,降低心律失常的易感性,从而避免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慢跑、散步由于对场地和器材要求不高,另外不受时间限制,运动量很容易控制,深受农民喜爱,成为各年龄段农村居民参与最多的冠心病锻炼项目。通过调查我们还发现,年轻人选择乒乓球、台球、羽毛球的较多一些,而老年人选择慢跑、散步、家务劳动等的锻炼方式多一些。经调查研究显示,冠心病患者宜选择动作比较缓慢、柔和的有氧运动项目,如步行、慢跑、做广播体操、打太极拳、家务劳动、健美操及慢速游泳等。步行最为简便、安全,可作为首选的运动方式。

通过课题组调查发现44岁以下的农村冠心病患者从不参加运动锻炼的占64.2%, 45—59岁以下的农民从不参加运动锻炼的占56.8%,60岁以上的农民从不参加运动锻炼的占46.7%。

三、结论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冠心病早期干预,使农民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村宣传橱窗等载体宣传冠心病的科普知识,传播心脏病文化信息,村文体活动中心应订阅健康报刊,购买常见慢性病科普书籍。开展到农村的义诊、宣传,进行现场知识培训,直接与农村患者面对面进行沟通和交流。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不断发生发展长期的过程,生活方式的干预应从儿童做起,包括培养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积极培养热爱体育运动的习惯。农村人民冠心病发病率高,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相关冠心病知识缺乏,获得途径少有关。因此,应充分发挥基层医护人员的作用,强化相关培训,以基层卫生宣传教育为基础,选择适宜的健康教育途径,开展宣传工作。

(二)开展有组织、有计划、定期的健康体检,建立冠心病患者院外健康手册,统一联网管理,带动保定地区农民卫生条件的快速发展

利用下乡或定期开展健康大体检等活动,向保定地区农村冠心病患者普及健康知识,敦促其接受治疗及检查,使冠心病患者能有得到及时救治,有效控制并发症发生,并指导其院外用药。建立农村冠心病患者院外健康管理手册,并实行联网管理。为提高对基础全科医师的临床技能要求,可统一院外冠心病患者规范化管理指南,使全科医师对冠心病患者的院外管理有章可循,提高农村冠心病患者的防病治病意识,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三)充分利用农村现有场地,增加基础医护人员培训及技术支持

农基础医护人员应定期参加冠心病专业培训,培养复合型保健人才,注重对健康指导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指导农民改善生活方式、改变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进行相关一级预防措施,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从而帮助农村冠心病患者提高主动保健的依从性。

总之,防治冠心病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积极开展一级预防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冠心病的院外管理,才能取得冠心病更好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江生.我国康复心脏病学的发展及现状[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8,17(5):417-427.

[2] 孙月芬.运动锻炼对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治疗作用机制[J].中国临床康复,2003,7(18):79-80.

[3] Belardinelli R,Paolini I,Cianci G,et a1.Exercise training interventionafter coronary angioplasty—theETICA trial.J Am Coll Cardiol2001 Jun137(7),1981-1900.

[4] 杨菊贤,卓杨.心脏康复与心理的康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6,15(增刊):55-58.[责任编辑 王 莉]

上一篇:常见焊接缺陷危害分析及防治措施 下一篇:关于强化苏木乡镇政府职能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