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 自在的冬闲时光

时间:2022-08-10 06:45:02

和田 自在的冬闲时光

11月去了一趟江南。先是在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因大雪受阻而不得不在飞机里整整闷了三个小时,后到杭州、义乌、嘉兴、上海,每天不是下雨就是冷阴天。乌鲁木齐的冷,那是没完没了的暴风雪毫不留情地扑打你的脸面;而江南的冷,则是铺天盖地的冷湿气径直浸入你的骨头。在这种天气下,我的心情变得非常压抑,甚至有些喘不过来气的感觉。

终于可以逃回和田了。当飞机越过天山,经过近半个小时的云雾穿刺,机翼下面的景物忽然变得明朗起来:啊,沙漠、和田河古道、还有如影相随的阿——和沙漠公路,像两条飘浮在瀚海里的飘带。而红白山,俯瞰怎么像两只蜥蜴趴在沙漠里找水喝?一下飞机,但见阳光灿烂,天高地阔,不远处的昆仑雪冠泛着白光,鱼鳞状的沙漠纹丝不动,农舍上空群鸽正在舒翅练功,矫健的身姿划破了晴空的寂静。随大人一起接机的小古丽手捧鲜花喜滋滋地站在迎宾通道口,满眼的期待,满脸的幸福。见我们看她,却毫无羞涩地冲我们眨眼睛问好。啊,回家的感觉真好!

俗话说得好:不经过冬天的严寒,哪知太阳的温暖。

外地的寒冷经历让我更加觉得和田的冬日最好。和田的冬日,明静、明媚、温暖、豁朗、开阔,人可以长时间免费接受太阳的自然补钙,精气神不但足,而且还长寿哩。要不,怎么说和田是世界四大长寿区之一呢。上百名长寿老人齐聚和田确实是人间奇迹。我承认外面繁华的大都市比和田好,可那里毕竟冬日漫漫,阴比晴多,冷比暖冽,日子久了,叫人不由生出疲倦压抑的情绪,要释怀,还须晴日。

晴日何在?在阳光灿烂的和田,在天高地远的和田,在湛蓝天幕镶嵌着白云晚霞的和田,在冬雪无痕无迹的和田。

相对黄沙漫天、浮尘飘荡的春天来说,暖阳之冬正是和田一年中最好的天气:风停了,沙熄了,燥热消退了,喧哗匿迹了,羊儿进圈了,青蛙冬眠了,维吾尔农民冬闲了,一切归于平静与平和。

巴扎,是和田冬日晴好天气里派生出来的“清明上河图”!

赶巴扎,是和田人冬日的最爱,也是和田人最好玩最快乐的事儿。赶巴扎的幸福指数很高,要不,和田民间怎么有“有巴郎的家像巴扎,没有巴郎的家像麻扎”的说法呢!

从古至今,和田的巴扎久负盛名。过去,古于阗是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驿站,这里曾繁盛一时。后来,别的地方因为进入现代社会,民族大融合加速,工业化进程加剧,民族特色在一定意义上趋于淡化,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还没来得及仔细甄别就被遗失了或被变形了。可是和田很特殊,至今维吾尔族还是以占当地总人口97%的绝对比例在延续古老的民俗和传统。在新疆乃至中亚,和田在某些方面还像生活在中世纪,俨然是人类传统文化进程当中的一处“净土”和“世外桃源”,显得特别特别“土气”和“另类”。时代的车轮带不走它的坚守,改革的浪潮改变不了它固有的传统因子。和田简直就是个固执的老头,倔犟强的硬汉,认真又爱讲死理的老太太,专钻牛角尖的小女子。它上百年前乃至上千年前认定正确的东西至今还在坚持。800年前这里人认为人要吃热性食物,1000年后,这里的人嘴巴还是从不碰凉性的食物。和田人反正有的是时间,他们也许什么都缺过,就是从来没缺过时间。和田人干任何事情,从来都不慌不忙,神态自如,浑身轻松,步伐从容,说话缓慢——大多时候还拖着长长的尾音,以致外地人一听就知道是和田人。正因如此,许多维吾尔古老的东西在其他地方找不到的时候,人们就自然想起了和田!古代维吾尔怎么织布?怎么造纸?怎么盖房?怎么做饭?怎么烤肉?怎么种无花果和石榴?在沙漠里放牧怎样就地取材做出任何地方没有的“库买其”(和田人在沙土中埋烤的特色面饼)?这些疑问几乎所有地方都找不到答案。但在和田,当地农民个个都是这方面的专家。为什么沙特和土耳其一带的学者和富商不远万里来和田高价收购农民家破了洞的烂地毯呢?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买一条和田人用了多年的旧地毯,值吗?可中亚客商觉得值!因为中亚虽然曾经发明了手工地毯的“扣结法”编制工艺,可他们那里的传统文化精髓被现代化偷走了,他们丢失了曾经引以为自豪的民间手工艺,还要从和田重新找回自信与昔日的辉煌。近年来,维吾尔医学为何突然在和田“火”起来了呢?许多现代疑难病大医院攻克不了,或攻克下来却留下更厉害的“后遗症”,带来更多更大的副作用,而名不见经传的和田就能轻而易举地“摆平”这些顽症。这是和田古代维吾尔医学的真谛得以完整保留且科学传承下来的缘故。和田巴扎就是这样被保留下来的民族特色最浓、传统产品最齐全的新疆最重要的农贸市场。

和田的巴扎有两大特点:一是从星期一到星期日,每天一个地方有巴扎,周期为一周,全地区89个乡镇均如此,和田巴扎的这种繁荣昌盛在全疆都是鲜有的;二是和田国际大巴扎是全疆人数最多的,一次可聚集十二万人同时赶巴扎。每逢大巴扎(和田人称“曲库巴扎”,意思是“最低处建的集市”),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公安上不得不前来疏散人流,维持秩序。和田国际大巴扎在和田市中心以东2公里处,是和田各族人民的所爱。因为大巴扎聚集了新疆所有农贸产品和日常用品。而这些用品往往价廉物美,经久耐用,经济实惠。大巴扎所有的东西都比外面平均便宜10%左右,而且货真价实,绝无假货。大巴扎有农贸产品区、美食区、手工艺区、水果干果区、民族服饰区、畜禽交易区、日常用品区。此外,还有玉石交易一条街。大巴扎的中心,耸立着和田最大的清真寺——加买清真寺。

赶晴朗休闲的冬日巴扎,和田人并没有内地“赶早市”的习惯,他们往往睡足吃好之后才准备赶巴扎的事儿。北京时间12点以后,和田各个地方的大小巴扎才真正沸腾起来了。满载农产品和家禽的毛驴车比往日明显多起来了,赶车的买买提大叔随着驴蹄清脆的小碎步和巴扎里传出美妙的木卡姆音乐,双腿不由也跟着晃动起来了。百岁老人艾力张着没牙的薄嘴,用暴起青筋的枯手在额头前艰难地搭起临时阳伞,一双浑浊难辨的眼睛不停地对着太阳测试今天的温度,许久,他才下定决心,拄着拐杖让女儿搀扶着颤悠悠地赶往巴扎。就连平日里走路脚底生风的维族彪汉这时脚步都从容下来,两只眼睛在巴扎左顾右盼,生怕遗漏掉阳光下每一个养眼的风景,毕竟他能区分出赶巴扎和赶农活完全是不同的两码事。

冬日的和田巴扎简直就是个“烧烤王国”。在和田的大小巴扎和各个夜市,烤鸡蛋、烤鹅蛋、烤鸭蛋、烤鸽子蛋、烤羊肉串、烤包子、烤卡瓦(南瓜)、烤红薯、烤鱼片、烤羊腰羊肺子……和田几乎“无所不烤,无所不能”。

冬天去吃和田市玉龙喀什镇的烤包子那是最惬意的事情了。这个位于和田市玉龙喀什河畔以东3公里的烤包子全疆最有名。刚烤出来的热包子就被打包上飞机送乌鲁木齐等大城市。玉龙喀什镇的烤包子之所以有名,一是做工精细,二是料足,三是选用和田本地土种羊肉,味道特别鲜美。玉龙喀什镇的烤包子是用新鲜的纯羊肉拌上碎皮牙孜(洋葱),调上合适的盐巴和孜然作馅,然后用面皮合包封口,成型后上圆下平,形如古堡,最后在土馕坑里闷烤半小时即可。吃时必先反扣烤包子,揭开平底,中间的肉馅自然留在烤包子的凹处,然后再轻吹气待凉后慢慢食之。玉龙喀什镇的烤包子营养高、热量大,往往两个烤包子下肚,竟然一天不饿。

冬日是和田人进补的最好时机。你随便走进哪家看看,房梁上都清一色挂着整只羊或羊大腿。冬日的抓饭比夏天做的更为精致。许多馄饨都是直接用鸡汤煮食。肉吃腻了,冬藏的西瓜甜瓜从地窖里搬出来去去腻,不过瘾的话,还可以边看电视边吃一些干果来消受时光。夏秋早准备的石榴汁、自制的“麦扎甫”、晒熟了的“玫瑰花酱”以及精心酿制的“蜂蜜露”,全在冬天派上用场。

在和田,有手艺的人冬天可闲不住。织地毯的师傅、打铜壶的匠人、织艾德莱斯绸的女工、绣民族装饰的巧妹、拉得一手好面的琼阿卡(大哥)、抓饭能香整条街的胖阿恰(大姐)、善于操办红白喜事的阿吉、工于雕刻工艺的技师、喜欢倒腾羊皮贩卖玉石的商贩,冬天忙得不亦乐乎。和田民间历来有“吉亚的丝绸吐沙拉的地毯”之说。冬季,在这两个地方,上千个家庭手工作坊的能工巧匠一刻也没休息,干得热火朝天。和田本地人选购地毯和丝绸一般有个规律:专在春天里买。就因为一个冬闲,这些家庭作坊堆积了大量的地毯和丝绸,这时候老板往往愿意薄利多销。

过去,挖玉石有个定律:洪水停挖玉也停。通常,9月份以后,鲜有挖玉人。可现在不同了,看到玉石一路疯长,许多人在家坐不住了,冬天也当夏秋一样去玉龙喀什河挖玉掘金,运气好的偶有所获,但冬天哪能容易挖到玉,绝大多数只是陪河里的石头凑热闹。尽管挖玉收效甚微,但相当一些人还是乐此不疲地每天“挖玉不止”,为冬日的和田河增添了一处稀有的景致。

冬日是和田人相互联系感情的温馨时节。亲情、友情、爱情,全在此间酝酿生成、开花结果。你看那些村妇老者,经常拿着馕饼点心水果之类的东跑西访,你来我往,腿脚受累,心情享受。我曾经问一位老者经常这样跑不累吗?他说,人生最重要的是要与人为善,与人沟通。你也不跑,他也不跑,那大家都互相不来往了,那还有什么意义?我们和田维吾尔族是一个格外重感情的民族,我们之间爱互相走动,爱互相跑,跑出感情、跑出理解、跑出快乐、跑出健康。汉族同志不是常说“生命在于运动”吗,我们维吾尔人常说“感情在于走动”啊!只有这样,大家的感情加深了,友谊加重了,生命才更有意义了。由此,我想到了2007-2008两年“中国最快乐的城市”评选活动中,成都市为何能连续两届夺冠?尤其是他们在经历了大地震的伤痛后,依然能保持快乐乐观的心态,确实难能可贵!成都在全国大城市中并不算发达,但成都人却拥有别人不曾有的乐观和悠闲的心境,保持了四川人特有的“安逸、舒适”的品性,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快乐并不与富有成正比例的朴素哲理。我想,和田人应该就是新疆的“成都人”,和田人“知足豁达兼幽默”,虽贫但长寿。如果让我给和田人下一个很直白的概括语的话,我肯定会说:易知足,穷开心。如果新疆也评选最快乐的城市的话,我相信和田一定会大获全胜的。

和田冬天的文体活动也不少。像赛马、叼羊、斗鸡、斗狗、摔跤等传统赛事都已进行了几百年,而县乡安排的文化下乡是边远农牧区最热闹的文化大餐。除此之外,和田人喜欢冬天在家庭举办小型的“麦西来甫”活动,亲戚、朋友、同学聚会,这种活动必不可少。大家围着火炉,随着乐曲尽情地跳,尽情地唱,气氛相当火爆。也许,和田历来有“于阗乐舞”的历史积淀和“万方乐奏有于阗”的传统美誉,2009年11月的冬天,中央调研组来和田考察,部长刘云山等领导观看了和田地区新玉歌舞团的文艺节目《党的政策“亚克西”》之后,当场敲定《党的政策“亚克西”》上2010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这可是新疆自解放以来第一个上中央春晚的本土节目。

暖阳之冬的和田有趣的景致多得是。土墙下晒太阳的村民也不知道到底是他晒太阳还是太阳晒他,反正暖和就行。墙底下最好的位置早已被那个免费剃头的家伙“霸占”了,他张扬地挽起袖管,高高举着明晃晃的剃头刀,目光凝注,神情肃然,自学的二流剃头技术在这里被尊为“剃头大师”。而剃头汉子的女人,在一边毕恭毕敬且心甘情愿地给“剃头大师”当小工。周围一群人则美滋滋地观看着这一幕有趣的“乡村电影”,人们对坐在凳子上享受的汉子都羡慕不已,早已在心里盘算着要争当下一个“演员”。

风情万种的于田妇女在冬季特别喜欢盛装出门。所不同的是,于田妇女每次出门前,都要刻意戴上自己心爱的“于田小花帽”。她们头顶上的“于田小花帽”是世界上最小的帽子,早已上了世界吉尼斯纪录。“于田小花帽”是于田已婚女人最重要的装饰品,戴上“于田小花帽”,就犹如戴上了一顶荣耀的桂冠,又如同贴上了一面朝气而又活力的招牌,足以与青春靓丽的年轻女孩相媲美。想想,在寒冷的冬天,哪里的姑娘们不是个个穿着厚毛衣,围个大围巾,戴个大大的真皮手套和毛线帽子,还一个个缩头哈气的,就连那些大老爷们一到冬天,都要穿上大衣,头罩一顶高而大的黑羔羊皮帽子。你再瞧瞧于田妇女,大冷的天,只穿一件并不厚实的“箭服”,头只需一顶世界上最小的花帽就ok了。你想,这样也能过冬的女人,身体一定棒,精力肯定旺盛,情趣非常丰富,更别说于田女人原本就是南疆地区公认最漂亮最具风情的女人,要不,在和田怎么会流传“皮山的石榴安迪尔的瓜,于田的女人人人夸”这样的顺口溜呢!其实,于田女人只是整个和田人的一个缩影。于田女人也是人,她们也知冷暖,她们之所以敢戴一顶“于田小花帽”过冬,要我说,这正是于田女人向外界展示和田人的一种健康情趣、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于田小花帽”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也许,“于田小花帽”的保暖作用并没多少,但它美丽了和田女人,点缀了冬日的单调色彩,美化了大地,滋润了生活,温暖和鼓舞了整个和田人的心志,真的功不可没。

和田相对最冷的地方(零下10°左右)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最边缘的民丰县。在和田落雪几乎无痕的情况下,民丰落雪还算能多几天供沙漠上的人们像观看大猩猩似的欣赏。我前几年在民丰的尼雅河附近抓拍过几张雪景,照片上看,雪景样子蛮可爱的,但雪景都是已经或即将要融化的感觉,完全不像北疆那种似乎“千里冰封,万年不化、亘古不变、长留于世”的凝固状。仅过三天,当我约好友再去拍沙漠雪韵时,那些可爱的白色精灵一个个都“不辞而别”了。气得我朋友直喊上当了!抱怨我“忽悠”了他。可我的运气还算不错,在返回的途中,我发现沙漠背阴沙梁的凹处,尚残留着一小片开始消融的积雪,在这片融雪的中央,已经出沙漠的鱼鳞状痕迹,此景致极像一个人在沙漠上按上了细长的“手指印”。我大喜,急不可待地迅速定格了这一张珍贵的“沙漠融雪图”,回家后对着照片反复揣摩,最后给这张照片命名为《沙漠指印》。

和田的冬季呦,短得可怜。和田的冬雪啊,少得爱怜。和田的冬景呀,恰似北疆的初春。如果你冬天怕冷,请来和田。如果你想补钙,请来和田。如果你欲沙漠留痕,请到和田蘸着冬雪,在沙漠上重重地按下你珍贵的指印。留下指印,你就是塔克拉玛干的一分子,你的指纹连同你的芬芳将永远渗入沙漠,永久地升腾在和田上空。因为你这时已经变成了和田的“沙漠宝贝”!

宝贝,别忘了和田!别忘了沙漠!别忘了和田郎朗而又暂短的冬日!还有你那香魂不散的大漠指印!!

tips

和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端,总面积24.7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96万,辖七县一市89个乡镇,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其中维吾尔族占96.4%,汉族占3.4%。和田地域辽阔,物产丰富,民风淳朴,自然景观独特,素以“金玉之邦、粮棉之仓、丝绸之路、瓜果之乡”著称于世。和田地区既有巍峨的昆仑雪山、瑰丽的高山冰川,又有神秘的佛塔、古老的岩画;既有茫茫的大漠,又有林网如织的田园景色,令无数中外游客耳目一新,流连忘返。

和田悠久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瑰丽的自然风光,神秘的长寿文化,丰富的物产吸引着国内外众多的游客。目前,全地区共有文物保护单位156 处,位居自治区前列。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 处,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 处,县文物保护单位106 处,未定级28 处。和田桑皮纸制作工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尼雅遗址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和田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而独特,现有景区(点)20多类130余处。2008 年共接待游客58.4 万人次,其中国内游客57.58 万人次,国际游客0.9 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6020 万元。全地区共有星级宾馆30 多家,其中:三星级14 家。现有国家AAA景区7家,AA景区8家,A景区3家,工业旅游示范点2家,农业旅游示范点2家。国际旅行社2 家,国内旅行社一家,可提供英、日、俄、汉、维5 种语言导游服务,与旅游相关的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已基本形成能够满足中外游客吃、住、行、游、购、娱需要的综合服务体系,以及一批比较成熟的旅游线路。

上一篇:浅谈项目管理体系建设(下) 下一篇:侵权致锒铛入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