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初探

时间:2022-08-10 07:04:12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初探

摘要:随着市场对IT从业人员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顺应时展的要求,计算机的教育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普遍应用到高职教育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能恰当地运用它,教学效果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教学改革;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2-7792-02

“理实一体化”教学强调以理论课、实验和实训课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为重点,通过优化教学设计、整合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以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1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生源质量的下降,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普遍应用到高职教育教学实践中。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将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一体化设置;讲授与操作一体化实施;教室、实验室和实习场所一体化配置;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与职业技能考核一体化训练。它体现了“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职教思想。它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融于一体,并进行了有机组合,使教学信息的传递具有同步性,改变学生处于被动听讲的状态,让学生“动”起来。通过设计科学的实训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通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沟通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2 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方案

2.1 明确课程定位,制定课程标准

为适应“理实一体化”教学,鉴于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的现状,有必要对当前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进行项目化设计与开发。项目化课程是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基础与前提。

1)课程定位。确定本课程在就业岗位群中的要求,为此我们对九江及周边地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去向进行调研,形成了可分析的数据。从调研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有大部分毕业生从事网站建设方面的工作,因此本课程的就业岗位定位于网站建设岗位群。以职业标准为依据,着重培养学生对网页的需求分析、设计与制作等能力。

2)课程设计理念。在课程设计中我们遵循的理念是:以工作需求为目标选取教学内容,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组织教学,以实际工作为场景实施教学,以真实项目为载体呈现教学任务,以职业资格为依据制定课程标准。

3)课程设计过程

(1)通过市场调研,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深入九江及周边地区的近30多家企业,通过对人才市场的调研,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召开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等方式,及时跟踪IT行业发展趋势和动态,参考《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专业简介》,参照国家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用人单位的岗位标准要求,确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主要面向的职业岗位:网站建设、网络编程、网络数据库等岗位。

(2)职业分析。根据市场调研分析结果,对岗位群所属的职业进行归类,形成专业、职业与岗位对应关系图。

(3)联合行业企业专家,分析推导典型工作任务。我们联合如南昌瑞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公司,邀请工程师、技术开发人员,组成课程开发专家小组,研究确定该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

(4)确定学习领域典型工作任务是行业专家对职业的描述,作为教学来说还要将其转为教学载体。经过对子学习领域进行提炼分析,确定该课程的子学习领域为网站用户体验、网站规划与设计、主页设计与制作、主页美化设计、二级页面的设计与制、交互页面的设计与制作、网站的测试与、综合实训。

(5)学习情境设计。确定了子学习领域后,接下来就要精心设计各子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教学场景)。学习情境围绕“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为主线进行设置。

(6)形成学习领域的课程标准。经过以上步骤,我们就会形成《网页设计与制作》学习领域的课程标准。

2.2 教学任务情境化,工作流程进课堂

以岗位需求为中心、以真实的网站开发步骤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每个情境编排依据网站开发项目实施过程中所特有的工作任务逻辑关系,而不是知识关系。设计四个真实的网站建设项目作为教学素材,根据教学规律进行优化,形成了本课程的教学项目。

项目一:信息工程系网站。这是一个导引项目,定位于“我教—你学”。主要用于教师教学示范和学生技术体验,是“边学边做”的教学过程。

项目二:小桂子工作室网站。这是一个是训练项目,定位于“你做—我导”,主要用于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是“做中学”的训练过程。

项目三:科技公司网站。这是一个强化项目,定位于“你做—我评”,主要用于强化学生网页设计与制作的综合能力,教师的作用是从用户的角度对网页设计效果进行评价,是“技能提升”的过程。

项目四:工学结合项目。这是一个综合项目,定位于“你做—用户评”,这个项目安排在企业进行,由企业兼职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参加真实项目的设计与制作,学生参与用户需求分析、项目规划、设计与制作全过程,作品将直接由用户评价,是“工学结合”的过程。

这四个项目按照“项目驱动、分层递进、学生主体”的思路组织设计。每个项目,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展开教学,按照项目调查、方案决策、计划制定、组织分工、项目实施、结果测试、文档提交、项目评价八个工作步骤,引导学生通过项目实践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最终得到项目结果。

2.3 教学安排特色化,教学组织有序化

根据“基于设计导向的工作过程系统化学习领域的课程开发理念”,我们提出了“17+1”的教学组织模式,将传统的18周教学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17周的理实一体课程教学,完成学习性工作任务,第二阶段1周生产性实训,完成实际工作任务;学生在企业基地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该教学组织以任务为载体让学生在“做中学”,实现了任务由模拟到真实逐步递进,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得到逐步提高。

“以工作过程为主线”,遵循特殊—一般—特殊的教学策略。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通过工作分析获得工作化的“学习任务”(特殊),然后通过组建工作任务或项目(行动化的学习项目)将工作化的学习任务转换成课程教学内容(一般)。而这些项目以真实工程项目为载体(特殊)。课程开发及课程实施,都要落实理论与实践知识的综合,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的综合。“综合”的载体就是工作“项目”或“任务”(行动化的学习内容)。每个项目、任务或模块都是一项具体的行动化学习任务,所有内容的安排都要围绕学习任务的完成来展开。

2.4 课程考核过程化,评价模式多元化

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综合评定、校外评价、过程评价和最终评价等多元评价模式,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注重过程控制与改进后成果。

学生期末成绩=过程评价×0.6+最终结果×0.4。

过程评价(改进前)=上机操作成绩×0.3+课堂实践项目(项目2)×0.3+课外实践项目(项目3)×0.4。

最终结果(改进后)=上机操作成绩×0.1+课堂实践项目(项目2)×0.2+课外实践项目(项目3)×0.2+工学结合项目(项目4)×0.5。

2.5 教学手段现代化,自主学习自由化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建立虚拟项目、虚拟实验等仿真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本课程在教学设计中,有效利用各类软件对课程实训的全过程进行虚拟仿真。

1)虚拟实验技术

在网站的测试与这一学习情境中,需要相关的实验环境,如域名等,有些域名的申请需要一定的费用,所以我们采用Intranet技术构建实验实训环境,为学生的实验实训创造仿真训练的环境,同时在课程网站上,以项目实训为载体,详细介绍了虚拟实验环境的操作流程,为学生在线模拟训练提供了方便。

2)动画仿真技术

为方便同学们课余通过网络自主地学习,对于学生普遍反应难以掌握、操作性强的实训,我们利用LanStar、Flash Cam、Adobe Premiere、Camtasia Studio、Adobe Photoshop等软件,对完成实训任务的全过程进行屏幕录像,并经过技术处理,通过动画仿真操作过程的形式,辅以文字或声音介绍,把整个操作过程分步骤,完整形象,图文并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提高学习效率有着积极的助推作用。

3 结束语

经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在《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避免了灌输式单向信息传输,改变了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现象,师生之间互动性增强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变的“动”起来了。在小组学习中,成员间分工明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任务,相互切磋技能的氛围高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实践操作技能大大提升了。学生在各类技能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生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提高,对课程的内容和组织有充分的驾驭能力,教师中“双师”素质的比例得到大幅提高。在历年的评教中连续三年获得优秀,学生最终考评结果均得到明显进步。当然,随着环境的变化,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也应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完善,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史家迎.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3).

[2] 宋海民.《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科技信息,2010(28).

上一篇:《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下一篇:全面满足 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