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导致的肠梗阻病例探究论文

时间:2022-08-10 07:03:15

大肠癌导致的肠梗阻病例探究论文

[关键词]大肠癌;肠梗阻;外科治疗

[摘要]目的:讨论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04-2008年40例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40例患者中,I期行右半结肠切除7例;I期行横结肠切除2例;I期行左半结肠切除或直肠上段癌切除、Hartmarm结肠造口备Ⅱ期吻合28例;肿瘤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造口3例(直肠癌)。结论:重视对结肠癌致肠梗阻的认识、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减少并发症是提高外科治疗的重要方法。

大肠癌致肠梗阻是大肠癌晚期临床表现之一。由于起病隐匿,发展缓慢,易被人们忽视。一旦达到完全梗阻阶段,出现典型肠梗阻表现时,临床处理非常棘手。处理方法选择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2004-2008年,我院共收治大肠癌致肠梗阻患者40例,就其外科处理体会介绍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24-85岁,平均57岁,病变部位:左半结肠14例,右半结肠7例,横结肠2例,乙状结肠11例,直肠6例。Dukes分期均为B-C期。

1.2治疗方法及手术方式

经6-120 h保守治疗,对大肠梗阻不见缓解或进行性加重者,应急诊行剖腹探查手术。I期右半结肠切除7例;I期横结肠切除2例(横结肠癌);I期左半结肠切除、Hartmann结肠造口术28例(结肠脾曲癌9例,降结肠癌5例,乙状结肠癌11例,直肠上段癌3例);肿瘤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造口3例(直肠癌)。右半结肠切除者术中行一般肠减压。横结肠、左半结肠、直肠I期切除者术中均行肠减压及肠道灌洗。

二、结果

本组40例大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均接受了外科手术治疗。I期切除右半结肠及横结肠的9例,未出现肠吻合口漏。I期切除左半结肠、Hartmann结肠造口术28例,术后恢复良好,肠造口排便通畅。因肿瘤广泛转移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造口3例。此组病例中切口感染6例,无死亡患者。

三、讨论

大肠癌致肠梗阻时的治疗原则为切除肿瘤,解除梗阻。实践证明只要患者全身状况良好,无严重并发症,肠管血运良好,水肿轻,施行I期右半结肠及横结肠切除、吻合是安全可靠的。本组9例右半结肠癌及横结肠癌行I期切除吻合术后。未发生吻合口漏。

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时,采取何种术式,一直存有争议。争议的焦点问题是能否保证I期左半结肠切除吻合术后避免吻合口漏这一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分期手术的理由:①I期切除吻合因未做肠道准备,易引起腹腔感染。②急性梗阻近端肠腔扩张。炎性水肿,严重者可发生腹膜炎。从本组资料来看,分期手术切除有吻合口漏发生率低的优点。缺点: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二次手术的难度及患者的恐惧,对高龄患者住院期间可发生较多并发症,死亡率高。同时也违背了肿瘤早期切除的原则,使部分患者失去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

据统计,左半结肠癌梗阻I期切除吻合术后吻合口漏率为5%-30%,其发生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结肠癌梗阻患者多年高体弱,同时伴有心肺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贫血、低蛋白、中毒症状。②左半结肠壁薄,胶原代谢及血运不如右半结肠。③左半结肠肠腔粪便稠厚,腔内大肠杆菌数量与毒力均较其他肠段为高,易污染,一旦发生吻合口漏可引起粪性腹。

膜炎,病死率高达25%-45%。因此,有学者主张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以I期左半结肠切除、近端肠造口、Ⅱ期闭瘘为宜。其优点是术中不需要彻底行梗阻段肠腔清洁灌洗,手术时间短,术后肠功能恢复快。为Ⅱ期手术关闭肠造口提供良好条件。此方法适用于大部分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患者。本组28例经此法治疗效果满意。25例于术后3-6个月接受闭瘘手术,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吻合口漏。1例因年龄高放弃二次手术。2例肿瘤远处转移放弃二次手术。

近年来。不少医院成功地开展了左半结肠癌性梗阻I期切除吻合手术。成功之处主要在预防吻合口漏方面下了大量功夫。结合本组病例预防吻合口漏的措施有:①准确判断病情及病情变化。尤其发病6h的变化。②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应用抗生素,纠正酸中毒,补液处理。③严格手术指征,符合分期手术指征者,不勉强行I期手术。④严格无菌操作,肠减压与冲洗时尽量避免腹腔和切口污染,结肠减压后严格消毒残端,更换用过的器械,纱布,手套再行吻合。⑤正确处理吻合口,远近端肠管口径有悬殊者应先整形,确保吻合口血供和无张力,做到上空,口正,下通。吻合完毕后用生物蛋白胶封闭吻合口,以便短期内粘连,增加局部抗感染的能力和血供。⑥关腹前用大量的蒸馏水(43℃)冲洗腹腔,然后在吻合口附近置引流管。⑦术后24 h开始针灸,腹部理疗,以促进肠功能的恢复。⑧术后加强营养支持治疗(TPN)。

总之,大肠癌致梗阻的外科治疗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术式,不宜过分追求I期切除吻合。左半结肠癌梗阻行I期手术切除、Hartmann肠造口术仍不失为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上一篇:探索肢体动脉栓塞病例外科诊治 下一篇:北京行政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