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和林县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启示

时间:2022-08-10 05:19:30

内蒙古和林县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启示

近年来,由于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区的县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如和林县、鄂托克旗、杭锦后旗、宁城县等。在这些典型中,尤以和林县表现最为突出。

和林县是国家级贫困县,1995年全县的财政收入仅为1069万元,至1997年GDP、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和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等五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呼和浩特市九个旗县区倒数第一。然而,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1995年划归呼和浩特市这一区划调整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确定了“以小区开发为突破口,加快农村工业化;以结构调整为突破口,加快农业产业化;以外引内联为突破口,加快经济外向化”的发展思路,积极引导生产要素向和林县聚集,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截至2004年底,GDP达到44.1亿元,比1995年增加了20.15倍,年均递增40.37%,其中第一产业递增20.58%,第二产业递增73.70%,第三产业递增38.09%;财政收入达到3.43亿元,年均递增47.0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27元,年均递增19.64%。这一增长速度均超过了呼和浩市、自治区和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和林县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1995年,和林县三次产业构成比为71.22:9.60:19.18,极不合理,是典型的农业县,产业结构尚未进入工业化准备阶段,严重地制约了和林县经济的发展。然而,经过九年的努力,和林县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04年底,三次产业构成比已调整为18.14:65.31:16.55,实现了产业结构由一、三、二向二、一、三的转变,已进入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其中,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呈明显下降趋势九年共下降了53.08个百分点,年均下降5.9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则呈明显上升趋势,九年共上升了55.71个百分点,年均上升6.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九年共下降了2.63个百分点,年均下降0.29个百分点。可见,三次产业构成正朝着合理化的方向发展。虽然三产比重偏低,但其38.09%的递增速度还是较为乐观的。可见,和林县经济发展虽然起步晚,但其速度是惊人的,这一点从我国2002年和2003年的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中不难看出。在第二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县(市)中,和林县的中郡指数为R837T2052,竞争力动态呈上升趋势,竞争力等级 为E级;在第三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县(市)中,和林县的中郡指数为R545T2026,竞争力动态仍呈上升趋势,竞争力等级提升为C级。

只经历了短短九年的时间,和林县就创造出了这样的奇迹,给人以启示。

启示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经济发展的先导

思路决定出路。和林县委、县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的今天,紧紧抓住各种机遇,在呼和浩特市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组织几大班子认真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十六大”报告精神,深入领会西部大开发精神,根据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态势,审视和林县县情,针对和林县地域、资源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反思和林县的发展历程,反思和林县与经济发达地区和发达旗县差距拉大的原因,反思该县经济发展滞后的症结,剖析全国、内蒙古发达旗县成功的经验,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重新审视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方针,深刻认识到和林县经济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思想不解放,观念落后,与党和国家、自治区及呼和浩特市市委、市政府的大思路、大战略相去甚远,只有彻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原则,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走向繁荣。因此,县委、县政府不断调整发展思路,从1994年的“7432”产业化工程到1998年的“68”发展战略,再到2000年的“1688”发展战略,每次调整都是观念更新的结果,而每次调整都使得和林县经济建设前进了一步。

启示二:开拓创新的领导班子是经济发展的保障

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已经证明,一个地区、一个旗县的经济能否步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关键在于是否有一个开拓创新、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和林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每位班子成员的潜能和积极性,讲团结、顾大局,形成了凝聚力极强的领导集体。他们一致认为:只要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脱贫致富,有利于实现“两个提高”,无论阻力多大,都要坚定不移地做下去。他们深知肩上担负着全县18万人民的嘱托和希望,作为父母官,“贫困县”的帽子如果在目前这样的大好机遇下仍然摘不掉,“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领导班子从何谈起?正是有着如此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们做到了胆子大,步子稳,不循规蹈矩、不违法乱纪。确定了“舍近求远、先予后取”的战略思想,形成了“小政府、大社会”的运作模式,树立了为社会服务、为企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服务宗旨。打破常规、开拓进取、超越自我、超常规发展,想别人不敢想的事,做别人做不到的事。短短九年的时间,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生态建设、开发区建设、小城镇建设、农业示范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业开发、脱贫致富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至2003年,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团队连续五年被呼和浩特市市委、市政府评为实绩突出的领导班子,这一团结务实的领导团队已成为和林县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强大后盾。

启示三:营造良好的软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关键

县委、政府经过多方考察,认真分析研究,达成了营造一个良好的软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关键的共识。因此,和林县除了用足用活中央、自治区及呼和浩特市的有关优惠政策,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用战略眼光来审视经济发展,把营造良好软环境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并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对投资者吸引力极强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围绕“以开放型经济为重点,促进全县经济发展,以改善软环境为重点,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发展”的思路,改善政策环境、改善法制环境、改善政务环境、改善服务环境,牢固树立“企业发财、我们发展”的意识,多方面、全方位支持投资者发展壮大。同时,和林县还深刻认识到,在加入WTO的大环境下,招商引资的竞争不仅仅是优惠政策的竞争,而更重要的是综合服务的竞争。特别是在盛乐园经济园区的建设中,坚持全方位开放的原则,遵循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建立起高效、精干、便捷、新型的管理服务体系,采取“内循环”、“一站式”服务的运行机制,本着“人人是投资环境,事事是信誉形象,奉投资者为上帝”的宗旨,新事新办,特事特办,全方位为客商服务,营造园区发展的良好软环境,实现了“筑巢引凤”和“引凤筑巢”的良性循环,创造了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深圳”现象。

启示四:培育龙头企业和优秀企业家队伍是经济发展的条件

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有龙头企业的整体带动,才能形成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这一事实已被全国和地区经济发展实践所证明。如鄂尔多斯市改革开放后由于有了鄂尔多斯羊绒集团、伊化集团、伊煤集团、亿利集团等几大企业的支撑,促使其经济迅猛发展,成为内蒙古盟市经济发展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受到全区乃至全国的瞩目。和林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样是龙头企业带动的结果。九年的发展,和林县已经培育起了蒙牛、伊利、三、四分厂、华欧、兆君等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

启示五:以市场为导向,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市场是经济发展的导向,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调研为出发点,以产品是否适销对路为检验标准,才能形成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和林县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视市场的导向作用,构建的几大特色产业如奶牛产业、肉食品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等均迎合了市场的需要,为此,促进了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和林县还特别重视市场的培育,一批带动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在国内外都已经建立起了一定的销售市场,如蒙牛的冰激凌、液态奶畅销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两个特别行政区;伊利、三、四分厂的产品如奶茶粉、奶粉和豆奶粉行销全国;兆君在全国设有多个办事处,通过专卖店和商场专柜销售“兆君”牌系列羊绒制品;盛乐制药的麻黄素产品主要出口到欧美市场;九强的乳品机械已打入全国五品企业等等,为和林县跻身于国内外市场奠定了基础。而这样的市场形势势必推动和林县经济的快速发展。

启示六:立足实际,突出特色,是经济发展的命脉

市场经济条件下,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竞争力”。而特色产业的选择必须从区域实际出发,既要考虑到经济效益也要考虑到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只有这三者有机结合,选择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重点建设和发展,使其形成强大的经济优势,方能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林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因地制宜,发挥资源、地缘等比较优势,构建起了奶牛产业、肉食品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三大特色产业,同时也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和林县经济的快速发展。

启示七:依靠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支撑

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变革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它已被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所证明。和林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视教育的优先发展和科技进步,如制定与国家颁布的有关科技方面的各种法规相配套的实施细则;注重横向联合,与许多研究院所建立起广泛的技术合作伙伴关系;县、乡、村三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基本形成网络,逐步形成了“普及、推广、服务”一条龙的科技普及体系;引入市场机制,带动了县域教育体制的改革等。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促进了和林县经济的快速发展。

启示八: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根本

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人类共同的行动纲领,它既包括生态可持续,也包括经济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是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在这个三维复合系统中,是以生态可持续性为基础、经济可持续性为主导、社会可持续性为根本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不仅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而且还是许多重要产业、尤其是农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自然生态环境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同时也始终制约着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经济发展,只有建立在生态可持续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和林县生态环境特别脆弱,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到只有在恢复了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才谈得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和林县始终将生态环境建设放在经济建设的首位来抓,退耕还林还草,封育禁牧,建设生态环境精品工程等,使得和林县的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有所改观,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上一篇:商业银行制度与投资基金制度的比较分析 下一篇:缩小中国东西经济差异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