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DDDs对我院呼吸科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时间:2022-08-10 05:01:07

利用DDDs对我院呼吸科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呼吸科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提高合理使用抗生素水平。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回顾调查方法,收集我院呼吸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患者使用注射用抗生素类药物的频率分析、金额排序、用药剂量、用药天数、药物利用指数等,分析临床用药情况。结果:我院呼吸科住院患者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抗生素用量以头孢菌素类、奎诺酮类用药频率DDDs排序居前,临床使用情况占主导地位,DDDs排序居前的品种每日费用较低。结论:我院呼吸科在经验性选择抗生素、抗生素使用策略方面基本合理,但应进一步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监督管理,降低病原菌的耐药水平,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关键词】抗生素;合理使用;用药频率;药物利用指数

抗生素是医院临床中应用最广泛的药物,对控制和预防疾病,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各种不合理使用和滥用抗生素的报道,使我们必须对合理使用抗生素应高度重视,现对我院药房呼吸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患者使用注射用抗生素类药物的品种、用药剂量进行统计、计算出用药频率(DDDs)、日均费用(DDC)以反映我院抗生素情况,综合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我院呼吸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患者使用过注射用抗生素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采用医院微机管理统计对抗生素药品的品种、规格、剂型、销售金额销售数量排序法和用药频率排序法进行分析。

1.2方法药物限定日剂量(DDD值)的确定,以《新编药物学》第16版和药品说明书、以及临床常规用药剂量,采用其主要适应症剂量的中间值,对同一品种不同厂家的药品、计算其总剂量(g)最后求和得到该品种消耗总剂量(g)用药频率(DDDs)=某药品年消耗总剂量(g)/该药的DDD值。 DDDs可用来衡量药物的用药频率,值越大、说明该药的用药频率越大。日均费用(DDDC)= 该药品销售金额(元)/ 该药的DDDs值。DDDc越大,表示患者的经济负担越重。序号比值,以金额序号/DDDs序号,即得序号比值,以此比值反映购药金额与用药人数是否同步, 比值接近1.0,表示同步性良好,反之较差。

2结果分析

2.1抗生素药品消耗金额构成比 呼吸科三年抗生素消耗金额逐年上升,我院抗生素品种相对同地区医院抗生素品种少,头孢菌素药物消耗金额占比例相对高,这和抗生素药品品种多少有关,但我院可选的抗生素足以满足临床用药,如有特殊用药可申请,第三代头孢菌素药物和喹诺酮类药物是呼吸科抗生素主要用药,头孢菌素类药物消耗金额占所消耗抗生素41.5%(3个),喹诺酮类占13.65%(3个) β-内酰胺及其它抗生素类20.18%(3个), 碳青霉稀类22.07%(1个)。碳青霉稀类消耗金额逐年上升,因其重症患者多药品价格较贵。三年来呼吸科抗生素销售总额占销售总额33.32%,抗生素消耗金额占销售总额三分之一。

2.2药品消耗金额横向比较从 观察3年来呼吸科总的药品消耗金额在减少,可抗生素消耗金额在逐年上升,在此期间2010年国家推行《基本药物制度》,我院药品基本符合调整要求,大部分药品下调,在这种背景下,抗生素消耗金额在上升,分析两种情况,一是国家实行医保制度老百姓看的起病、病源增加了。二是老龄社会老年病人多了,重症患者多了,抗生素药品用量随之增加。

2.3抗生素药品用药情况 我院呼吸科主要以第三代头孢菌素药物为主导,因第三代头孢菌素药物以其抗菌谱广,耐敏性能强,临床疗效好,毒性低,适合各年龄层患者使用等特点,价格适中,一直倍受临床欢迎,以头孢曲松钠作用时间长,临床上对轻、中度、重度的下呼吸道感染疗效好,和左氧氟沙星联用,对肺部感染者,增加疗效。氨基糖苷类药品使用频率适中,主要以雾化吸入方式给药。

2.4日均费用(DDDc)与用药频率( DDDs)分析从表1可见, (DDDc) 只有1种药品超过200元占8%, 2种药品(DDDc)小于100元,9种药品(DDDc)小于50元,结合用药频率( DDDs)分析,头孢类抗菌药使用频率最高,可日均费用不高。相反, 碳青霉稀类药品日均费用较高,使用频率偏低。从药物经济学来分析,我院呼吸科抗生素药品的选用主要考虑广大患者的利益,体现了我院在使用抗生素时多以国家基本药物为准。符合我院办院宗旨,为广大林区和普通患者服务。

2.5 金额排序与序号比值分析 该值反映我院呼吸科抗生素药品消耗金额与用药人数是否同步,序号比值越接近1.0,说明二者同步性好,从表1可见,有8种药品序号比值接近1.0,表明抗生素药品消耗金额与用药人数同步性越好,临床应用抗生素较为合理。

表1 呼吸科2008年-2010年抗生素药品用药情况分析

3讨论

从表1看,我院呼吸科头孢菌素类药品的用药量,用药金额三年来一直领先,用药频率高的头孢曲松钠、头孢噻肟纳、喹诺酮类药品一直占居临床主导地位。

3.1院外获得性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入院时末能确定致病菌,临床医生只能凭经验治疗。初选抗生素正确与否,关系到感染的转归,影响疗效。而我院呼吸科多收治林区患者或在外院治疗不佳的肺内感染患者,病情较重,且有抗菌药物治疗史,因此在治疗时先采用广谱抗菌药冲击治疗,待药敏报告结果后,重新制定治疗计划。有助于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费用。根据临床用药观察,我院呼吸科收治的患者,多为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多为中、重都肺内感染,肺心病,肺气肿等病。目前主张开始即使用最大的可能剂量,以防止感染在早期加剧,这也导致临床抗生素用药量逐渐增加。临床在用药上,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参照抗生素三级管理采取阶梯式用药。联合式用药,目前主张开始即使用最大的可能剂量,以防止感染在早期加剧,这也导致临床抗生素用药量逐渐增加,但临床治愈率高。这也是矛盾的统一体。

参考文献

[1]陈新谦 金有豫 汤 光主编《新编药物学》第16版任药师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论抗组胺药在儿童的应用及安全性 下一篇:防治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的相关对策探讨